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雨巷》是戴望舒传诵一时的代表作,更被称为“雨巷诗人”。作品创作之时,中国正处于政局动荡时期,中国的革命也屡次遭受失败,作者通过对《雨巷》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迷茫,表达了作者又感伤又期待的复杂情感。对此,本文对《雨巷》中的意象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学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雨巷;意象;忧郁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
引言:
意象是组成诗歌的基本单元,是作者将内心的感受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一种表现,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意象感受。作者笔下的《雨巷》,虽然在描绘江南小巷在梅雨时节的样子,但意在通过《雨巷》的描写来将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具象表现,以表达作者对国运的迷惘和希望。
一、诗歌成因
我国对巷的定义有严格的区分,北方人称之为胡同,而南方人则称之为巷。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老北京胡同会带给人一种怀旧、伤感的情绪,江南小巷也同样会有这种感受。因此,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使其成为了一种忧郁美,但这种情感与作者的童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童年记忆总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影响人的,无论童年是欢乐还是悲伤,对人的思想与气质都会产生久远的影响。作者戴望舒在童年时期得过天花,致使脸上留下了些许疤痕,经常会遭到朋友的嘲笑,使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使作者产生了忧郁、自卑等负面心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打开这个心结。直到大学毕业后,戴望舒怀着一腔热血要报效国家,但当时的社会比较黑暗,革命多次失败,使其革命信心发生了动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诗人的忧郁情感迅速爆发,以通过对《雨巷》意象的描绘来表明社会的动荡不安,并对国家的未来感到迷惘,最终形成了《雨巷》这篇经典之作。
二、《雨巷》意象分析
(一)凄、悠之情
凄、悠之情是《雨巷》作品中的典型情感,充分表达了江南小巷悠长、凄切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符合作品的实际感受,也是最佳情感寄寓。江南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梅雨,当细雨穿过江南小巷时,形成了一种烟雨朦胧的感受,无法真切看清小巷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将梅雨与江南小巷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意象,表达的是对革命未来的朦胧感,以及对中国未来的迷惘。这种组合方式,能充分表达作者的忧郁、苦闷之情。如果单独写江南小巷或梅雨,会使文章的情感比较单一,体会不出作者的复杂情感,也表现不出雨巷的凄切、悠长。
作者除了在描述雨巷的特点之外,还对油纸伞进行了叙述。虽然油纸伞是寻常之物,但确是人们的必备物品,通过对油纸伞的意象分析可知。伞内的世界才是作者的真实处境,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无可奈何的情感,自“四·一二”事变后,作者展开了逃亡生活,只能在伞下的这一小片天地下生存,无法看到革命胜利的希望。而油纸伞价格低廉、做工粗糙,却能保护这些革命者避免受到“雨”的伤害。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但力量太小,从而表达作者对难以取得革命的胜利的忧伤之情。作者将自身的生活与政治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情感[1]。
(二)忧郁美
丁香姑娘是作品中的核心内容,《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变成了美的代表,通过作者的描写,使其传统意象发生了改变,带给人一种物我合一的感受。丁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丁香花香气浓郁、颜色淡雅,很多诗人借物喻人,以表达自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志愿,也象征着作者自身的革命思想。但丁香花期短暂,往往会使人感到伤感,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因此,丁香的意象是一种集合体,将美好、愁怨、圣洁集结在了一体,以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我国很多的文人墨客都以丁香为主题来进行创作,比如,有陈允平的“丁香共结相似恨,空托绣罗金缕”,韦庄的“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等,都是将内心的愁怨、哀伤等情感来寄托于丁香千结中。
作者在丁香的运用上比较极端,一方面描写了丁香的愁怨,另一方面又在赞美丁香的美好,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如“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愁怨”。作者将人物化、将物人化,使作品中营造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氛围,为丁香姑娘的美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从而创造了一种忧郁美和朦胧美。如果作者直接描述丁香姑娘的特点,不仅无法表达作者愁怨的情感,还会失去美感的创造。
作者通过对丁香姑娘虚实结合的描写,来表达作者与丁香姑娘之间若近若远的情感。从“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到“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作者描述丁香姑娘时,从希望遇见到遇见、再到远离这一过程,将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丁香姑娘身上,虽然她最后消失了,但对美的追求并没有停止,而是期望下一次重逢。在这一阶段中,不仅表达了丁香姑娘是圣洁爱情的意象,也表达了作者忧郁美的意象[2]。
丁香姑娘在作品中共有两层含义,一是写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对逝去的美好产生的忧愁、哀怨、凄婉之情。另一点则是对中国革命的绝望与迷惘,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有强烈的追求,使得作品中的忧郁美更加缠绵悱恻,更加深入人心。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使我们对《雨巷》这部作品的意象有了更深的了解。整部作品将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行了描述,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对革命感到迷惘和期待。虽然作品中表达了大量的憂伤、哀怨情感,但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追求希望的勇气,从而走出这雨巷,去到一个光明宽阔的地方,以迎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兴彪. 丁香空结雨中愁——从《雨巷》看戴望舒诗歌的意境美[J]. 中学语文,2016,(15):128-129.
