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耳聪——善于倾听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记者的活动区域却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新闻线索是听来的。善听是采访中必备的条件之一,善听的记者,哪怕只听到一句有用的话,也要抓住不放。无论是在办公室、电话里、公共场合,不管是不是在采访中,都要侧耳倾听,做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怎样才算善听呢?就是要从一般的生活现象中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从谈话中听出有价值的新闻和有特点的材料。
许多有经验的记者采写的独家新闻都是听出来的。比如,1982年11月10日上午8:20,前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突然逝世,而出于政治考虑,这一天当局并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但路透社驻莫斯科的记者当晚就发了新闻。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广播里播放的乐曲没有一首是欢快的,全都像哀乐;当晚电视要转播的冰球比赛在没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取消了,改为演奏贝多芬的古典钢琴曲,而这种节目的改换常常是苏联首脑逝世的惯例。于是记者马上打电话询问,并于当晚发了勃列日涅夫逝世的消息,成为全世界最早的独家新闻。
除了听出新闻线索之外,还要学会听出有价值的材料,也就是说听出它的新闻价值。一次,我到一所师专采访,在有关领导一个多小时的教改情况介绍中,几乎没有发现兴奋点,直到谈到考试制度改革时,有人说了一句“中文系的学生发表两篇作品、新闻系的学生发表两篇新闻,写作课就可以免考”,我才觉得眼前一亮。深入采访后,以《文章发表 写作免考 某某师专改革考试制度》为题写出一篇消息。
记者要想有两只敏感的耳朵,就要扩大、培植、积累信息来源,而做到这一点,就要广交朋友。这些朋友是记者的“侦察员”、“观察员”、“联络员”、“信息员”和“情报员”。记者要和四种人交朋友:一是知情人,二是智囊人物(专家、学者、决策者),三是代表人物,四是新闻联络员、发言人和通讯员。总而言之,记者的耳朵要像猫和狐狸一样灵,才能听到新鲜之事、听出弦外之音。
口巧——善于提问
美国资深记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①善于提问,首先要尽量从寻求采访双方的共同点开始,通过共同的爱好、习惯、话题、认识,甚至共同的出生地等,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以便使采访顺利地进行下去。老记者艾丰举了一个采访一位小学教师的例子,说记者谈话可以有这样三种开头:1.“请问您,小学教师都是什么文化程度啊?”2.“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那个小学一年级的教师。”3.“我妈妈就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甘苦我虽说没有亲身体会,却也亲眼目睹。”②这三个开头中2、3显然要比1好得多。这正如杰克·海敦所说:“采访对象越是喜欢你,越是信任你,就越肯向你提供新闻。”
其次,要提对方喜欢的问题。而采访对象最喜欢的提问往往是“行家的提问”、“正中下怀的提问”和“有特点、有新意的提问”。所谓“行家的提问”,就是记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如果跑房地产的记者不知什么叫“容积率”,跑教育的记者说不清楚何谓“两基”,采访就难以进行。反之,如果你是个内行,提问就变得轻松、直接并能引起被采访者的注意和愿意回答了。美国记者利布林在采访赛马骑师艾迪·阿卡罗时,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左马蹬皮带要比右蹬皮带多放长几个眼?”这一问,使后者打开了话匣子,他谈了足足一个小时,完了他说:“看来你一定跟骑师们混得挺熟。”
“正中下怀”的提问是指你问的正好是采访者最想说、最愿说的内容,而能否提出有特点、有新意的问题,是一个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标志。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因在采访中敢于提尖锐问题而出名。她的提问不仅尖锐,而且颇具特点。比如,1980年8月她来中国采访时,这样向邓小平提问:“天安门上保留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不是真的?”如此别具一格的提问使她得到了不同寻常的信息。
目明——善于观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独具特点的;同时,他又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
为什么要用孩童般的眼光来观察呢?因为记者要像孩子那样具有好奇心,用这种眼光来观察事物,就能获得直观印象,得到第一手材料,发现有用的细节。不少善于观察的记者都有去街头溜达的习惯。
对专业新闻记者来说,在报道特别是负面报道中,善于观察还要防止当事人用假象来骗你的眼睛。比如,近一个时期对矿难的报道、环保的报道等。少数矿主和企业主为隐瞒真相,采取了偷梁换柱、借尸还魂等手段,稍不留意他就蒙混过关。由于观察不细致、被假象欺骗而写出不实新闻的现象也曾经发生。这些,也从反面说明了观察力的重要性。
脑活——善于思考
思考是记者新闻采访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选取采访对象、观察新闻事实、确定采访内容、寻找采访角度的指挥棒。采访中,记者起码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应该关注些什么?它(新闻事件)有没有新闻价值?如何才能最好地表达?
