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风格的背后——《山乡巨变》的成就与成就中的问题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描写1950年代末合作化运动中的湖南益阳山乡,其喜剧性、抒情性的美学风格至今为人称道.这一美学风格得以成立,依托于周立波对合作化未来非常乐观的认识与一种“新从旧中升起来”的历史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书写的自在感.《山乡巨变》取得了特别的文学成就,而这成就中也蕴含了周立波对合作化政治与乡村社会认识上的不足,这一切都饶有意味.
其他文献
本文记录了对英国汉学家韩斌(Nicky Harman)的采访.访谈中,韩斌教授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其独到的方言翻译方法.她认为译者不应改动或删节,而应尽可能深入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提到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情况和亟待解决的海外出版及翻译资金问题,并提出关注女作家以及儿童和青少年文学作家作品的建议.本访谈旨在为中国文学外译及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
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弗·詹姆逊的新作《现实主义的二律背反》对现实主义发起新一轮研究,试图寻找其生成与消解的内在动因,以厘正各种混乱解释.本论文从四个方面梳理其核心观点:1)詹姆逊对现实主义做了现象学的本质还原,在对巴尔扎克、左拉、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解读中,抽丝剥茧般呈现其内在叙事构成.2)他把叙事构成中的显性因素“叙事冲动”剥离出来,以揭示现实主义的内在驱动力量.3)他对现实主义与体裁的消解做了结构主义的拆分与组装式的辨析,最终在辩证法的视野中揭示小说性(虚构性)的衰退是造成现实主义消解的根本原因.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的标题对全书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本文借助“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该系列书3个卷本中的标题英译进行译者行为的描写和分析.研究发现:1)译者行为受制度化译者翻译工作的政治性和文本严肃度的影响而在总体上偏向“求真”端,但求真行为中有社会性的务实调适,由于受译者身份下“制度化宣传者”角色以及中西宣传风格差异的影响,译者追求“求真”和“务实”间的动态平衡,译者行为合理度高;2)3个卷本间的译文标题务实度逐步提高.由于受第一卷成功翻译的影响,译者在求取原文标题核心含义的
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逐渐呈跨学科趋势,对多模态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多模态数据的系统化处理: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的研究方法》一书聚焦影像数据的收集及分析,针对多模态研究中涉及的数据收集与处理问题,从全新视角展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范式.本文在介绍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操作层面以及适用层面评析其学术价值,以期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语种构式库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Lyngfelt、Borin、Ohara和Torrent 4位教授于2018年联合汇编了《构式词典学:跨语言构式库开发》一书.该书首次对跨语言构式库开发进行了系统介绍,不仅实现了构式语法与词典学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基本完善的构式词典学术语系统和方法论基础,而且重点展示了不同语言构式库开发的特色和方法,形成了可复制的实践构式库开发的案例,是构式词典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谢俊、李轶男合译的《美学与政治》即将出版,嘱我为之作序.这样一本重要的基础性文献合集至今没有中译本,令人稍感意外.不过,就本书的出版和它为之服务的“预想的读者”来讲,“好饭不怕晚”这句俗话倒是恰如其分.
期刊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藉“否定的自由”怀疑一切,我姑且用它来否定这种否定,是谓否定之否定.与“否定的自由”对位,本文取法“选择的自由”,它努力遵从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古老的大同思想,而最大公约数所由也.关于目下热议的“世界文学”,亦当作如是观,即“否定的自由”不能代替“选择的自由”1;而此选择非彼选择2,其所奉行的,除了尊崇最大公约数,还应有基本的民族立场——各民族的立场.这是两个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更是人类真正实现大同理想之前人文学者难以忽视的课题之一.
期刊
计算机处理乃至理解语言须考虑语言符号与外部实体间的关联,以及语言使用者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100个语言学要点II:语义、语用篇》结合丰富语料,对100个语义、语用要点进行了介绍,并且阐述了要点与自然语言的衔接之处.该书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了当前的统计系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式.通过要点和问题的分析,作者向读者传达了语言学必须与自然语言处理并重的核心思想.
《种谷记》的创作得益于柳青“米脂三年”的下乡经验.这既指小说内容取自柳青曾参与组织的边区生产中的变工合作运动,也指下乡三年与群众关系的密切,使柳青得以把握变工合作运动对于村庄关系、生活形态和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这给柳青提供了与从方言、传统故事结构来书写社会变革中农民之“新”的不同的形式,而对此形式的理解则需回到延安文艺的“深入群众”的脉络.
本文从姚雪垠在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对其颇为珍视的青年代表作《春暖花开的时候》“不合时宜”的修改入手,通过对姚氏文艺理念的回溯,以及对他在八十年代后期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态结构的多向度还原,探究其对作品采取此种修改思路的内在动因.他对《春暖花开的时候》的“特殊处理”,是其固有文艺思想、个人历史经验以及陷于理论交锋后的应激反应联合作用的产物.而他借由小说修改所展现出的作为一个“革命文化人”的晚年姿态,在当时被冠以“守旧”标签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本文试图拆解和分析诸种支撑其“晚年姿态”的质素,提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