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不断的提出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通过实践,我总结出这几点方法,希望能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素质尽一份微薄之力,并将在今后以之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以求做得更好。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创设学习情境。
每位小朋友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加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特别、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创设竞争性情境。
在学习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再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假如只顾着讲解新概念,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设计准备题作为铺路,让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的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题,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鼓励他们试着解答,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趣。这时,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点拨,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解法,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引导,要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扣住实质性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抽象化、术语化,那样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发问。问题还要难易适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发问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多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
三、多开展游戏活动
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游戏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竞赛,我常常以“你算我来判”、“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的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四、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对低年级小学生容易产生激情,感情易外露,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并易发生变化,教师就应多采取表扬、奖励的激励手段,利用奖励小红花、小红旗的方式,对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那些没取得成绩的多用鼓励的语言:“你很聪明,再动动脑筋,老师相信你能行!”等增强其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别小瞧了这一句:“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聪明!”它们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年级开始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显著增强,自觉性明显发展,这时,教师就应用理想教育,集体荣誉感,成就感来要求学生,借助竞赛等激励手段,依学生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段训练,从而使学生已产生的兴趣得到巩固。因此,多元评价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总之,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能,并把它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游刃有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素质。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创设学习情境。
每位小朋友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加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特别、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创设竞争性情境。
在学习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再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假如只顾着讲解新概念,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设计准备题作为铺路,让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的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题,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鼓励他们试着解答,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趣。这时,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点拨,让他们小组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解法,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引导,要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扣住实质性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抽象化、术语化,那样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发问。问题还要难易适中,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发问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多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
三、多开展游戏活动
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游戏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竞赛,我常常以“你算我来判”、“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的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四、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对低年级小学生容易产生激情,感情易外露,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并易发生变化,教师就应多采取表扬、奖励的激励手段,利用奖励小红花、小红旗的方式,对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那些没取得成绩的多用鼓励的语言:“你很聪明,再动动脑筋,老师相信你能行!”等增强其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别小瞧了这一句:“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聪明!”它们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年级开始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显著增强,自觉性明显发展,这时,教师就应用理想教育,集体荣誉感,成就感来要求学生,借助竞赛等激励手段,依学生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段训练,从而使学生已产生的兴趣得到巩固。因此,多元评价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总之,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能,并把它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游刃有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