一名好记者不应该只是新闻事件的追逐者,而更应是社会生活的研究者、天气预报员、土方挖掘工。他总是主动而极有兴致地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的脉搏,去预报新闻、发现新闻,或者把新闻从土里挖出来向人们展示。而要做到这些,就有一个关注点的问题,就要知道把自己的目光留连在何处,耳朵朝哪个方向听,容量有限的脑子里先装什么。
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给社会、人们带来新的信息的分量。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和普遍的兴趣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基本要素。当一件事实发生时,新闻记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判断。判断是主观的,但它有上述三个要素做依据。
如何才能最好地表达?一是要提炼最佳主题,二是选取最佳角度,三是要运用最佳体裁。提炼主题的主要方法有:根据题材提炼主题,根据素材提炼主题,用对比的方法提炼主题,多重思维提炼主题,逆向思维提炼主题,等等。新闻角度包括:接触事实的角度,观察事实的角度,解剖事实的角度,截选事实的角度。这些都是记者下笔前需要考虑的。新闻报道形式的选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报道内容、报道时间、版面要求、见报效果、个人爱好和特长等因素来决定。
腿勤——善于跑路
跑,是记者采访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跑,是记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跑,是记者不可回避的人生历程。善跑能得到第一手材料,能获得大量的新闻素材,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什么是第一手材料呢?就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直接观察和搜集到的物证材料。著名记者范长江在谈到报道所用材料时说:“报道的时候,别人提供的材料要尽量少用,只能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应该是记者自己的积累和观察。”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读者最需要的是事实,尤其希望记者报道亲自目击的事实。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记述俄国十月革命情景的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从早晨写到深夜,作者用了2.5万字,共写了40多个事件、场面、情节等,完全都是用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材料写成的,因此,它们不仅在当时有力地粉碎了对十月革命的种种歪曲丑化的谣言,而且在后来也成为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善跑还能得到大量的素材。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辰浓和男,在他的《用脚去寻找》一文中写道:“跑大街,也可以说是新闻记者的义务。我们几乎连滚带爬地在大街上转,有时还要瞧瞧厕所里乱涂的字迹。好像跟在后面看热闹的一群看客,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注意着世间发生的一切。”
善跑还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一次我去一所中学采访一名在辅导化学奥赛方面的名师。因采访在假期,本不想到他辅导学生的实验室去看了,但最后去了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一进实验室,一股刺鼻的化学试剂味道扑面而来。空无一人时尚且如此,平日里更是可想而知。这一细节用在文中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往外跑了,手就空了,心也空了。而只要在基层,你就能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从而想到什么,写出点什么来。因此也一直坚信这句话:“出去就有收获。”
总而言之,新闻采访一定要耳聪、口巧、目明、脑活、腿勤,这不仅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好一名记者的前提条件。
注释:
①杰克·海敦[美]:《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伍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23页。
②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125页。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编校:施 宇
耳聪——善于倾听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记者的活动区域却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新闻线索是听来的。善听是采访中必备的条件之一,善听的记者,哪怕只听到一句有用的话,也要抓住不放。无论是在办公室、电话里、公共场合,不管是不是在采访中,都要侧耳倾听,做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怎样才算善听呢?就是要从一般的生活现象中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从谈话中听出有价值的新闻和有特点的材料。
许多有经验的记者采写的独家新闻都是听出来的。比如,1982年11月10日上午8:20,前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突然逝世,而出于政治考虑,这一天当局并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但路透社驻莫斯科的记者当晚就发了新闻。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广播里播放的乐曲没有一首是欢快的,全都像哀乐;当晚电视要转播的冰球比赛在没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取消了,改为演奏贝多芬的古典钢琴曲,而这种节目的改换常常是苏联首脑逝世的惯例。于是记者马上打电话询问,并于当晚发了勃列日涅夫逝世的消息,成为全世界最早的独家新闻。
除了听出新闻线索之外,还要学会听出有价值的材料,也就是说听出它的新闻价值。一次,我到一所师专采访,在有关领导一个多小时的教改情况介绍中,几乎没有发现兴奋点,直到谈到考试制度改革时,有人说了一句“中文系的学生发表两篇作品、新闻系的学生发表两篇新闻,写作课就可以免考”,我才觉得眼前一亮。深入采访后,以《文章发表 写作免考 某某师专改革考试制度》为题写出一篇消息。
记者要想有两只敏感的耳朵,就要扩大、培植、积累信息来源,而做到这一点,就要广交朋友。这些朋友是记者的“侦察员”、“观察员”、“联络员”、“信息员”和“情报员”。记者要和四种人交朋友:一是知情人,二是智囊人物(专家、学者、决策者),三是代表人物,四是新闻联络员、发言人和通讯员。总而言之,记者的耳朵要像猫和狐狸一样灵,才能听到新鲜之事、听出弦外之音。
口巧——善于提问
美国资深记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①善于提问,首先要尽量从寻求采访双方的共同点开始,通过共同的爱好、习惯、话题、认识,甚至共同的出生地等,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以便使采访顺利地进行下去。老记者艾丰举了一个采访一位小学教师的例子,说记者谈话可以有这样三种开头:1.“请问您,小学教师都是什么文化程度啊?”2.“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那个小学一年级的教师。”3.“我妈妈就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甘苦我虽说没有亲身体会,却也亲眼目睹。”②这三个开头中2、3显然要比1好得多。这正如杰克·海敦所说:“采访对象越是喜欢你,越是信任你,就越肯向你提供新闻。”
