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崀山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东邻东安县,西靠城步,北距新宁县城11公里,南接广西全州、资源县,处于中国第二和第三地貌阶梯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它具有26种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态,是中国丹霞地貌风景区中丰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之一。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崀山地区经历了海侵-海退-造山运动-侵蚀剥蚀的过程,以及流水、崩塌、风化、岩溶及低等植物生命活动等引起的侵蚀、溶蚀、剥蚀等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奇特的极具观赏价值的地形地貌。
关键词:崀山;地质地貌;丹霞地貌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位置及范围
湖南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处于中国第二和第三地貌阶梯的过渡地带,海拔最高为818米,最低为302米,遗产地中心坐标位于东经110°46′45″,北纬26°20′24″,遗产面积66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62平方公里。东邻东安县,西靠城步,北距新宁县城11公里,南接广西全州、资源县。主要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并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宽约4-8公里,长约18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难得的山水自然风景区。
二、名称的由来
崀山的得名来自远古的传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崀山,见此处山水奇异,便赐一“崀”字,其注意为Làng,即良好的群山,新华字典因此为“崀”字作了专注。崀山的丹霞地貌品冠全国,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
三、崀山的荣誉
崀山荣获的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攀岩训练基地、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一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著名诗人艾青有诗赞:“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
四、崀山的地貌特征
崀山并不是个别的山体,而是当地整个山水的总称。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而以壮年早期丹霞地貌为主。它是中国丹霞地貌风景区中丰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之一。就完整红色盆地丹霞地貌而言,居全国第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它提供了丰富的地学知识和地学信息,并且提供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场所。因此,崀山丹霞地貌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题诗道:“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第一发现地,位于广东仁化县)
中国地质学者论证报告称:“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类异型,各具情态。跌宕起伏动感强,一景多姿,移步换形,形色气质和谐协调。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长,八角寨之险,亚洲第一桥跨度之宽,蜡烛峰之峭,红华赤壁之艳,将军石之俊,骆驼峰之状等,在同类地貌中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瑰奇险秀的美景观赏价值。”
崀山景区景观以丹霞和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的峰、峦、谷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雅为特色,同时又渗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俗风情,有如下几大特征:奇特的石景峰景、险峻的岩壁石巷、迷人的江流瀑布、幽深的峡谷深山、神秘的山寨文化、悠久的宗教传说、纯朴的民风民俗。
特别是其中的“崀山六绝”更是堪称世界奇观: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位于天一巷景区,全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第二绝是八角寨鲸鱼闹海,位于八角寨景区,俯视峡谷,浮云飘渺,奇峰异石,时而露出头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第三绝是将军石,位于扶夷江景区,海拔399.5米,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米,沿扶夷江漂流而下,只见将军石背负青天,下临扶夷江,昂首挺胸,披星执锐,虎虎声威;第四绝是骆驼峰,位于辣椒峰景区,峰高187.8米,长273米,有两处凹陷,分成骆驼头,骆驼背峰和骆驼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第五绝是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圆拱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第六绝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区,高达199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