[2]周娟,刘明国. 《雨巷》不解,难在丁香结——浅解《雨巷》一文的意境及主旨[J].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Z1):49.
关键词:雨巷;意象;忧郁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
引言:
意象是组成诗歌的基本单元,是作者将内心的感受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一种表现,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意象感受。作者笔下的《雨巷》,虽然在描绘江南小巷在梅雨时节的样子,但意在通过《雨巷》的描写来将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具象表现,以表达作者对国运的迷惘和希望。
一、诗歌成因
我国对巷的定义有严格的区分,北方人称之为胡同,而南方人则称之为巷。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老北京胡同会带给人一种怀旧、伤感的情绪,江南小巷也同样会有这种感受。因此,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使其成为了一种忧郁美,但这种情感与作者的童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童年记忆总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影响人的,无论童年是欢乐还是悲伤,对人的思想与气质都会产生久远的影响。作者戴望舒在童年时期得过天花,致使脸上留下了些许疤痕,经常会遭到朋友的嘲笑,使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使作者产生了忧郁、自卑等负面心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打开这个心结。直到大学毕业后,戴望舒怀着一腔热血要报效国家,但当时的社会比较黑暗,革命多次失败,使其革命信心发生了动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诗人的忧郁情感迅速爆发,以通过对《雨巷》意象的描绘来表明社会的动荡不安,并对国家的未来感到迷惘,最终形成了《雨巷》这篇经典之作。
二、《雨巷》意象分析
(一)凄、悠之情
凄、悠之情是《雨巷》作品中的典型情感,充分表达了江南小巷悠长、凄切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符合作品的实际感受,也是最佳情感寄寓。江南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梅雨,当细雨穿过江南小巷时,形成了一种烟雨朦胧的感受,无法真切看清小巷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将梅雨与江南小巷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意象,表达的是对革命未来的朦胧感,以及对中国未来的迷惘。这种组合方式,能充分表达作者的忧郁、苦闷之情。如果单独写江南小巷或梅雨,会使文章的情感比较单一,体会不出作者的复杂情感,也表现不出雨巷的凄切、悠长。
作者除了在描述雨巷的特点之外,还对油纸伞进行了叙述。虽然油纸伞是寻常之物,但确是人们的必备物品,通过对油纸伞的意象分析可知。伞内的世界才是作者的真实处境,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无可奈何的情感,自“四·一二”事变后,作者展开了逃亡生活,只能在伞下的这一小片天地下生存,无法看到革命胜利的希望。而油纸伞价格低廉、做工粗糙,却能保护这些革命者避免受到“雨”的伤害。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但力量太小,从而表达作者对难以取得革命的胜利的忧伤之情。作者将自身的生活与政治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情感[1]。
(二)忧郁美
丁香姑娘是作品中的核心内容,《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变成了美的代表,通过作者的描写,使其传统意象发生了改变,带给人一种物我合一的感受。丁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丁香花香气浓郁、颜色淡雅,很多诗人借物喻人,以表达自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志愿,也象征着作者自身的革命思想。但丁香花期短暂,往往会使人感到伤感,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因此,丁香的意象是一种集合体,将美好、愁怨、圣洁集结在了一体,以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我国很多的文人墨客都以丁香为主题来进行创作,比如,有陈允平的“丁香共结相似恨,空托绣罗金缕”,韦庄的“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等,都是将内心的愁怨、哀伤等情感来寄托于丁香千结中。
作者在丁香的运用上比较极端,一方面描写了丁香的愁怨,另一方面又在赞美丁香的美好,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如“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愁怨”。作者将人物化、将物人化,使作品中营造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氛围,为丁香姑娘的美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从而创造了一种忧郁美和朦胧美。如果作者直接描述丁香姑娘的特点,不仅无法表达作者愁怨的情感,还会失去美感的创造。
作者通过对丁香姑娘虚实结合的描写,来表达作者与丁香姑娘之间若近若远的情感。从“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到“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作者描述丁香姑娘时,从希望遇见到遇见、再到远离这一过程,将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丁香姑娘身上,虽然她最后消失了,但对美的追求并没有停止,而是期望下一次重逢。在这一阶段中,不仅表达了丁香姑娘是圣洁爱情的意象,也表达了作者忧郁美的意象[2]。
丁香姑娘在作品中共有两层含义,一是写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对逝去的美好产生的忧愁、哀怨、凄婉之情。另一点则是对中国革命的绝望与迷惘,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有强烈的追求,使得作品中的忧郁美更加缠绵悱恻,更加深入人心。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使我们对《雨巷》这部作品的意象有了更深的了解。整部作品将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行了描述,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对革命感到迷惘和期待。虽然作品中表达了大量的憂伤、哀怨情感,但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追求希望的勇气,从而走出这雨巷,去到一个光明宽阔的地方,以迎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兴彪. 丁香空结雨中愁——从《雨巷》看戴望舒诗歌的意境美[J]. 中学语文,2016,(15):128-129.
[2]周娟,刘明国. 《雨巷》不解,难在丁香结——浅解《雨巷》一文的意境及主旨[J].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Z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