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市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西晋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名讳,更今名。山体绵亘百余里,有大小峰峦60余座,主峰高317米。按其大,大不过黄山;按其高,高不如九华;按其峻,峻不比天柱。但自南齐著名文学家谢任宣城太守时,曾有“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游敬亭山》)等诗句的极力讴歌;唐朝时,更有“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谪仙大诗人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独坐》)的尽情讴颂,以致山名鹊起,直迫五岳。随即唐朝著名诗人慕名来游敬亭山的有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颜真卿、孟浩然等;宋代有欧阳修、苏轼、范仲淹、黄庭坚、文天祥等;明、清时期的文坛大家、达官名宦,更是景仰敬亭山,追寻谢、李白等人的步伐,风流坦荡地纷至沓来。这些文坛大师们,观游敬亭山的同时,又为之吟诗作赋,绘景写记,寄情此山,抒发胸襟。以致敬亭山被民间称之为“文化之山”、“江南诗山”而誉满神州、名播海外。今天去游敬亭山,寻觅谢、李诗踪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在敬亭山的众多历史文化珍宝中,特选出一幅珍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梅庚《敬亭棹歌图》绘画作品,以供大家赏读。
梅庚(1640-1722年),字耦长,一字子长,号雪坪,晚号听山翁,安徽宣城人。明代著名文士梅鼎祚之孙。少孤,但能严格遵循家训,好学苦读,早年在诗歌上即很有成就,与梅清齐名。康熙二十年(1681年)考中举人,后被任命为浙江泰顺知县。清节廉明,注重民生,更能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来辅佐吏治,以致亲民惠政之声远近称颂。然时隔不久,他即以老辞官,归于故里。在其祖梅鼎祚所筑的天逸阁,读书著文,又创置讲堂教徒育人。其一生诗、书、画皆精通。其诗作,清代诗坛大家誉称“宣城体”的施润章(1618-1683年)大为赞赏,与其交结,引为忘年交;善书法,尤善八分书;精绘画,画坛评其画是“旷逸有雅韵”。一生著述丰富,有《雪坪诗抄》《南雅集》《漫兴集》《梅听山诗文集》《天逸阁集》等传世,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敬亭山棹歌图》(见图)为纸本墨笔,纵71.8厘米,横47厘米。所绘乃梅庚家乡的敬亭山景及山下水阳江之象,可谓寄托乡情的动人山水之作。山上葱茏茂密的林木,延绵伸向远方,直插云霄。小亭自林木中显露,端庄的四角之顶及沿亭壁所设的简朴之座位,展示出敬亭的“诗山”文灵。临江之巨石,扎在水底,坚实奇力,给人以厚重无垠之感,也给人力量无边的遐思!山下的江面,辽阔而静谧,一叶扁舟的到来,给江心带来些波浪。扁舟之尾,头扎双角的年少者,在奋力地划动双桨,同时在唱着他熟悉而爱唱的“棹歌”,显现出他悠然自在的心情;扁舟之首,一位无冕的老人,端正静坐,两眼目不斜视地凝注着敬亭山景,表现出对敬亭山的敬仰与崇敬。山与水,恬淡无尘般地依偎融洽;人与人之间,悠然自得般地动静谐和,构筑起敬亭山虚实灵奇的特有风格,勾勒出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之情。真可谓家乡人绘家乡景,绘出了精妙的真谛!
画的右上角,有画家的七言自题诗,诗云:
讲堂深傍敬亭开,
祗爱城南旧钓台。
半刺正当京辇道,
犹持小艇棹歌回。
款署“赠别岑翁先生 戊辰六月勉望 雪坪梅庚”。下钤“阿”、“庚”二小印。细读此诗,可测出:此画之景是其在返回“讲堂”时的舟中之影。他的“讲堂”位于宣城的“城南”,平日那里所爱到的地方,仅仅有个昔日的钓鱼台。“望”过敬亭山,回“城南”“教堂”,虽有一半的归途有“半刺”的“京辇道”,但还是采用了持“小艇棹歌”从水阳江上而回。“京辇道”,即从宣城通往京城的官车道。“小艇”,指扁舟;“棹”,是划水的行船,晋人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所谓“棹歌”,即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如唐诗人张志和《渔父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在划船少年的歌声中,无冕之老者静心凝目地观赏山景,呈现出划船者与静坐者的愉快心情。梅庚人生中的“戊辰”年,乃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其诗与画,作于四十九岁的夏季“六月”。他既能有教徒育才的“城南”、“讲堂”,又能如此自由雅逸地观山看景,当是在其辞官归里之后,方能有如此心情。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画面左右下角处,分别钤有“汝南梅生”、“朱方”鉴赏印或收藏印。清代书画著名评论家秦祖永《桐阴论画》中论梅庚画“笔墨脱略凡格,不宗一家,偶尔落笔,韵致翩然”,其山水画,是“疏点林木,山石纯用浓墨钩斫,中略加淡墨皴,不施苔点,真同虢国(夫人)淡妆丰韵,更觉超然尘表”,将梅庚之画作定位逸品。以此评再来细赏这幅《敬亭棹歌图》,足使赏画者别有一番心思上心头:看出此画的精妙“逸品”之高品位。
画的上方,还有首长长的墨书七言题诗:
外林中一草亭,
亭前山色镇青青;
朝晖暮霭知多少?
