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节 市场专员必备条件
严格遵守影城各项规章制度;通晓与文化娱乐场所市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收集媒体信息,为影城宣传提供参考;较强的新闻敏感度,熟悉媒体需求,较好品牌意识;与信息主管配合,为网站更新提供资料;协助市场部经理处理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事宜;按照部门经理的安排对市场部资料进行整理;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审美能力,有使用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的基本能力;与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等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创新意识,对电影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 市场专员的15个基本职责
1.市场专员与值班经理是日常影城宣传品接收的第一负责人,市场专员负责各上映影片宣传品的接收、记录、布置、清理工作,为影城营造良好的电影氛围;
2.保障影城宣传物品干净整洁,按照影城造构合理安排布置宣传物品:如LED电子海报、X展架、易拉宝、纸质海报、立牌、墙体喷绘等;
3.及时了解影片上映、下映信息,合理安排相关影片宣传品;
4.关注影城的影片营业状况,合理调整影片宣传品布置;维护院线、影院品牌形象;结合影片定期对影城店面装饰进行调整;
5.完成市场和影城其他部门活动中相关文件的制作及安装;
6.落实每月影城市场计划,跟进相关活动;
7.每月完成相关市场计划;
8.落实电影手册类纸质宣传册的制作和印刷,以及院线月刊的接收与发放;
9.每月制定宣传品制作计划,与广告公司协调并完成每月宣传物料的印制;
10.维护影城与当地媒体的良好关系,组织媒体看片会、媒体新闻稿的撰写以及新闻素材的收集整理;
11.对影城微博、微信、论坛、影迷QQ群及其他合作网站(如时光、豆瓣等)进行合理管理;
12.定期对电影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并分发至相关部门;
13.将每月上映影片的信息整理后分享给影城营运部一线员工和其他部门;
14.处理好影城贴片广告的执行与跟踪,落实相关合作商家各类活动的执行;
15.完成其他交办事情。
第三节 市场专员基本电影知识
电影的基本知识
A、世界电影发展的历程简介
B、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简介
C、影片的类型划分和基本类型的介绍
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形式。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另外还有时间划分方式等。
场景划分
犯罪片:人物出现在犯罪行为领域
黑色电影: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
历史片:发生在过去
科幻片: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现实中,通常是未来或太空
体育片:体育项目以及属于某项运动的场所
战争片:战场以及属于某场战争的场所
西部片:美国西部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
情绪划分
动作片:通常包含一场“好”“坏”之间的道德争斗,通过暴力或物理力量进行
冒险片:包含危险、风险和/或机遇,经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剧片:试图引发笑声
剧情片:主要关注角色的发展
幻想片:现实之外的玄想虚构(例如:神话,传奇)
恐怖片:试图引发观众的恐惧
推理片:通过发现与解决一系列线索从未知到已知的前进过程
爱情片:详述浪漫爱情的元素
惊悚片: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
形式划分
动画片: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制作的静态图片连续呈现制造的动态错觉
传记片:不同程度改变事实基础,将真人的生活戏剧化的影片
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
实验电影(先锋电影):为测试观众反应或拓展影片制作/故事呈现的边界创作出来后公映的影片
音乐片:不时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较短时间内努力包含“标准长度”影片的诸元素
年龄划分
儿童片:幼儿电影,与家庭片相比,并不试图吸引幼儿以外的观众
家庭片:试图吸引各年龄层人士,且适合幼儿观众观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成人片:仅为成年观众准备的影片,内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题、淫秽语言或明确的性行为。成人片也可能作为色情片的同义词使用。
D、影片生产环节的划分和介绍
电影制作(filmmaking、或称电影制片)指的是制作电影的过程。电影的性质决定了制作期间所需工作团队的规模大小和类型。许多好莱坞冒险电影需要电脑运算的影像(CGI),必须由非常多的3D模型设计师、动画师、动态描绘师和其他人员来制作。然而,一部预算较低的独立制片电影,可能仅由小型的工作团队制作,通常薪资待遇也较低。全世界每个地方使用着各种不同的技术、演出和类型风格进行电影制作,并且也有截然不同的预算范围,从中国大陆县市政府出资赞助的纪录片,到在美国的制片厂系统内,完全以商业利润为导向的电影制作。
影片发行的相关知识
1、影片发行的基本模式
发行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以发行为突破口所进行的院线制改革。时间为1993-2002年。
