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声乐的学生大都懂得获得好的声音技术离不开歌唱器官的协调合作,但在具体实施发声练习或演唱作品时,总会出现声音虚弱无力,气息用不上,共鸣腔打不开,咬字吐字不清等现象,尤其以学习时间较短的学生为多。究其原因,还是对歌唱发声的技术要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表象与实质的差异。本文针对声乐技能学习中在用声、呼吸、共鸣、语言等方面出现的几种认识上的误区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和探讨。
一、以气托声
大家都知道,在脑神经的支配下,声带的振动需要一定的张力,然后是由肺提供一些气息,使声带振动,从而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声音。经过研究发现,声带振动所需要的气息是非常少的,无论音多高,都不需要更多的气息冲击就可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虽然声源音量的大小也决定最终声音的效果,但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加大气息冲击声带所产生的声音效果并不理想,得到优美声音的秘密不是以气托声,而是全身的骨骼产生共鸣。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清楚的例子:我们用的高音喇叭,是由线圈、磁铁和三个大小不等的筒子组成,当我们把它分解开,只剩下线圈和磁铁时,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但能感到线圈的振动,我们随后逐一加上三个筒子,声音则从高到低逐渐加强,整个过程没有加大音量,声音却越来越大,高音、低音逐步产生并加强。我发现高音喇叭对声音的放大过程没有气息支撑,也根本不需要气息支撑。然而,从发声原理看,人体的发声原理与高音喇叭没有两样,所以,以气托声在理论上是天大的错误。以气托声的危害:以气托声就是试图用最大的气息,催动声带产生强烈振动,从而获得大而美的声音。这种错误的做法,第一,增加声带的负担,使声带在多余外力的冲击下大幅摆动,由于拉动声带的肌肉受力过大,造成喉室内肌肉疼痛,甚至充血。第二,较危险的是,使声带长期处于剧烈运动之中,易造成声带息肉或产生小结。用这种发声方法讲话或歌唱不能超过40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就会感到喉室疼痛。实践证明,以气托声导致大量气息外流,根本无法得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反而让大家感到气息不足。
二、关于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气息吸得浅作用于声带时,呼出气息的量和压力不足以冲击闭合的声带,而使声音显得虚弱无力。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本能的呼吸是建立在类似于一般的谈话间,或者身体剧烈运动后的一种生理上的本能反应,它只需要胸腔的扩张、收缩产生力量完成肺内气体的交换。扩张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腰腹肌的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遇到较长的乐句需要气息量加大时,肺叶的下半部分气息得不到有效输送,而觉得气息不够用。
二是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我们从两方面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这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都可能导致声带紧张、干涩,声音发直缺少泛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张呼吸和发声训练结合在一起练习比较好,因为气息和声音是糅为一体的,呼吸训练不能脱离歌唱实践而单独存在。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三、关于共鸣的误区
人体共鸣腔分为三个大的共鸣区域,即:胸腔共鸣区、口咽腔共鸣区(口、喉、咽)和头腔共鸣区(鼻窦、额窦、蝶窦)。口咽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它上连头腔,下达胸腔,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声音的丰满、音色的美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帕瓦罗蒂曾强调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有关打开喉咙的要求文章前面已有所论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舌头”在口咽腔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第二种误区是:过分强调头腔共鸣,造成声音听觉上的“假、大、空”现象,却误认为是产生了共鸣。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声门闭合无力,气息泄漏,声音沉闷、空洞,失去了良好共鸣所应具备的音色。
四、关于语言的误区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把发声和语言协调运用以达到自如地歌唱,乃是诸多声乐学习者苦恼的问题。
这里存在着自然的语言动作与歌唱的发声动作之间的理解与运用上的误区。发声动作符合歌唱的要求,语言动作还处于自然意识状态,就必定造成发声性能的破坏。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求喉、咽部状态的稳定是无庸质疑的,那么语言动作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发声动作的稳定呢?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舌体在歌唱发声时始终处于放松状态,不能随母音、音高、音量的变化而僵硬或紧缩。
(二)辅音的发出应在喉咽稳定打开后迅速完成,听觉上如同时进行的一样,要点是辅音的除阻不影响喉咽状态的稳定。
(三)相关的部位发生作用时,“只用最必要的力量,排除任何支援性的和连带性的紧张”。
当然,要做到上述几点,需要长期刻苦的练习,结合熟练掌握各种字音的音韵、声调,才能真正做到歌唱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字正腔圆。
