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学做一体、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按照教学进程围绕农时安排,教学内容围绕农事设计,教学场地围绕农田布置的思想改革课程体系;通过整合基础课程、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增设《生产实践》课、集中生产实训、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改革背景
作物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之一,与其他实践性强的专业相比,除具有共同的特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即农业的“时间性、季节性、露天性”等特点。农业生产可控性差、重复性差,生产周期长。在传统的学期制下,理论教学进程难以和生产实际同步。实践教学大多是单项的、间断性的实验、实训形式,难以使学生完整地了解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进程,把控作物各生育时期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因时、因地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基于此,我校从2009年开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做一体、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使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季节同步、与作物的生育进程同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 “学做一体,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做一体,三转式”即是: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学做交替进行;教学进程围绕农时(季节)安排,教学内容围绕农事设计,教学场地围绕农田布置。基于作物生育进程,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两年四季(两个生产循环)的生产实践,循序渐进地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目标。该模式打破了学期的概念,围绕农事活动安排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3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3.1 改革课程体系
3.1.1 整合基础理论课
打破学科式课程体系,将原有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整合为农业基础化学;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农业生态整合为植物生长环境。通过课程的整合,压缩纯理论的内容,删除交叉重复的内容,节约出来的时间增加到实践教学中。作物专业教学时数的理/实比达到42:58。
3.1.2 专业核心课程按农时季节安排
把传统的作物栽培课程按生产季节调整为:大春作物生产技术、小春作物生产技术;作物良种繁育调整为种子生产1期、种子生产2期。授课进程与生产季节同步,便于学做结合、学做交替、理实一体化教学,避免“黑板上种庄稼”。
3.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3.2.1 增设生产实践》课
从二年级(第三学期)开始,以班为单位分配1-2亩生产用地,完成一年两季(大春作物、小春作物)的生产任务。每班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记60学时,4个学分。各班以小组(10人左右)为生产单位,从制定生产计划、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运作。指导教师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不干预学生“自主经营活动”。
3.2.2 增设核心技能集中实训课
如杂交水稻制种、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是作物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之一。但是,杂交水稻制种、杂交玉米制种正值暑期,按传统的学期制,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为此,从2010年修订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期制,作物专业大二增设4周暑期水稻、玉米制种集中实训课,记2个学分,视具体情况大三适当延迟开学时间。
通过1个月的集中实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水稻、玉米杂交制种的技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团队意识,加深了对农村、农业以及农业企业的了解。
3.2.3 增设综合技能训练课
在第5学期,增设2周综合技能训练课,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接轨,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达到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的技能水平。
3.2.4 强化毕业顶岗实习
从第5期期末开始安排18周毕业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分院统一安排,避免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放敞马”。实习期间实行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的“双指导制”,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全程指导、管理学生实习工作,督促、检查实习进程,考核实习成绩。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填写“顶岗实习鉴定及成绩评定表”。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零距离衔接,树立职业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
3.3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3.3.1 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过去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看课堂教学效果,或者说“教书”效果,致使教师大多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田间,重课内、轻课外。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除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外,对指导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科技项目、创业实践,参加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实训基地等“课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对承担“课外”实践工作的教师,除认定相应工作量外,在评优、评先、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
3.3.2 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1)考核目标综合化。以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并重的原则,侧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核。(2)考核主体多元化。改革过去授课教师为唯一考核主体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考核主体可以有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自己等。(3)考核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对实践课的考核,除传统的笔试外,主要采用技能操作和成果性考核。(4)考核时间全程化。改革过去以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模式,以形成性评价为理念,注重过程考核,增加平时考核的分值比重。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树立刻苦用功、诚实学习的风气,也有利于杜绝死记硬背得高分,甚至投机取巧、考试作弊的发生。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效果
4.1 课程改革的效果
如:《生产实践课》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亲农、事农、兴农”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生产实践”课的开设很有必要。
4.2 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校作物专业毕业生双证达标率达100%,平均获得1.5个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分别高于全国(88.1%)、全省(89.5%)和本校平均水平(95.1%),①就业情况良好,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作物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上,累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项40余项。
