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衍生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以当今社会的眼光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其中有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也有亟需改进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能够起到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和人生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适当渗透优良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优良传统文化合理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优良传统文化知识,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学生掌握优良的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在教学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1]。在语文教材中,常常会有文言文、古诗文的课程内容,教师对于文言文、古诗文的教学内容通常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大意、背诵较为重要的句子,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没有从中获取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以“考试范围”作为教学范围,即对于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点作为侧重点讲解;对于考试中必然会出现的知识点作为重点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人思想感情与思维显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应试考试,学生逐渐沦为“考试机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获取良好的学习成绩,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与否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会逐渐失去兴趣,针对文言文与古诗词,学生也只是在机械的记忆,而没有形成自我的学习思维。部分学生还可能会对学习传统文化产生抵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定期安排传统文章朗读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早读课都是语文朗读,教师可以在早读课中定期为学生安排传统文章的朗读。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中阶段,让小学生在早晨进行传统文章的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章的记忆,俗话有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章的朗读虽然是一个较为机械的方法,但是在长期的朗读中,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可以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同时,在传统文章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色彩等,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是“俗”与“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值得尊敬的文化。如《题西林壁》、《扁鹊治病》等传统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朗读,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片面的认识,通过有效的学习,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包含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文化当中,推崇“尊师重道”,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学校将“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学生通常都非常尊敬每一位教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氛围所感染的。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包含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例如:学校可以出具一期有关“传统文化”的黑板报,为了征集黑板报的资料,教师可以将这个任务分发给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中、课后的时间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并将其整理好交给教师,由教师筛选出可用的资料。当然,入选的资料,其作者将受到相应的奖励,如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奖励的引导下,学生将会积极搜索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针对这些资料,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其由来,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除了黑板报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以手抄报、作文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将比较优秀的作品张贴到走廊、宣传栏等地方,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
(三)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流中不断传承下来,在生活中其实常常会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只是由于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因此无法判断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就可以将传统文化从学生的生活当中剥离出来,不但能够增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直观性,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3]。如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承历史,并将自己收集到的端午小故事与同学互相分享。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灯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猜灯谜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深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在此阶段形成的文化品质与品格培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教师应该要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语文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应该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修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4):154-155.
[2]周春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98.
[3]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72-75.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巡店镇砂子小学,湖北 孝感,432615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优良传统文化合理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优良传统文化知识,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学生掌握优良的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在教学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1]。在语文教材中,常常会有文言文、古诗文的课程内容,教师对于文言文、古诗文的教学内容通常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大意、背诵较为重要的句子,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没有从中获取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以“考试范围”作为教学范围,即对于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点作为侧重点讲解;对于考试中必然会出现的知识点作为重点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人思想感情与思维显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应试考试,学生逐渐沦为“考试机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获取良好的学习成绩,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与否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会逐渐失去兴趣,针对文言文与古诗词,学生也只是在机械的记忆,而没有形成自我的学习思维。部分学生还可能会对学习传统文化产生抵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定期安排传统文章朗读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早读课都是语文朗读,教师可以在早读课中定期为学生安排传统文章的朗读。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中阶段,让小学生在早晨进行传统文章的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章的记忆,俗话有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章的朗读虽然是一个较为机械的方法,但是在长期的朗读中,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可以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同时,在传统文章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色彩等,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是“俗”与“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值得尊敬的文化。如《题西林壁》、《扁鹊治病》等传统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朗读,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片面的认识,通过有效的学习,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包含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文化当中,推崇“尊师重道”,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学校将“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学生通常都非常尊敬每一位教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氛围所感染的。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包含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例如:学校可以出具一期有关“传统文化”的黑板报,为了征集黑板报的资料,教师可以将这个任务分发给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中、课后的时间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并将其整理好交给教师,由教师筛选出可用的资料。当然,入选的资料,其作者将受到相应的奖励,如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奖励的引导下,学生将会积极搜索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针对这些资料,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其由来,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除了黑板报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以手抄报、作文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将比较优秀的作品张贴到走廊、宣传栏等地方,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
(三)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流中不断传承下来,在生活中其实常常会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只是由于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因此无法判断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就可以将传统文化从学生的生活当中剥离出来,不但能够增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直观性,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3]。如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承历史,并将自己收集到的端午小故事与同学互相分享。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灯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猜灯谜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深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在此阶段形成的文化品质与品格培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教师应该要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语文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应该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修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4):154-155.
[2]周春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98.
[3]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72-75.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巡店镇砂子小学,湖北 孝感,43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