崀山的丹霞地貌特征:
1、形态类型齐全,品质高贵,发育完整。丹霞地貌共有石崖、石门、石寨、石墙、石柱、石梁、石峰、一线天、天生桥、单面山、峰丛、峰林、峡谷、岩槽、崩积岩块、天然壁画,造型地貌,穿洞、扁平洞、额状洞、蜂窝状洞、溶洞、水蚀洞穴、竖状洞穴、堆积洞穴、崩塌洞穴等26种形态类型。在崀山,这些丹霞地貌形态发育一应俱全。崀山丹霞地貌形态与特征的典型性和完整性,在国际上十分罕见。一线天是丹霞地貌中难得发育的景观,而在崀山就发现了10余处。“天下第一巷”西侧不到150米的范围内,就有与之平行的遇仙巷、马蹄巷、清风巷3条石巷。丹霞地貌形成天生桥十分难得,而在崀山就发现了5座。崀山丹霞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的地质遗迹均发育良好,保存完整,特别是代表丹霞壮年早期的密集型簇群式峰丛-峰林,鹤立国际同类地貌,一枝独秀,无与伦比。
2、奇特的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崀山的紫红色砂砾岩胶结物,普遍含有碳酸钙和石灰岩砾石,岩溶作用显著,形成了以溶蚀漏斗、溶蚀洼地、溶洞为标志的丹霞喀斯特——丹霞岩溶地貌。或者由上部的白垩纪红层砾岩发育成丹霞,下部石灰岩发育成喀斯特,如:崀山飞濂洞可溶性喀斯特、白面寨五柱岩溶洞非溶性喀斯特现象以及白面寨的狗头石等丹霞喀斯特石柱,极具国际对比价值,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
3、丰富多样的生物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崀山是华南、华中、滇黔桂等动、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和中亚热带含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的常绿阔叶林植被亚地带。整个景区四季常青,常年碧绿,动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起源古老,物种丰富,新种密布,是大量珍稀濒危植物、古老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大自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
崀山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421种,约占全世界的0.47%;有脊椎动物209种,约占全世界的0.46%。另有大型真菌150种。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共有39种,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有54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31种。特有种新宁毛莨和崀山唇柱苣苔是在20多年前发现的新种,这两个种仅分布在崀山范围内,且只生长在丹霞山体的石壁上,其它生境条件下无分布,是一种典型的生境狭窄特有现象。
崀山被子植物中存在白垩纪和第三纪残留成份,是记录被子植物基部类群与昆虫等动物发生协同进化关系的特殊生境地区,对理解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的多样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崀山景区的溶蚀漏斗、洼地,都形成了一套自身独特的生态系统,如万景槽中的蝙蝠群、漏斗中的茂密森林。这种现象世界罕有,极具个性。
五、崀山丹霞地貌的成因
湖南崀山丹霞地貌的形成既有內力地质作用,也有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
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地壳上升运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崀山地区经历了海侵-海退-造山运动-侵蚀剥蚀的地质演变过程。在距今4亿年前的古生代,崀山地区受海水侵入,是一片汪洋;后华力西造山运动将崀山地区地壳抬升出水面,成为陆地;此后历经数十次地壳运动,崀山地区地壳时沉时浮,时隐时现。在距今2亿年前,剧烈的印支造山运动,再次将崀山地区地壳从水底托起。在距今1.37亿~67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受燕山造山运动影响,局部地壳差异升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形成了资源-新宁盆地,崀山处于这个断陷山间盆地中心。
上升区和断陷区的差异运动是这种红层堆积的基础。流水挟带大量的泥沙石块在盆地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厚厚的白垩纪红层。崀山红层厚达2320米,表明崀山构造盆地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垂直升降幅度很大。
