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不少孩子动不动就拳脚相向,打人、咬人、抓起东西就砸,这种暴力倾向让父母头疼不已。哄过、劝过、打过、骂过,“十八般武艺”通通用上了,却还是不奏效。“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了。”有不少家长这样想。可是,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尚杰认为,期望孩子自动纠正坏脾气是不太靠谱的,需要家长正确引导。
麻烦的2岁
很多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学会了打人、咬人、砸东西,有的延续到两岁多,这个阶段总体被归纳为“麻烦的两岁”。孩子这时之所以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1、他不知道打人是不被接受的,也不知道被打的人会痛。因为孩子正处在一个“自我”形成的年龄段,他是用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抢玩具、推人等,这是很正常的表现。
2、当他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他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绪,这也是正常的。
3、有的孩子很凶,可能是因为想引起关注。因为父母忙工作、忙赚钱,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甚至于对孩子好的行为鼓励不够。
对策:言传身教胜于唠叨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一般会维持几个月时间,家长不要太紧张。越是唠叨和提醒孩子“不要打人”,三番四次地强调它,反而会强化打人的行为和习惯。家长应该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适当地表达情绪。比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爸爸妈妈可以说:“你的玩具被抢了,我知道你很不高兴,你愿意和小朋友分享吗?”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带孩子去把玩具要回来,教孩子礼貌地对对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想和你分享我的玩具,请还给我。”或者适时地引导孩子交换分享:“我们再找一个玩具,你们可以一个人拿一个。”或者转移注意力:“那边有什么东西,我们去看看。”
家长注意言传身教。教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坚持原则,又要态度柔和。比如,1岁多的孩子打了人,要坚定地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好的,妈妈不喜欢。你打别人,别人会痛。说话的时候语气要很严肃,但声音不用提得很高,像平常一样就好。为了让孩子明白“痛的感觉”,可以轻轻捏一下孩子,让他体会“痛”。对于两岁多的孩子,父母的态度要更加坚定,孩子打人要及时制止,同时警告他再有类似的行为就要惩罚,比如不能在游乐场玩。如果孩子再打人,就要马上把他带离游乐场作为惩罚。
讨厌的3岁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懂道理了,若这个时候还是动不动就打人,说明坏习惯已经形成,必须果断地纠正它。
对策:严肃认真地处理
1、严厉地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是不对的。妈妈爱你,你是一个好孩子,但这种行为不好,妈妈希望你做得更好。”家长要强调这种“行为”不能接受,不要上升到对人的不喜欢,不要说“妈妈不喜欢你”、“妈妈不要你了”,这可能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使他们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2、有惩罚,且即刻执行
①打: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认为,打是可行的,但要借助用具,比如尺子或杖打,而不是直接用手打。这个尺相当于“法”、“理”,避免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他。用尺子打孩子时,家长不应该怒气冲冲,要心平气和,告诉他是因为某个行为而受到惩罚。
②隔离:平时就要让孩子明白,犯错是要被隔离的。每次隔离的时间和年龄相同,例如,3岁的孩子每次隔离3分钟。家长要提前讲解,还要有计时器,孩子能听到滴答声,时间到了才能动。惩罚的地方最好是一个空地,如果孩子隔离还有东西玩,说明隔离失败。
(摘自《羊城晚报》12月20日)
麻烦的2岁
很多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学会了打人、咬人、砸东西,有的延续到两岁多,这个阶段总体被归纳为“麻烦的两岁”。孩子这时之所以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1、他不知道打人是不被接受的,也不知道被打的人会痛。因为孩子正处在一个“自我”形成的年龄段,他是用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抢玩具、推人等,这是很正常的表现。
2、当他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他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绪,这也是正常的。
3、有的孩子很凶,可能是因为想引起关注。因为父母忙工作、忙赚钱,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甚至于对孩子好的行为鼓励不够。
对策:言传身教胜于唠叨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一般会维持几个月时间,家长不要太紧张。越是唠叨和提醒孩子“不要打人”,三番四次地强调它,反而会强化打人的行为和习惯。家长应该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适当地表达情绪。比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爸爸妈妈可以说:“你的玩具被抢了,我知道你很不高兴,你愿意和小朋友分享吗?”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带孩子去把玩具要回来,教孩子礼貌地对对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想和你分享我的玩具,请还给我。”或者适时地引导孩子交换分享:“我们再找一个玩具,你们可以一个人拿一个。”或者转移注意力:“那边有什么东西,我们去看看。”
家长注意言传身教。教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坚持原则,又要态度柔和。比如,1岁多的孩子打了人,要坚定地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好的,妈妈不喜欢。你打别人,别人会痛。说话的时候语气要很严肃,但声音不用提得很高,像平常一样就好。为了让孩子明白“痛的感觉”,可以轻轻捏一下孩子,让他体会“痛”。对于两岁多的孩子,父母的态度要更加坚定,孩子打人要及时制止,同时警告他再有类似的行为就要惩罚,比如不能在游乐场玩。如果孩子再打人,就要马上把他带离游乐场作为惩罚。
讨厌的3岁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懂道理了,若这个时候还是动不动就打人,说明坏习惯已经形成,必须果断地纠正它。
对策:严肃认真地处理
1、严厉地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是不对的。妈妈爱你,你是一个好孩子,但这种行为不好,妈妈希望你做得更好。”家长要强调这种“行为”不能接受,不要上升到对人的不喜欢,不要说“妈妈不喜欢你”、“妈妈不要你了”,这可能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使他们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2、有惩罚,且即刻执行
①打: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认为,打是可行的,但要借助用具,比如尺子或杖打,而不是直接用手打。这个尺相当于“法”、“理”,避免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他。用尺子打孩子时,家长不应该怒气冲冲,要心平气和,告诉他是因为某个行为而受到惩罚。
②隔离:平时就要让孩子明白,犯错是要被隔离的。每次隔离的时间和年龄相同,例如,3岁的孩子每次隔离3分钟。家长要提前讲解,还要有计时器,孩子能听到滴答声,时间到了才能动。惩罚的地方最好是一个空地,如果孩子隔离还有东西玩,说明隔离失败。
(摘自《羊城晚报》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