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且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其需求的满足对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于是值得我们去关注。而其短工化现象不可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其对薪酬和福利的诉求更加强烈,因此有必要研究两者的联系,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薪酬福利 短工化 高流动性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和生存发展需求特点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短工化的原因及背后的薪酬福利需求,从而尝试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其短工化问题的方法。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及观念变化
1、概况。“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也称第二代农民工,既包括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青年劳动力,亦包含“首代农民工”夫妇在城市生育达到就业年龄的青年劳动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如下特点: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近80%的人未婚;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2、观念上的“五个转变”。
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比较饥馑的生活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则秉着“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的心态外出打工。
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单纯——挣钱,因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甚至认为只要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职业健康等其他劳动权益可有可无,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
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所走的从校门到厂门的短暂历程、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疏离农村,从职业角色上认同实际职业身份而非户籍身份,从职业发展定位上倾向于非农职业。
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经历造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而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
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务工时年龄较大、大多已婚,他们为了挣钱,不得不对精神生活采取忽略或无所谓的态度,而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18岁,正处于婚恋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
二、短工化的表现及影响
1、表现。
高流动——调查显示,年龄在20~25岁、受教育程度在初中、高中、未婚和打工年限<4年的农民工流动频数较大、平均每份工作时间较短,而这些正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即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较高。
水平化——新生代农民工在从事一项工作期间,很难获得技能、职位上的提升,内部提升空间太小,据调查显示,超过1/3的农民工在上一份工作期间薪酬、技能和管理层级均无提升。
2、影响。首先对他们本身而言是一种挫折,使得他们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之后的事业发展;其次对公司单位而言,员工招聘本身就是公司的一笔成本,这种员工的高流动性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损失,并加剧了“用工荒”;对社会而言,为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他们在放弃一项工作后并不能很快找到另一项合适的工作,因而社会上无业游民增加,犯罪率也会相应有所上升,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三、从薪酬和福利方面探究原因和解决措施
1、原因。工资待遇低。我国的薪酬制度包括基本薪酬制度和激励薪酬制度,前者比较普遍,但包括奖金和津贴的后者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中却不常应用,一般农民工主要工资组成就只有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很少甚至没有,因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奖励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少有成就感,于是选择频繁地更换工作。福利很少甚至没有。我国的员工福利制度包括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两大块内容,但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尚不完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所在的工作单位,福利很不规范,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由于短工化,一些法定福利尚无法实现,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短工化趋势。流动的成本低。流动的成本包括找工作的成本和换工作的机会成本。找工作方面,由于农民工多集中于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劳动密集型的同类企业比较多,可以提供大量非技术劳动就业岗位,在这样的供求生态下,农民工找到新工作的难度不大;换工作方面,由于农民工的业绩无法在企业得到积累,收入无法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更换工作的机会成本也不高。
2、措施。
首先,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监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薪酬和福利待遇的前提依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流动成本,约束其流动性。其次,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待遇的同时,了解并满足其真实的福利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转变使得其争取平等待遇和发展机会的意识日趋强烈,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他们追求体面劳动和精神生活,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福利发放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产生归属感,从而降低其更换工作的频率。再次,增加激励性工资所占比例,满足其发展需要,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有追求并时常有成就感。这是留住员工的有效方式。从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企业的那一刻起,就要让其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通过激励措施引导其提高自身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做好准备。最后,为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培训和深造机会。当今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使其更富竞争力,而这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否则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很难做到。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R].工人日报,2010.
[2]田明.进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2013,(5).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薪酬福利 短工化 高流动性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和生存发展需求特点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短工化的原因及背后的薪酬福利需求,从而尝试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其短工化问题的方法。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及观念变化
1、概况。“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也称第二代农民工,既包括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青年劳动力,亦包含“首代农民工”夫妇在城市生育达到就业年龄的青年劳动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如下特点: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近80%的人未婚;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2、观念上的“五个转变”。
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比较饥馑的生活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则秉着“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的心态外出打工。
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单纯——挣钱,因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甚至认为只要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职业健康等其他劳动权益可有可无,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
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所走的从校门到厂门的短暂历程、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疏离农村,从职业角色上认同实际职业身份而非户籍身份,从职业发展定位上倾向于非农职业。
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经历造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而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
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务工时年龄较大、大多已婚,他们为了挣钱,不得不对精神生活采取忽略或无所谓的态度,而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18岁,正处于婚恋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
二、短工化的表现及影响
1、表现。
高流动——调查显示,年龄在20~25岁、受教育程度在初中、高中、未婚和打工年限<4年的农民工流动频数较大、平均每份工作时间较短,而这些正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即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较高。
水平化——新生代农民工在从事一项工作期间,很难获得技能、职位上的提升,内部提升空间太小,据调查显示,超过1/3的农民工在上一份工作期间薪酬、技能和管理层级均无提升。
2、影响。首先对他们本身而言是一种挫折,使得他们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之后的事业发展;其次对公司单位而言,员工招聘本身就是公司的一笔成本,这种员工的高流动性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损失,并加剧了“用工荒”;对社会而言,为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他们在放弃一项工作后并不能很快找到另一项合适的工作,因而社会上无业游民增加,犯罪率也会相应有所上升,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三、从薪酬和福利方面探究原因和解决措施
1、原因。工资待遇低。我国的薪酬制度包括基本薪酬制度和激励薪酬制度,前者比较普遍,但包括奖金和津贴的后者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中却不常应用,一般农民工主要工资组成就只有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很少甚至没有,因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奖励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少有成就感,于是选择频繁地更换工作。福利很少甚至没有。我国的员工福利制度包括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两大块内容,但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尚不完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所在的工作单位,福利很不规范,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由于短工化,一些法定福利尚无法实现,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短工化趋势。流动的成本低。流动的成本包括找工作的成本和换工作的机会成本。找工作方面,由于农民工多集中于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劳动密集型的同类企业比较多,可以提供大量非技术劳动就业岗位,在这样的供求生态下,农民工找到新工作的难度不大;换工作方面,由于农民工的业绩无法在企业得到积累,收入无法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更换工作的机会成本也不高。
2、措施。
首先,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监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薪酬和福利待遇的前提依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流动成本,约束其流动性。其次,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待遇的同时,了解并满足其真实的福利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转变使得其争取平等待遇和发展机会的意识日趋强烈,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他们追求体面劳动和精神生活,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福利发放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产生归属感,从而降低其更换工作的频率。再次,增加激励性工资所占比例,满足其发展需要,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有追求并时常有成就感。这是留住员工的有效方式。从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企业的那一刻起,就要让其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通过激励措施引导其提高自身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做好准备。最后,为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培训和深造机会。当今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使其更富竞争力,而这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否则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很难做到。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R].工人日报,2010.
[2]田明.进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及其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