在距今6700—600万年前,崀山地区成为内陆湖。新近纪晚期以来,亚洲板块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断裂活动加剧,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性抬升。崀山地区由西南到东北形成的、依次降低的800m-600m-400m三级剥蚀夷平面,代表本地区地壳曾经发生过至少三次间歇性抬升。这些内陆湖的红层湖底隆升抬起,同时受流水下切侵蚀,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片红色山群。
尤其是距今250万年的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壳整体上升,改变着东亚热带季风暖湿气流的环流路径,崀山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隆起的红层在流水侵蚀切割,植物根劈,球状风化及重力作用下,从而形成了现有的红色砂砾岩结构的丹霞地貌景观。并且,崀山丹霞地貌区至今仍然在以每万年0.665米的速度缓慢地构造抬升,并据此可推算出八角寨主峰的生长年龄约为748万年。
形成丹霞地貌的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由流水、崩塌、风化、岩溶及低等植物生命活动等引起的侵蚀、溶蚀、剥蚀等作用。崀山地处温暖湿润多雨的中亚热带,雨量充沛,丰富的地面径流,对岩石表层产生强烈冲刷、侵蚀切割作用后,形成一系列的流水地貌,如一线天、巷谷、天生桥等。由崩塌作用形成的有将军石、蜡烛峰、骆驼峰、辣椒峰等。由风化作用形成各种洞穴、岩槽。由岩溶作用形成喀斯特及丹霞喀斯特地貌。生长在岩石表面的藻类、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及其生命活动,对丹霞地貌的颜色、发育等方面均有影响。主要是这些低等植物生长在岩石表面上,对岩石表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从而减低、减弱了岩石表面的流水作用和风化作用。同时,藻类多为黑色,地衣多为白色或浅灰色,苔藓春夏多为绿色,秋冬多为黄褐色,使岩壁的颜色更为丰富多彩。
六、崀山丹霞地貌的美学价值
遗产地是中国南方湿润区丹霞地貌以紧密窄谷型壮年早期高大峰丛峰林地貌为特色的典型区域,造景地貌均以“丹崖赤壁”为基调,是一宗具有群体结构的丹霞系列地貌的荟萃,从岩层初期的雕塑分割到蚀余形态,展示了整个地貌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其造型、色彩和气质达到最佳组合境界,衬托出其气势磅礴和厚重雄浑的高贵品质,素有“中国国画灵感之源”美誉。
遗产地正向地貌为主的八角寨、天一巷、红华寨等以造型绝险粗犷为特色,负向地貌均以造型俊俏精工为特色。繁简互补、刚柔相济;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造成多样统一和谐而有节奏的韵律感。
遗产地丹霞地貌的固有姿态和固有色彩,在环境条件的变化配置与烘托下,往往可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单调转变为多样化。扶夷江水碧蓝清透,蜿蜒而过,随着四季的变化,冷色与暖色、澄沏与鲜明相互辉映,形成了提名地丹霞地貌色彩美的鲜明个性和罕见的自然美地带。
遺产地保留了沿袭几千年的农耕活动,成片的稻田随四季变化而呈现出春绿秋黄的田园风光。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的古式民居依山而建,古堡、山寨、寺院隐没山中。丹崖、青山、遗址、农舍巧妙地结合,辉映成趣,相互衬托出一幅完整的自然画卷。
关键词:崀山;地质地貌;丹霞地貌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位置及范围
湖南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处于中国第二和第三地貌阶梯的过渡地带,海拔最高为818米,最低为302米,遗产地中心坐标位于东经110°46′45″,北纬26°20′24″,遗产面积66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62平方公里。东邻东安县,西靠城步,北距新宁县城11公里,南接广西全州、资源县。主要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并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宽约4-8公里,长约18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难得的山水自然风景区。
二、名称的由来
崀山的得名来自远古的传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崀山,见此处山水奇异,便赐一“崀”字,其注意为Làng,即良好的群山,新华字典因此为“崀”字作了专注。崀山的丹霞地貌品冠全国,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
三、崀山的荣誉
崀山荣获的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攀岩训练基地、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一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著名诗人艾青有诗赞:“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
四、崀山的地貌特征
