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保:孜孜耕耘,为了那片珊瑚海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晚,海南三亚某片海域,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纵身一跃,下潜10米。鹰嘴鱼、刺尾鱼正在礁石间酣睡,在手电荧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李秀保来到一丛丛珊瑚前,静静地等候珊瑚虫一年一度的排卵。他必须在珊瑚的精子、卵子排放后一个小时内完成受精卵的收集,然后把它们带回实验室,破解珊瑚虫有性繁殖的奥秘,选育出更适应在这片海域生存的珊瑚虫。
  李秀保是珊瑚礁的保护者,亦是修复珊瑚礁的“工程师”。每年珊瑚虫排卵繁育的季节,他都会带着科研团队,到海南的多片海域监测珊瑚生长、修复破碎的珊瑚礁盘、耕耘珊瑚苗圃……
  多年来,李秀保研发的火山岩固定珊瑚礁盘等多项珊瑚礁保护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
  不惧风浪,守护珊瑚之美
  2003年,李秀保从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报考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师从黄晖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良民两位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水产养殖和珊瑚礁保护完全不搭界。李秀保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了珊瑚礁生态学的大门。当时在国内,这个专业还属于冷门学科。
  “黄晖老师见了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赶紧学潜水。”李秀保说,起初他对珊瑚礁保护毫无概念,并不知道这个学科的试验田在海底,时常要负重几十公斤下潜到十几米深海,干抡铁锤、砸钢圈的活儿。
  李秀保拿到潜水证后的第一次潜水是在三亚鹿回头海域——方圆十几米的鹿角珊瑚丛林连成一片海底的“热带雨林”,蔚为壮观。“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世界。”李秀保说。
  一年100多次的下潜让李秀保渐渐爱上这片珊瑚海。2006年,他第一次在西沙群岛海域看到肉乎乎的肾形真叶珊瑚、仿佛冒着泡的气泡珊瑚、千枝散开的海底柏柳珊瑚等珍稀珊瑚物种,守护脆弱生命的责任感被激发了。
  为了看珊瑚、拍珊瑚、研究珊瑚,李秀保时常租条渔船就出海,一去就是一个多月。领略海洋之美,当然也会有风险。有一次他下潜到三亚某片海域科考,海面上的快艇从他头顶呼啸而过,差点擦到头皮。十几年的野外科考中,李秀保经历了数不清的风浪、搁浅,但这些丝毫没有消减他对珊瑚礁、对海洋的热爱。
  花了14年,只为找寻答案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海洋。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则离不开海洋之中绚丽多彩的珊瑚礁。然而,数十年来,全球珊瑚礁面积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什么?自从2003年进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之后,李秀保走遍海南,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亚一处海水养殖场的遭遇,引起了李秀保的注意。从2002年开始,这家养殖场接连养殖鲍鱼、螃蟹、石斑鱼,结果在2013年遭遇大面积的石莼暴发。大片海藻生长在珊瑚礁上,珊瑚也随之退化、死亡。
  答案似乎很简单,养殖污水导致了这一切。关停养殖场,减少排污,海藻渐渐减少。李秀保却发现,其他海域的珊瑚依然面临生存危机。
  大型海藻的生长速度迅猛。“大型海藻几个月就能覆盖珊瑚礁,它们挤占珊瑚的生存空间,释放毒素和有机物,导致珊瑚退化。”难道大型海藻就没有对手吗?一次次潜水,李秀保终于找到了答案。
  鱼类的减少,导致大型海藻缺少天敌。导致这一切的,是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对于鱼类的过度捕捞。
  从2003年开始,李秀保花了14年一次次潜入水下。2010年8月的一天,李秀保在海南东北部海域潜水观测珊瑚,发现这里的珊瑚礁覆盖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带着欣慰返回船上,船长却惊魂未定地跑过来。
  “你们潜水冒出的气泡浮上海面,一艘渔船以为水下有大鱼,正准备丢个‘水雷炮’下去炸鱼。”船长说完,那个问题的答案也愈发清晰。
  无节制的人类活动,是珊瑚礁退化的决定性因素。花了14年,答案找到了,李秀保接连刊发多篇相关论文,收获荣誉的同时,心却空落落的。为那些美丽的珊瑚,自己该做什么?这成为李秀保新的思考。
  在海底抡铁锤,为珊瑚建房子
  在李秀保看来,珊瑚就像一块块砖,为海洋生物垒砌了一座座栖息繁衍的家园。只有保护好珊瑚,才能守护千千万万的海洋生物。