容我芒半日停。
江心何处送天风,
吹到金山寺里钟;
正是蓬窗初睡觉,
迎眸千仞削芙蓉。
春云漠漠石斑斑,
出入朝霞晚翠间;
好是连朝湖上去,
教人看煞画中山。
款落“癸卯春三月 文治题”。下钤“王氏禹卿”方印。从此落款中可知,此一诗三韵的题诗人,即清代文坛大家“王氏禹卿”王文治也。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清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同年又为一甲第三名探花。初为朝官,从翰林院编修,晋为侍读、日讲官,旋又外任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后以病乞归。辞官后,历任杭州书院、镇江书院主讲,可谓桃李遍天下。因其文品高雅,文献称其是“天才豪纵,有国士之称”。其文,中年及中年以前崇尚瑰丽华彩,晚年则趋于平淡恬静而耐人寻味;诗坛评其诗“雄杰宏亮,不愧唐音,一时声华,与袁枚相上下”;其尤工书法,得明代大家董其昌神髓,与清代书法名家“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其还善音律之学,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行宫之中所供奏的名曲,有资料说“皆出于王文治之手”,真可谓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家也。王文治人生中的“癸卯”之年,乃清雍正元年(1723年)“春三月”。依此可推断,题诗是在梅庚作画三十五年之后所作,时王文治早已不在政界,脱离仕途,主讲书院了。
依王文治题诗中三韵,按诗意可分为三段。前四句,是说他见到《敬亭棹歌图》的心态:画中“外林中”的“草亭”,与“镇青青”的“亭前山色”,勾起他对敬亭山“朝晖暮霭”自然风韵的想往,盼望自己能穿着草鞋“芒”登上敬亭山的“半日”时间,去观山寄情抒发情怀;诗的中间四句,是描绘他见到《敬亭棹歌图》时的所处环境:身处镇江“金山寺”下江船之上,是在“蓬窗初睡觉”时的“迎眸”所见;诗的最后四句,将“画中山”与其船上所见大江两岸的实景,有机地联系起来:“漠漠”的“春云”,“斑斑”的岩石,船仿佛行在“朝霞晚翠”之间的美景美色之中。“教人看煞画中山”之句,既是对江船上所见两岸风景的称颂,更是对《敬亭棹歌图》精妙艺术的夸赞!诗的通篇,字里行间洋溢出对梅氏画作巨大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的艺术魅力,予以高度评价。文坛大家的名诗、名书法,为《敬亭棹歌图》大增异彩!
从《敬亭棹歌图》中,我们赏识到的不仅仅是敬亭的山景与水阳江的风光,更有造诣精深的题诗和底蕴丰厚的书法。自然风光与弦外雅音密切结合又相互烘托,画、诗、书三珠合璧,相得益彰,共同构建起《敬亭棹歌图》的秀逸风光和无限情愫。美哉也!
(责编:李禹默)
梅庚(1640-1722年),字耦长,一字子长,号雪坪,晚号听山翁,安徽宣城人。明代著名文士梅鼎祚之孙。少孤,但能严格遵循家训,好学苦读,早年在诗歌上即很有成就,与梅清齐名。康熙二十年(1681年)考中举人,后被任命为浙江泰顺知县。清节廉明,注重民生,更能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来辅佐吏治,以致亲民惠政之声远近称颂。然时隔不久,他即以老辞官,归于故里。在其祖梅鼎祚所筑的天逸阁,读书著文,又创置讲堂教徒育人。其一生诗、书、画皆精通。其诗作,清代诗坛大家誉称“宣城体”的施润章(1618-1683年)大为赞赏,与其交结,引为忘年交;善书法,尤善八分书;精绘画,画坛评其画是“旷逸有雅韵”。一生著述丰富,有《雪坪诗抄》《南雅集》《漫兴集》《梅听山诗文集》《天逸阁集》等传世,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敬亭山棹歌图》(见图)为纸本墨笔,纵71.8厘米,横47厘米。所绘乃梅庚家乡的敬亭山景及山下水阳江之象,可谓寄托乡情的动人山水之作。山上葱茏茂密的林木,延绵伸向远方,直插云霄。小亭自林木中显露,端庄的四角之顶及沿亭壁所设的简朴之座位,展示出敬亭的“诗山”文灵。临江之巨石,扎在水底,坚实奇力,给人以厚重无垠之感,也给人力量无边的遐思!山下的江面,辽阔而静谧,一叶扁舟的到来,给江心带来些波浪。扁舟之尾,头扎双角的年少者,在奋力地划动双桨,同时在唱着他熟悉而爱唱的“棹歌”,显现出他悠然自在的心情;扁舟之首,一位无冕的老人,端正静坐,两眼目不斜视地凝注着敬亭山景,表现出对敬亭山的敬仰与崇敬。山与水,恬淡无尘般地依偎融洽;人与人之间,悠然自得般地动静谐和,构筑起敬亭山虚实灵奇的特有风格,勾勒出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之情。真可谓家乡人绘家乡景,绘出了精妙的真谛!