4.3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服务影响力的扩大,也迎来了专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11年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建设专业和院级重点建设专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改革背景
作物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之一,与其他实践性强的专业相比,除具有共同的特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即农业的“时间性、季节性、露天性”等特点。农业生产可控性差、重复性差,生产周期长。在传统的学期制下,理论教学进程难以和生产实际同步。实践教学大多是单项的、间断性的实验、实训形式,难以使学生完整地了解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进程,把控作物各生育时期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因时、因地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基于此,我校从2009年开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做一体、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使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季节同步、与作物的生育进程同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 “学做一体,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做一体,三转式”即是: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学做交替进行;教学进程围绕农时(季节)安排,教学内容围绕农事设计,教学场地围绕农田布置。基于作物生育进程,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两年四季(两个生产循环)的生产实践,循序渐进地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目标。该模式打破了学期的概念,围绕农事活动安排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3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3.1 改革课程体系
3.1.1 整合基础理论课
打破学科式课程体系,将原有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整合为农业基础化学;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农业生态整合为植物生长环境。通过课程的整合,压缩纯理论的内容,删除交叉重复的内容,节约出来的时间增加到实践教学中。作物专业教学时数的理/实比达到42:58。
3.1.2 专业核心课程按农时季节安排
把传统的作物栽培课程按生产季节调整为:大春作物生产技术、小春作物生产技术;作物良种繁育调整为种子生产1期、种子生产2期。授课进程与生产季节同步,便于学做结合、学做交替、理实一体化教学,避免“黑板上种庄稼”。
3.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3.2.1 增设生产实践》课
从二年级(第三学期)开始,以班为单位分配1-2亩生产用地,完成一年两季(大春作物、小春作物)的生产任务。每班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记60学时,4个学分。各班以小组(10人左右)为生产单位,从制定生产计划、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运作。指导教师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不干预学生“自主经营活动”。
3.2.2 增设核心技能集中实训课
如杂交水稻制种、杂交玉米制种技术是作物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之一。但是,杂交水稻制种、杂交玉米制种正值暑期,按传统的学期制,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为此,从2010年修订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期制,作物专业大二增设4周暑期水稻、玉米制种集中实训课,记2个学分,视具体情况大三适当延迟开学时间。
通过1个月的集中实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水稻、玉米杂交制种的技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团队意识,加深了对农村、农业以及农业企业的了解。
3.2.3 增设综合技能训练课
在第5学期,增设2周综合技能训练课,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接轨,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达到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所要求的技能水平。
3.2.4 强化毕业顶岗实习
从第5期期末开始安排18周毕业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分院统一安排,避免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放敞马”。实习期间实行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的“双指导制”,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全程指导、管理学生实习工作,督促、检查实习进程,考核实习成绩。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填写“顶岗实习鉴定及成绩评定表”。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零距离衔接,树立职业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
3.3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3.3.1 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过去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是看课堂教学效果,或者说“教书”效果,致使教师大多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田间,重课内、轻课外。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除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外,对指导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科技项目、创业实践,参加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实训基地等“课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对承担“课外”实践工作的教师,除认定相应工作量外,在评优、评先、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
3.3.2 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1)考核目标综合化。以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并重的原则,侧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核。(2)考核主体多元化。改革过去授课教师为唯一考核主体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考核主体可以有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自己等。(3)考核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对实践课的考核,除传统的笔试外,主要采用技能操作和成果性考核。(4)考核时间全程化。改革过去以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模式,以形成性评价为理念,注重过程考核,增加平时考核的分值比重。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树立刻苦用功、诚实学习的风气,也有利于杜绝死记硬背得高分,甚至投机取巧、考试作弊的发生。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效果
4.1 课程改革的效果
如:《生产实践课》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亲农、事农、兴农”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生产实践”课的开设很有必要。
4.2 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校作物专业毕业生双证达标率达100%,平均获得1.5个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分别高于全国(88.1%)、全省(89.5%)和本校平均水平(95.1%),①就业情况良好,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作物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上,累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项40余项。
4.3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服务影响力的扩大,也迎来了专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11年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建设专业和院级重点建设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