崀山并不是个别的山体,而是当地整个山水的总称。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而以壮年早期丹霞地貌为主。它是中国丹霞地貌风景区中丰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之一。就完整红色盆地丹霞地貌而言,居全国第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它提供了丰富的地学知识和地学信息,并且提供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场所。因此,崀山丹霞地貌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题诗道:“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第一发现地,位于广东仁化县)
中国地质学者论证报告称:“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类异型,各具情态。跌宕起伏动感强,一景多姿,移步换形,形色气质和谐协调。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长,八角寨之险,亚洲第一桥跨度之宽,蜡烛峰之峭,红华赤壁之艳,将军石之俊,骆驼峰之状等,在同类地貌中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瑰奇险秀的美景观赏价值。”
崀山景区景观以丹霞和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的峰、峦、谷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雅为特色,同时又渗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俗风情,有如下几大特征:奇特的石景峰景、险峻的岩壁石巷、迷人的江流瀑布、幽深的峡谷深山、神秘的山寨文化、悠久的宗教传说、纯朴的民风民俗。
特别是其中的“崀山六绝”更是堪称世界奇观: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位于天一巷景区,全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第二绝是八角寨鲸鱼闹海,位于八角寨景区,俯视峡谷,浮云飘渺,奇峰异石,时而露出头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第三绝是将军石,位于扶夷江景区,海拔399.5米,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米,沿扶夷江漂流而下,只见将军石背负青天,下临扶夷江,昂首挺胸,披星执锐,虎虎声威;第四绝是骆驼峰,位于辣椒峰景区,峰高187.8米,长273米,有两处凹陷,分成骆驼头,骆驼背峰和骆驼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第五绝是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圆拱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第六绝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区,高达199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
崀山的丹霞地貌特征:
1、形态类型齐全,品质高贵,发育完整。丹霞地貌共有石崖、石门、石寨、石墙、石柱、石梁、石峰、一线天、天生桥、单面山、峰丛、峰林、峡谷、岩槽、崩积岩块、天然壁画,造型地貌,穿洞、扁平洞、额状洞、蜂窝状洞、溶洞、水蚀洞穴、竖状洞穴、堆积洞穴、崩塌洞穴等26种形态类型。在崀山,这些丹霞地貌形态发育一应俱全。崀山丹霞地貌形态与特征的典型性和完整性,在国际上十分罕见。一线天是丹霞地貌中难得发育的景观,而在崀山就发现了10余处。“天下第一巷”西侧不到150米的范围内,就有与之平行的遇仙巷、马蹄巷、清风巷3条石巷。丹霞地貌形成天生桥十分难得,而在崀山就发现了5座。崀山丹霞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的地质遗迹均发育良好,保存完整,特别是代表丹霞壮年早期的密集型簇群式峰丛-峰林,鹤立国际同类地貌,一枝独秀,无与伦比。
2、奇特的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崀山的紫红色砂砾岩胶结物,普遍含有碳酸钙和石灰岩砾石,岩溶作用显著,形成了以溶蚀漏斗、溶蚀洼地、溶洞为标志的丹霞喀斯特——丹霞岩溶地貌。或者由上部的白垩纪红层砾岩发育成丹霞,下部石灰岩发育成喀斯特,如:崀山飞濂洞可溶性喀斯特、白面寨五柱岩溶洞非溶性喀斯特现象以及白面寨的狗头石等丹霞喀斯特石柱,极具国际对比价值,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
3、丰富多样的生物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崀山是华南、华中、滇黔桂等动、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和中亚热带含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的常绿阔叶林植被亚地带。整个景区四季常青,常年碧绿,动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起源古老,物种丰富,新种密布,是大量珍稀濒危植物、古老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大自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
崀山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421种,约占全世界的0.47%;有脊椎动物209种,约占全世界的0.46%。另有大型真菌150种。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共有39种,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有54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31种。特有种新宁毛莨和崀山唇柱苣苔是在20多年前发现的新种,这两个种仅分布在崀山范围内,且只生长在丹霞山体的石壁上,其它生境条件下无分布,是一种典型的生境狭窄特有现象。
