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可所以能够力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德裔美籍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明确指出: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长;同时,信息量的无限增大和陈旧知识巩固的相对缩短,当前社会教育的真正意义,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特别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责任,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采取符合学习特点的方式进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子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里的“几把钥匙”和“自动的开发”谈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自觉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觉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自学状态。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學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唤醒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还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故事;还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以表扬、鼓励;也可以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更加自觉主动。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式教给了学生。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终身受用无穷。
二、以诱为主,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案例:师:(在黑板上出示“8”、“80”、“800”)你们能给这三个数加上单位,使他们一样大吗?生1:分别加上元、角、分,它们的大小一样;生2: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它们的大小也相等;生3:……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不过,老师有个高难度的要求:不加单位你能使他们一样大吗?思考一会儿,生:分别在数字“8”后面加上小数点。师:是吗?生:我从爸爸的商店里看到过8.00元就是8元。师:你很善于观察并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案例中利用“加单位可以改变数的大小”这一知识基础,迅速求变,“要求学生不加单位改变数的大小”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课堂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小组互动,评价分析,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四、转换观念让学生自学探究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10的组成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0个扣子,要求学生先数一数有几个扣子,再把扣子分成两部分摆一摆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10的组成的不同摆法。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自觉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觉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自学状态。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學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唤醒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还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故事;还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以表扬、鼓励;也可以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更加自觉主动。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式教给了学生。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终身受用无穷。
二、以诱为主,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案例:师:(在黑板上出示“8”、“80”、“800”)你们能给这三个数加上单位,使他们一样大吗?生1:分别加上元、角、分,它们的大小一样;生2: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它们的大小也相等;生3:……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不过,老师有个高难度的要求:不加单位你能使他们一样大吗?思考一会儿,生:分别在数字“8”后面加上小数点。师:是吗?生:我从爸爸的商店里看到过8.00元就是8元。师:你很善于观察并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案例中利用“加单位可以改变数的大小”这一知识基础,迅速求变,“要求学生不加单位改变数的大小”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课堂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小组互动,评价分析,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四、转换观念让学生自学探究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10的组成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0个扣子,要求学生先数一数有几个扣子,再把扣子分成两部分摆一摆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10的组成的不同摆法。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