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城市的发展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城市与自然的空间格局关系、城市形态与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体现着人类不同文明阶段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农业文明阶段,与当时生存权力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相对应,城市成为城市贵族的无度的欲望和特权的表现。而工业文明阶段,财富暴涨,在农业文明下作为少数城市贵族所拥有的欲望和城市美学,被城市的新权贵和暴发户们所继承和发扬,并逐渐传染给随着工业化大生产以及财富增长而涌入城市的人们。
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全球范围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用地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近百年来,建立在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的基础上的工业化发展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排量快速增长,在此影响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相应的气候灾害也逐渐增多。据资料统计,仅2018年,气候相关灾害发生次数为1980年以来最多,所造成的损失超過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90%。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及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带来重大威胁,甚至引发全球生态变化与风险,例如2020年年初东非地区发生几十年来最严重蝗灾,就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城市化所产生的城市空间消费与需求,也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新技术革命加速了物质、意识的流动与更新,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工业文明到新技术文明的转型过程中,除了经济活动、职业分布、决策方式和人们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外,新的城市问题也随之产生。现代城市规划及其研究起源于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后现代理论对理性主义的挑战,传统的理性主义向交流性及协作性规划的转向等,均反映出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新问题的产生规划理念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大规模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是提升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场所,以及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城市规划工作”。2017年2月23~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要求,“立足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工业化、城市化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亟需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自然生态新变化新风险,也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本期特别策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探究“未来城市的规划理念”,敬请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城市的发展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城市与自然的空间格局关系、城市形态与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体现着人类不同文明阶段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农业文明阶段,与当时生存权力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相对应,城市成为城市贵族的无度的欲望和特权的表现。而工业文明阶段,财富暴涨,在农业文明下作为少数城市贵族所拥有的欲望和城市美学,被城市的新权贵和暴发户们所继承和发扬,并逐渐传染给随着工业化大生产以及财富增长而涌入城市的人们。
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全球范围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用地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近百年来,建立在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的基础上的工业化发展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排量快速增长,在此影响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相应的气候灾害也逐渐增多。据资料统计,仅2018年,气候相关灾害发生次数为1980年以来最多,所造成的损失超過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90%。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及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带来重大威胁,甚至引发全球生态变化与风险,例如2020年年初东非地区发生几十年来最严重蝗灾,就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城市化所产生的城市空间消费与需求,也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新技术革命加速了物质、意识的流动与更新,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工业文明到新技术文明的转型过程中,除了经济活动、职业分布、决策方式和人们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外,新的城市问题也随之产生。现代城市规划及其研究起源于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后现代理论对理性主义的挑战,传统的理性主义向交流性及协作性规划的转向等,均反映出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新问题的产生规划理念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大规模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是提升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场所,以及体制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城市规划工作”。2017年2月23~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要求,“立足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工业化、城市化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亟需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自然生态新变化新风险,也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本期特别策划,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探究“未来城市的规划理念”,敬请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