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各大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职学校要以培育专业型计算机网络人才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任务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切实提高其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结合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的经验,任务驱动法是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采用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循序渐进的方法。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其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可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使得它的知识体系较难把握。
二、任务驱动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原则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精彩的案例,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都非常强。实践课以具体问题或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主动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
为使每个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一)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被动学吸收转化为主动创造,把学生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学生收集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或学科应用方面的资料。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时,学生将收集的材料用Word加工处理,然后分析有用的材料制成演示文稿,在全班進行交流。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时,要求学生将最终的演示文稿制作成网页。
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
(三)学生相互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团结协作学习,学生能够从任务中找到异同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驱动学生更强烈的创造挑战欲望。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
(四)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络,通过云端或者构建微课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课件、案例精选、课后习题、参考教材、考试样题等上传到空间或者博客中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供学生相互展示交流。
四、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遵循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定位要准确。除了准备高质量的教案,还要设计可操作性、综合性较强的任务。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可在多媒体教学同时,适时适当的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主动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不论是教学环节还是实践环节,都可以将学生吸收到老师的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与老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很多老师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这个问题恐怕在很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课堂教学就是向单位时间争取效率,要抓住本质的东西。任务驱动法是通过应用案例引出相关技术,再围绕案例讲解基本概念、基本技术,最后总结提高。配合使用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开创教的升华并实现学的突破,这是真正推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志。
参考文献
[1]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武徽. 农家参谋. 2019(15)
[2]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王东旭. 中外企业家. 2019(18)
[3]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 刘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6)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任务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切实提高其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结合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的经验,任务驱动法是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采用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循序渐进的方法。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其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可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使得它的知识体系较难把握。
二、任务驱动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原则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精彩的案例,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都非常强。实践课以具体问题或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主动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
为使每个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一)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被动学吸收转化为主动创造,把学生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学生收集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或学科应用方面的资料。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时,学生将收集的材料用Word加工处理,然后分析有用的材料制成演示文稿,在全班進行交流。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时,要求学生将最终的演示文稿制作成网页。
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
(三)学生相互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团结协作学习,学生能够从任务中找到异同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驱动学生更强烈的创造挑战欲望。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
(四)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络,通过云端或者构建微课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课件、案例精选、课后习题、参考教材、考试样题等上传到空间或者博客中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供学生相互展示交流。
四、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遵循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定位要准确。除了准备高质量的教案,还要设计可操作性、综合性较强的任务。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可在多媒体教学同时,适时适当的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主动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不论是教学环节还是实践环节,都可以将学生吸收到老师的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与老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很多老师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这个问题恐怕在很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课堂教学就是向单位时间争取效率,要抓住本质的东西。任务驱动法是通过应用案例引出相关技术,再围绕案例讲解基本概念、基本技术,最后总结提高。配合使用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开创教的升华并实现学的突破,这是真正推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志。
参考文献
[1]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武徽. 农家参谋. 2019(15)
[2]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王东旭. 中外企业家. 2019(18)
[3]任务驱动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 刘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