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和清音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太和县的戏曲曲艺形式,是一个濒临失传的地方剧种。由僧人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太和清音唱腔清丽优雅、婉转动听,颇有江南小调的韵味,令人过耳不忘。为了对太和清音有更多的了解,笔者于2015年来到太和清音传承基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亲身体验皖西北颖水畔太和清音的温婉与优雅。
【关键词】太和清音;传承基地;调查研究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处于阜阳与亳州两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清音传承地位于太和县二职高中学内,到达传承地之后,笔者顺利见到了传承地的负责人杨俊华老师和太和清音传承人张洪奎老师,在说明来意之后,杨老师很高兴地向笔者介绍了清音和清音传承地的一些大致情况, 2006年太和清音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太和县人民政府在二职高中学内组织成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基地。目的在于希望让清音走进校园,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清音的保护工作中,让清音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清音,笔者进入清音班里,与其他同学一起上清音课,学习清音。清音老师一共有五位,分别是太和清音唯一传承人张洪奎老师,太和清音传承地的主任杨俊华老师,二胡伴奏高虎老师,古筝伴奏同时也是新培养的音乐教师岳慧子老师。清音传承地的设备很是简陋,传承地内有一间能容纳100人的大教室,是平时上清音课专用的,教室里有一架电钢琴,教室的前后墙上贴着“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和“天籁清音”的字样。另外还有一间排练室,有简单的灯光音响,老师们的办公室,或者称为休息室,屋里只有几张桌子凳子,一架电钢琴,一架古筝,一把二胡,地板是水泥地。环境很清苦,但是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很高,还没到上课时间,学生们基本上已经做到教室里了。
课堂上,张老师首先带着大家连声,打开嗓子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接下来分发需要学习的乐曲乐谱,最后在一句一句的教唱,值得注意的是,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是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的传统音乐中,传承的方式都是口口相传,耳濡目染,但是这种传承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在乐曲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方式都不一样,很难准确的把握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在课堂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在张老师教唱的现代清音戏《清音一曲赞盛世》,其中有一句“坠胡鸣声低回,筝音幽颤,琵琶响珠落盘,和以三弦。听曲调多婉约,优雅备至,闻声腔少粗犷,极尽缠绵。”这两句描写的是太和清音的音乐唱腔特征,清丽优雅、婉转动听,因为清音班的学生并不是都能看得懂乐谱,所以很大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乐谱上的数字是什么,该怎么唱,纯粹是在模仿张老师的旋律。如此一来,学生独立学习清音乐曲的能力会大打折扣,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压力。在课间时,笔者也向张洪奎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张老师说,“这个问题不是没想过,只不过清音班的学生都是幼师班的,基本上都没怎么接触过专业的学习,不具备专业的识谱能力,基地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去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的学习,因为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学,基地现在缺乏的就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人才确实很重要,尤其对地方戏曲来说,直接关乎戏曲的生死存亡。大力招揽专业型人才,是当下清音传承地的首要任务。除了要招聘专业教师,选拔传承人也同样重要,张老师说道,“现在找传承人不可能找年轻人,不愿学,不切实际,正好杨主任这边学校有个幼师班,于是就想也许可以从学生中间找传承人。传统文化进校园,如果这样行不通,那这项传统艺术估计就要自生自灭了。好在,清音进校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家都抱着不能让清音在我们这一代消失的想法,一定要把清音传承下去。因为太和清音是一种非常雅的艺术,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形象、嗓子、技巧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大力培养学生,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合适的后备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就是靠我们办班,招进来一批苗子,经过培养,成为下一代清音传承人。”
接下来的课程中,张老师分别还教唱了其他两首现代清音曲: 《水调歌头·中秋》和《镜湖春》。《水调歌头·中秋》是一首新型的乐曲,是根据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改编而成,由高虎老师编曲,加入了黄梅戏的一些曲调创作而成。曲调优美婉约,把清音优雅清扬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让人过耳不忘,余音绕梁。《镜湖春》也是一首现代新创的乐曲,由传承人张洪奎老师改编创作而成,“风悠悠水悠悠,镜湖景美不胜收,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四面花争艳,两岸柳丝柔,一碧湖水似彩绸。”曲调清雅高尚,韵味悠长,不禁让人身临其境。
传统清音的曲调比较单一,表演节奏比较慢,不能适应青年观众的审美要求,为了让太和清音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接受它,基地的老师们也创作了很多现代戏曲,适合学生演唱,在现代清音戏中加入了不少流行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主要的部分仍旧保持了清音艺术原有的特色,创新让太和清音更加丰富。
“此曲只应天上来”,是上世纪50年代末,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看了清音演出后,对太和清音做出的高度评价。从昔日的风靡淮河两岸,到近年来的日益衰落后辈乏人,太和清音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欣逢盛世,太和清音在二职高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太和清音重新走上了艺术舞台,走上了荧幕。随着新一代清音传承人的出现,太和清音逐渐绽放出新的光彩。沉寂多年,几乎绝唱的太和清音终于又重回到人们的视野,这一次,希望这古老稀有的民间艺术永久的保持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能够投入到太和清音的传承工作中来,使其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集成编委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5:841.
[2]太和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太和县志》[M].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3:408.