崀山被子植物中存在白垩纪和第三纪残留成份,是记录被子植物基部类群与昆虫等动物发生协同进化关系的特殊生境地区,对理解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的多样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崀山景区的溶蚀漏斗、洼地,都形成了一套自身独特的生态系统,如万景槽中的蝙蝠群、漏斗中的茂密森林。这种现象世界罕有,极具个性。
五、崀山丹霞地貌的成因
湖南崀山丹霞地貌的形成既有內力地质作用,也有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
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地壳上升运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崀山地区经历了海侵-海退-造山运动-侵蚀剥蚀的地质演变过程。在距今4亿年前的古生代,崀山地区受海水侵入,是一片汪洋;后华力西造山运动将崀山地区地壳抬升出水面,成为陆地;此后历经数十次地壳运动,崀山地区地壳时沉时浮,时隐时现。在距今2亿年前,剧烈的印支造山运动,再次将崀山地区地壳从水底托起。在距今1.37亿~67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受燕山造山运动影响,局部地壳差异升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形成了资源-新宁盆地,崀山处于这个断陷山间盆地中心。
上升区和断陷区的差异运动是这种红层堆积的基础。流水挟带大量的泥沙石块在盆地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厚厚的白垩纪红层。崀山红层厚达2320米,表明崀山构造盆地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垂直升降幅度很大。
在距今6700—600万年前,崀山地区成为内陆湖。新近纪晚期以来,亚洲板块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断裂活动加剧,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性抬升。崀山地区由西南到东北形成的、依次降低的800m-600m-400m三级剥蚀夷平面,代表本地区地壳曾经发生过至少三次间歇性抬升。这些内陆湖的红层湖底隆升抬起,同时受流水下切侵蚀,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片红色山群。
尤其是距今250万年的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壳整体上升,改变着东亚热带季风暖湿气流的环流路径,崀山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隆起的红层在流水侵蚀切割,植物根劈,球状风化及重力作用下,从而形成了现有的红色砂砾岩结构的丹霞地貌景观。并且,崀山丹霞地貌区至今仍然在以每万年0.665米的速度缓慢地构造抬升,并据此可推算出八角寨主峰的生长年龄约为748万年。
形成丹霞地貌的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由流水、崩塌、风化、岩溶及低等植物生命活动等引起的侵蚀、溶蚀、剥蚀等作用。崀山地处温暖湿润多雨的中亚热带,雨量充沛,丰富的地面径流,对岩石表层产生强烈冲刷、侵蚀切割作用后,形成一系列的流水地貌,如一线天、巷谷、天生桥等。由崩塌作用形成的有将军石、蜡烛峰、骆驼峰、辣椒峰等。由风化作用形成各种洞穴、岩槽。由岩溶作用形成喀斯特及丹霞喀斯特地貌。生长在岩石表面的藻类、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及其生命活动,对丹霞地貌的颜色、发育等方面均有影响。主要是这些低等植物生长在岩石表面上,对岩石表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从而减低、减弱了岩石表面的流水作用和风化作用。同时,藻类多为黑色,地衣多为白色或浅灰色,苔藓春夏多为绿色,秋冬多为黄褐色,使岩壁的颜色更为丰富多彩。
六、崀山丹霞地貌的美学价值
遗产地是中国南方湿润区丹霞地貌以紧密窄谷型壮年早期高大峰丛峰林地貌为特色的典型区域,造景地貌均以“丹崖赤壁”为基调,是一宗具有群体结构的丹霞系列地貌的荟萃,从岩层初期的雕塑分割到蚀余形态,展示了整个地貌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其造型、色彩和气质达到最佳组合境界,衬托出其气势磅礴和厚重雄浑的高贵品质,素有“中国国画灵感之源”美誉。
遗产地正向地貌为主的八角寨、天一巷、红华寨等以造型绝险粗犷为特色,负向地貌均以造型俊俏精工为特色。繁简互补、刚柔相济;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造成多样统一和谐而有节奏的韵律感。
遗产地丹霞地貌的固有姿态和固有色彩,在环境条件的变化配置与烘托下,往往可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单调转变为多样化。扶夷江水碧蓝清透,蜿蜒而过,随着四季的变化,冷色与暖色、澄沏与鲜明相互辉映,形成了提名地丹霞地貌色彩美的鲜明个性和罕见的自然美地带。
遺产地保留了沿袭几千年的农耕活动,成片的稻田随四季变化而呈现出春绿秋黄的田园风光。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的古式民居依山而建,古堡、山寨、寺院隐没山中。丹崖、青山、遗址、农舍巧妙地结合,辉映成趣,相互衬托出一幅完整的自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