通过对以上存在的几种问题的误区分析可以看出,生活中发声动作、呼吸动作、语言动作等的本能习惯是产生诸种歌唱认识误区的直接原因。在声乐技能学习中,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排除讲话习惯带给我们的影响,声乐演唱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
一、以气托声
大家都知道,在脑神经的支配下,声带的振动需要一定的张力,然后是由肺提供一些气息,使声带振动,从而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声音。经过研究发现,声带振动所需要的气息是非常少的,无论音多高,都不需要更多的气息冲击就可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虽然声源音量的大小也决定最终声音的效果,但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加大气息冲击声带所产生的声音效果并不理想,得到优美声音的秘密不是以气托声,而是全身的骨骼产生共鸣。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清楚的例子:我们用的高音喇叭,是由线圈、磁铁和三个大小不等的筒子组成,当我们把它分解开,只剩下线圈和磁铁时,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但能感到线圈的振动,我们随后逐一加上三个筒子,声音则从高到低逐渐加强,整个过程没有加大音量,声音却越来越大,高音、低音逐步产生并加强。我发现高音喇叭对声音的放大过程没有气息支撑,也根本不需要气息支撑。然而,从发声原理看,人体的发声原理与高音喇叭没有两样,所以,以气托声在理论上是天大的错误。以气托声的危害:以气托声就是试图用最大的气息,催动声带产生强烈振动,从而获得大而美的声音。这种错误的做法,第一,增加声带的负担,使声带在多余外力的冲击下大幅摆动,由于拉动声带的肌肉受力过大,造成喉室内肌肉疼痛,甚至充血。第二,较危险的是,使声带长期处于剧烈运动之中,易造成声带息肉或产生小结。用这种发声方法讲话或歌唱不能超过40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就会感到喉室疼痛。实践证明,以气托声导致大量气息外流,根本无法得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反而让大家感到气息不足。
二、关于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气息吸得浅作用于声带时,呼出气息的量和压力不足以冲击闭合的声带,而使声音显得虚弱无力。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本能的呼吸是建立在类似于一般的谈话间,或者身体剧烈运动后的一种生理上的本能反应,它只需要胸腔的扩张、收缩产生力量完成肺内气体的交换。扩张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腰腹肌的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遇到较长的乐句需要气息量加大时,肺叶的下半部分气息得不到有效输送,而觉得气息不够用。
二是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我们从两方面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这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都可能导致声带紧张、干涩,声音发直缺少泛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张呼吸和发声训练结合在一起练习比较好,因为气息和声音是糅为一体的,呼吸训练不能脱离歌唱实践而单独存在。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三、关于共鸣的误区
人体共鸣腔分为三个大的共鸣区域,即:胸腔共鸣区、口咽腔共鸣区(口、喉、咽)和头腔共鸣区(鼻窦、额窦、蝶窦)。口咽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它上连头腔,下达胸腔,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声音的丰满、音色的美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帕瓦罗蒂曾强调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有关打开喉咙的要求文章前面已有所论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舌头”在口咽腔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第二种误区是:过分强调头腔共鸣,造成声音听觉上的“假、大、空”现象,却误认为是产生了共鸣。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声门闭合无力,气息泄漏,声音沉闷、空洞,失去了良好共鸣所应具备的音色。
四、关于语言的误区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把发声和语言协调运用以达到自如地歌唱,乃是诸多声乐学习者苦恼的问题。
这里存在着自然的语言动作与歌唱的发声动作之间的理解与运用上的误区。发声动作符合歌唱的要求,语言动作还处于自然意识状态,就必定造成发声性能的破坏。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求喉、咽部状态的稳定是无庸质疑的,那么语言动作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发声动作的稳定呢?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舌体在歌唱发声时始终处于放松状态,不能随母音、音高、音量的变化而僵硬或紧缩。
(二)辅音的发出应在喉咽稳定打开后迅速完成,听觉上如同时进行的一样,要点是辅音的除阻不影响喉咽状态的稳定。
(三)相关的部位发生作用时,“只用最必要的力量,排除任何支援性的和连带性的紧张”。
当然,要做到上述几点,需要长期刻苦的练习,结合熟练掌握各种字音的音韵、声调,才能真正做到歌唱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字正腔圆。
通过对以上存在的几种问题的误区分析可以看出,生活中发声动作、呼吸动作、语言动作等的本能习惯是产生诸种歌唱认识误区的直接原因。在声乐技能学习中,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排除讲话习惯带给我们的影响,声乐演唱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