画的右上角,有画家的七言自题诗,诗云:
讲堂深傍敬亭开,
祗爱城南旧钓台。
半刺正当京辇道,
犹持小艇棹歌回。
款署“赠别岑翁先生 戊辰六月勉望 雪坪梅庚”。下钤“阿”、“庚”二小印。细读此诗,可测出:此画之景是其在返回“讲堂”时的舟中之影。他的“讲堂”位于宣城的“城南”,平日那里所爱到的地方,仅仅有个昔日的钓鱼台。“望”过敬亭山,回“城南”“教堂”,虽有一半的归途有“半刺”的“京辇道”,但还是采用了持“小艇棹歌”从水阳江上而回。“京辇道”,即从宣城通往京城的官车道。“小艇”,指扁舟;“棹”,是划水的行船,晋人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所谓“棹歌”,即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如唐诗人张志和《渔父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在划船少年的歌声中,无冕之老者静心凝目地观赏山景,呈现出划船者与静坐者的愉快心情。梅庚人生中的“戊辰”年,乃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其诗与画,作于四十九岁的夏季“六月”。他既能有教徒育才的“城南”、“讲堂”,又能如此自由雅逸地观山看景,当是在其辞官归里之后,方能有如此心情。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画面左右下角处,分别钤有“汝南梅生”、“朱方”鉴赏印或收藏印。清代书画著名评论家秦祖永《桐阴论画》中论梅庚画“笔墨脱略凡格,不宗一家,偶尔落笔,韵致翩然”,其山水画,是“疏点林木,山石纯用浓墨钩斫,中略加淡墨皴,不施苔点,真同虢国(夫人)淡妆丰韵,更觉超然尘表”,将梅庚之画作定位逸品。以此评再来细赏这幅《敬亭棹歌图》,足使赏画者别有一番心思上心头:看出此画的精妙“逸品”之高品位。
画的上方,还有首长长的墨书七言题诗:
外林中一草亭,
亭前山色镇青青;
朝晖暮霭知多少?
容我芒半日停。
江心何处送天风,
吹到金山寺里钟;
正是蓬窗初睡觉,
迎眸千仞削芙蓉。
春云漠漠石斑斑,
出入朝霞晚翠间;
好是连朝湖上去,
教人看煞画中山。
款落“癸卯春三月 文治题”。下钤“王氏禹卿”方印。从此落款中可知,此一诗三韵的题诗人,即清代文坛大家“王氏禹卿”王文治也。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清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同年又为一甲第三名探花。初为朝官,从翰林院编修,晋为侍读、日讲官,旋又外任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后以病乞归。辞官后,历任杭州书院、镇江书院主讲,可谓桃李遍天下。因其文品高雅,文献称其是“天才豪纵,有国士之称”。其文,中年及中年以前崇尚瑰丽华彩,晚年则趋于平淡恬静而耐人寻味;诗坛评其诗“雄杰宏亮,不愧唐音,一时声华,与袁枚相上下”;其尤工书法,得明代大家董其昌神髓,与清代书法名家“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其还善音律之学,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行宫之中所供奏的名曲,有资料说“皆出于王文治之手”,真可谓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家也。王文治人生中的“癸卯”之年,乃清雍正元年(1723年)“春三月”。依此可推断,题诗是在梅庚作画三十五年之后所作,时王文治早已不在政界,脱离仕途,主讲书院了。
依王文治题诗中三韵,按诗意可分为三段。前四句,是说他见到《敬亭棹歌图》的心态:画中“外林中”的“草亭”,与“镇青青”的“亭前山色”,勾起他对敬亭山“朝晖暮霭”自然风韵的想往,盼望自己能穿着草鞋“芒”登上敬亭山的“半日”时间,去观山寄情抒发情怀;诗的中间四句,是描绘他见到《敬亭棹歌图》时的所处环境:身处镇江“金山寺”下江船之上,是在“蓬窗初睡觉”时的“迎眸”所见;诗的最后四句,将“画中山”与其船上所见大江两岸的实景,有机地联系起来:“漠漠”的“春云”,“斑斑”的岩石,船仿佛行在“朝霞晚翠”之间的美景美色之中。“教人看煞画中山”之句,既是对江船上所见两岸风景的称颂,更是对《敬亭棹歌图》精妙艺术的夸赞!诗的通篇,字里行间洋溢出对梅氏画作巨大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的艺术魅力,予以高度评价。文坛大家的名诗、名书法,为《敬亭棹歌图》大增异彩!
从《敬亭棹歌图》中,我们赏识到的不仅仅是敬亭的山景与水阳江的风光,更有造诣精深的题诗和底蕴丰厚的书法。自然风光与弦外雅音密切结合又相互烘托,画、诗、书三珠合璧,相得益彰,共同构建起《敬亭棹歌图》的秀逸风光和无限情愫。美哉也!
(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