其次,要提对方喜欢的问题。而采访对象最喜欢的提问往往是“行家的提问”、“正中下怀的提问”和“有特点、有新意的提问”。所谓“行家的提问”,就是记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如果跑房地产的记者不知什么叫“容积率”,跑教育的记者说不清楚何谓“两基”,采访就难以进行。反之,如果你是个内行,提问就变得轻松、直接并能引起被采访者的注意和愿意回答了。美国记者利布林在采访赛马骑师艾迪·阿卡罗时,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左马蹬皮带要比右蹬皮带多放长几个眼?”这一问,使后者打开了话匣子,他谈了足足一个小时,完了他说:“看来你一定跟骑师们混得挺熟。”
“正中下怀”的提问是指你问的正好是采访者最想说、最愿说的内容,而能否提出有特点、有新意的问题,是一个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标志。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因在采访中敢于提尖锐问题而出名。她的提问不仅尖锐,而且颇具特点。比如,1980年8月她来中国采访时,这样向邓小平提问:“天安门上保留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不是真的?”如此别具一格的提问使她得到了不同寻常的信息。
目明——善于观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独具特点的;同时,他又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
为什么要用孩童般的眼光来观察呢?因为记者要像孩子那样具有好奇心,用这种眼光来观察事物,就能获得直观印象,得到第一手材料,发现有用的细节。不少善于观察的记者都有去街头溜达的习惯。
对专业新闻记者来说,在报道特别是负面报道中,善于观察还要防止当事人用假象来骗你的眼睛。比如,近一个时期对矿难的报道、环保的报道等。少数矿主和企业主为隐瞒真相,采取了偷梁换柱、借尸还魂等手段,稍不留意他就蒙混过关。由于观察不细致、被假象欺骗而写出不实新闻的现象也曾经发生。这些,也从反面说明了观察力的重要性。
脑活——善于思考
思考是记者新闻采访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选取采访对象、观察新闻事实、确定采访内容、寻找采访角度的指挥棒。采访中,记者起码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应该关注些什么?它(新闻事件)有没有新闻价值?如何才能最好地表达?
一名好记者不应该只是新闻事件的追逐者,而更应是社会生活的研究者、天气预报员、土方挖掘工。他总是主动而极有兴致地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的脉搏,去预报新闻、发现新闻,或者把新闻从土里挖出来向人们展示。而要做到这些,就有一个关注点的问题,就要知道把自己的目光留连在何处,耳朵朝哪个方向听,容量有限的脑子里先装什么。
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给社会、人们带来新的信息的分量。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和普遍的兴趣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基本要素。当一件事实发生时,新闻记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判断。判断是主观的,但它有上述三个要素做依据。
如何才能最好地表达?一是要提炼最佳主题,二是选取最佳角度,三是要运用最佳体裁。提炼主题的主要方法有:根据题材提炼主题,根据素材提炼主题,用对比的方法提炼主题,多重思维提炼主题,逆向思维提炼主题,等等。新闻角度包括:接触事实的角度,观察事实的角度,解剖事实的角度,截选事实的角度。这些都是记者下笔前需要考虑的。新闻报道形式的选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报道内容、报道时间、版面要求、见报效果、个人爱好和特长等因素来决定。
腿勤——善于跑路
跑,是记者采访生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跑,是记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跑,是记者不可回避的人生历程。善跑能得到第一手材料,能获得大量的新闻素材,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什么是第一手材料呢?就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直接观察和搜集到的物证材料。著名记者范长江在谈到报道所用材料时说:“报道的时候,别人提供的材料要尽量少用,只能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应该是记者自己的积累和观察。”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读者最需要的是事实,尤其希望记者报道亲自目击的事实。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记述俄国十月革命情景的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从早晨写到深夜,作者用了2.5万字,共写了40多个事件、场面、情节等,完全都是用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材料写成的,因此,它们不仅在当时有力地粉碎了对十月革命的种种歪曲丑化的谣言,而且在后来也成为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善跑还能得到大量的素材。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辰浓和男,在他的《用脚去寻找》一文中写道:“跑大街,也可以说是新闻记者的义务。我们几乎连滚带爬地在大街上转,有时还要瞧瞧厕所里乱涂的字迹。好像跟在后面看热闹的一群看客,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注意着世间发生的一切。”
善跑还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一次我去一所中学采访一名在辅导化学奥赛方面的名师。因采访在假期,本不想到他辅导学生的实验室去看了,但最后去了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一进实验室,一股刺鼻的化学试剂味道扑面而来。空无一人时尚且如此,平日里更是可想而知。这一细节用在文中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往外跑了,手就空了,心也空了。而只要在基层,你就能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从而想到什么,写出点什么来。因此也一直坚信这句话:“出去就有收获。”
总而言之,新闻采访一定要耳聪、口巧、目明、脑活、腿勤,这不仅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好一名记者的前提条件。
注释:
①杰克·海敦[美]:《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伍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23页。
②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125页。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