  “人类必须有所作为。”2011年,李秀保所在的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团队与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合作,正式启动了我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项目。
  李秀保带领团队尝试在海底培育珊瑚,将“海洋牧场”中的人工鱼礁设计与珊瑚礁修复结合起来,研发出了珊瑚种植人工礁和黎族船型屋形珊瑚种植礁。
  台风、海底流沙让随流而动的珊瑚幼虫很难附着生存,而这种用钢筋铁骨和废弃渔船混搭出来的人工鱼礁,可以牢牢地扎进海底。“我们在海底抡铁锤、敲敲打打,干的就是造礁盘、固基底的活。”李秀保笑着说。
  三亚蜈支洲岛海域,一片80米长的工字形人工鱼礁,养育着1150株珊瑚。苗圃里每株珊瑚摆放的位置李秀保都了然于心:“这株是小叶鹿角珊瑚,前年8月种的,长势很好,过一阵就可以移栽到附近破碎的珊瑚礁盘上;那株是风信子鹿角珊瑚,去年底种的……”10年间,李秀保和他的团队共移植珊瑚10种5000多株,一岁的珊瑚成活率超过90%,修复珊瑚礁面积约1公顷,这片海域的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升至高于23%。
  李秀保还创新使用玄武岩新材料来制作人工鱼礁,并就地取材,用海南特有的火山岩来固定破碎化的珊瑚礁。亲和、自然的火山岩引来珊瑚幼虫、珊瑚礁中鱼类的聚集。火山岩投放的前两年,不仅附着其上的珊瑚长势喜人,周围还出现了大量的海参、海胆、海百合。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让珊瑚礁恢复绚烂
  常年的珊瑚生态学研究,让李秀保很清楚珊瑚培育的难点。“珊瑚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如果水质退化了,再好的修复技术也无用武之地。”不考虑水质状况的盲目修复,无法实现珊瑚的保护恢复。
  李秀保常把“生态保护优先,人工修复为辅”挂在嘴边,在他看来,需要修复的不仅是珊瑚,还包括整个海洋生态环境。
  2016年,李秀保带领20多名科研人员,奔赴南沙群岛海域,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珊瑚礁生态调查。在其中几个岛礁,李秀保发现了珊瑚的“天敌”之一——长棘海星。
  “长棘海星对珊瑚礁具有致命杀伤力”,李秀保介绍,长棘海星通常会爬到珊瑚上,啃食表面的珊瑚虫。被啃食的珊瑚往往会因失去珊瑚虫而死亡,甚至是直接死亡,只留下一片“白骨”——白化的珊瑚。一只长棘海星一个月就能啃噬几平方米的珊瑚。可是长棘海星的“天敌”——大法螺,却由于过去的大量捕捞,数量变得稀少。
  李秀保感慨:“要摸索开发出更好的修复技术,不仅需要让珊瑚活起来,还要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让鱼类贝类等渔业资源也丰富起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因此,李秀保和他的团队不仅研究珊瑚,还把草食性鱼类、贝类纳入监测范畴,采集回实验室,在增殖放流时选择更适宜的鱼类。在他们的建议下,当地政府部门每年发动渔民和潜水爱好者下海捕捉长棘海星,保护珊瑚。仅2018年,在南海西沙海域就捕捉了6万多只长棘海星,有效遏制了其对珊瑚造成的损害,珊瑚礁逐渐恢复往日的绚丽多彩。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珊瑚保护的理念也在改变,已从最初的慢慢摸索到如今的科學研判、举措得当,国内珊瑚科研团队从最初的零星几个发展到如今的30多个,仅海南大学就有6个团队在做珊瑚的保护研究。李秀保盼望越来越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装备能加入珊瑚礁保护研究。当参与珊瑚保护的团队越来越多,五颜六色的珊瑚礁,或许也能再次绵延在这片海。(据《人民日报》《南国都市报》)
其他文献
当前VR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也应用到许多领域中,但在体这一领域,仅停留在高层次专业队训练,对于VR技术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甚少。而我国青少年运动不足,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基于此,本文就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技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应用展开讨论。结论得出,未来在体育锻炼的方式上可以以居家跑步机等健身器械中融入VR(Virtual
期刊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针。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时再次明确提出:“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近年来,“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创新。如何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方针,肩负“立德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