[3]阜阳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阜阳县志》[M].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4:385.
[4]阜阳市地区志编撰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M].方志出版社出版,1996:924.
[5]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阜阳卷)》[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681.
【关键词】太和清音;传承基地;调查研究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处于阜阳与亳州两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清音传承地位于太和县二职高中学内,到达传承地之后,笔者顺利见到了传承地的负责人杨俊华老师和太和清音传承人张洪奎老师,在说明来意之后,杨老师很高兴地向笔者介绍了清音和清音传承地的一些大致情况, 2006年太和清音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太和县人民政府在二职高中学内组织成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基地。目的在于希望让清音走进校园,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清音的保护工作中,让清音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清音,笔者进入清音班里,与其他同学一起上清音课,学习清音。清音老师一共有五位,分别是太和清音唯一传承人张洪奎老师,太和清音传承地的主任杨俊华老师,二胡伴奏高虎老师,古筝伴奏同时也是新培养的音乐教师岳慧子老师。清音传承地的设备很是简陋,传承地内有一间能容纳100人的大教室,是平时上清音课专用的,教室里有一架电钢琴,教室的前后墙上贴着“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和“天籁清音”的字样。另外还有一间排练室,有简单的灯光音响,老师们的办公室,或者称为休息室,屋里只有几张桌子凳子,一架电钢琴,一架古筝,一把二胡,地板是水泥地。环境很清苦,但是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很高,还没到上课时间,学生们基本上已经做到教室里了。
课堂上,张老师首先带着大家连声,打开嗓子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接下来分发需要学习的乐曲乐谱,最后在一句一句的教唱,值得注意的是,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是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的传统音乐中,传承的方式都是口口相传,耳濡目染,但是这种传承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在乐曲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方式都不一样,很难准确的把握乐曲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在课堂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在张老师教唱的现代清音戏《清音一曲赞盛世》,其中有一句“坠胡鸣声低回,筝音幽颤,琵琶响珠落盘,和以三弦。听曲调多婉约,优雅备至,闻声腔少粗犷,极尽缠绵。”这两句描写的是太和清音的音乐唱腔特征,清丽优雅、婉转动听,因为清音班的学生并不是都能看得懂乐谱,所以很大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乐谱上的数字是什么,该怎么唱,纯粹是在模仿张老师的旋律。如此一来,学生独立学习清音乐曲的能力会大打折扣,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压力。在课间时,笔者也向张洪奎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张老师说,“这个问题不是没想过,只不过清音班的学生都是幼师班的,基本上都没怎么接触过专业的学习,不具备专业的识谱能力,基地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去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的学习,因为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学,基地现在缺乏的就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人才确实很重要,尤其对地方戏曲来说,直接关乎戏曲的生死存亡。大力招揽专业型人才,是当下清音传承地的首要任务。除了要招聘专业教师,选拔传承人也同样重要,张老师说道,“现在找传承人不可能找年轻人,不愿学,不切实际,正好杨主任这边学校有个幼师班,于是就想也许可以从学生中间找传承人。传统文化进校园,如果这样行不通,那这项传统艺术估计就要自生自灭了。好在,清音进校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家都抱着不能让清音在我们这一代消失的想法,一定要把清音传承下去。因为太和清音是一种非常雅的艺术,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形象、嗓子、技巧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大力培养学生,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合适的后备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就是靠我们办班,招进来一批苗子,经过培养,成为下一代清音传承人。”
接下来的课程中,张老师分别还教唱了其他两首现代清音曲: 《水调歌头·中秋》和《镜湖春》。《水调歌头·中秋》是一首新型的乐曲,是根据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改编而成,由高虎老师编曲,加入了黄梅戏的一些曲调创作而成。曲调优美婉约,把清音优雅清扬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让人过耳不忘,余音绕梁。《镜湖春》也是一首现代新创的乐曲,由传承人张洪奎老师改编创作而成,“风悠悠水悠悠,镜湖景美不胜收,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四面花争艳,两岸柳丝柔,一碧湖水似彩绸。”曲调清雅高尚,韵味悠长,不禁让人身临其境。
传统清音的曲调比较单一,表演节奏比较慢,不能适应青年观众的审美要求,为了让太和清音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接受它,基地的老师们也创作了很多现代戏曲,适合学生演唱,在现代清音戏中加入了不少流行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主要的部分仍旧保持了清音艺术原有的特色,创新让太和清音更加丰富。
“此曲只应天上来”,是上世纪50年代末,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看了清音演出后,对太和清音做出的高度评价。从昔日的风靡淮河两岸,到近年来的日益衰落后辈乏人,太和清音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欣逢盛世,太和清音在二职高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太和清音重新走上了艺术舞台,走上了荧幕。随着新一代清音传承人的出现,太和清音逐渐绽放出新的光彩。沉寂多年,几乎绝唱的太和清音终于又重回到人们的视野,这一次,希望这古老稀有的民间艺术永久的保持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能够投入到太和清音的传承工作中来,使其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集成编委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5:841.
[2]太和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太和县志》[M].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3:408.
[3]阜阳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阜阳县志》[M].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4:385.
[4]阜阳市地区志编撰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M].方志出版社出版,1996:924.
[5]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阜阳卷)》[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