新中国电影的体制,是上个世纪50年代模仿前苏联建立的,其基本特点是电影生产和发行放映政企合一、按指令性计划指标生产和发行放映电影。中央设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地方有一级政府就设立一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形成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发行放映体制。又由于地方发行放映公司又都由所在地政府行政管理,所以,构成典型的“条块结合”模式。条块结合是计划经济年代确保经济利益之外实行全国普及放映的条件,有利于各司其职,保障供应。由于中影公司是全国唯一的一家有独立发行权的公司,制片厂影片发行全部交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压力,面对中国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不振,2001年3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在深圳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院线制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院线制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层层发行模式的重大变革,是以若干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第一批院线组建工作于2002年5月31日完成。全国23个省(市)成立了30条院线,总计872座影院,1581块银幕。11条为跨省院线,19条为省内院线。8个省市组建了两条和两条以上院线。院线的组建,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深远意义。院线制改变了我国计划经济下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影片多层次发行模式,突破了行政区域概念,减少了发行环节,增加了发行渠道,我国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体制由过去的橄榄型开始向哑铃型过渡,制片发行放映利益较为合理的分配机制逐步形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为以后电影产业化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是在2003年完成了院线制改革后,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伴随着电影产业化的改革而进行的。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改革侧重于市场的调整与建立,将发行权和影片购买权交还给制片主体和放映主体,那么,第二阶段的改革一直持续到今天,通过一部一部影片的宣传、营销,使得电影行业对发行理念的认识逐步到位。作为院线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提出,要“拓展国有主渠道,建立两家进口影片发行公司。保留中影集团原进口影片发行公司,再组建一个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电影局从2002年起即开始了筹建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3年8月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华夏公司是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进口影片“统一进口、竞争发行”的改革精神,在进口影片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电影发行改革进行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促进竞争、发行好国产影片、繁荣中国电影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 发行方、院线、影城的基本关系
发行方负责的是电影的宣传发行工作,包括联系院线、排挡期、发布会、首映式等等。院线公司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对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可以有效地规范电影发行市场,减少发行层次,提高效率、合理分配制片发行放映利益。所谓院线制,其背景是2002年开始的全国性的电影院线制改革,将此前的电影公司改制为院线公司。自此,电影工业的流水线分为制片、发行和影院三个环节,院线公司可以从制片方和发行方拿到影片的放映权,下属的各影院再按照各自的计划播放。票房背后的食物链大致是这样:每一百元票房中,有两项雷打不动的支出,分别是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专项基金,以及3.3%的营业税。扣除这两项后,剩余部分的57%归院线和影院,制片、发行方拿43%。(未完待续)
严格遵守影城各项规章制度;通晓与文化娱乐场所市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收集媒体信息,为影城宣传提供参考;较强的新闻敏感度,熟悉媒体需求,较好品牌意识;与信息主管配合,为网站更新提供资料;协助市场部经理处理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事宜;按照部门经理的安排对市场部资料进行整理;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审美能力,有使用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的基本能力;与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等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创新意识,对电影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 市场专员的15个基本职责
1.市场专员与值班经理是日常影城宣传品接收的第一负责人,市场专员负责各上映影片宣传品的接收、记录、布置、清理工作,为影城营造良好的电影氛围;
2.保障影城宣传物品干净整洁,按照影城造构合理安排布置宣传物品:如LED电子海报、X展架、易拉宝、纸质海报、立牌、墙体喷绘等;
3.及时了解影片上映、下映信息,合理安排相关影片宣传品;
4.关注影城的影片营业状况,合理调整影片宣传品布置;维护院线、影院品牌形象;结合影片定期对影城店面装饰进行调整;
5.完成市场和影城其他部门活动中相关文件的制作及安装;
6.落实每月影城市场计划,跟进相关活动;
7.每月完成相关市场计划;
8.落实电影手册类纸质宣传册的制作和印刷,以及院线月刊的接收与发放;
9.每月制定宣传品制作计划,与广告公司协调并完成每月宣传物料的印制;
10.维护影城与当地媒体的良好关系,组织媒体看片会、媒体新闻稿的撰写以及新闻素材的收集整理;
11.对影城微博、微信、论坛、影迷QQ群及其他合作网站(如时光、豆瓣等)进行合理管理;
12.定期对电影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并分发至相关部门;
13.将每月上映影片的信息整理后分享给影城营运部一线员工和其他部门;
14.处理好影城贴片广告的执行与跟踪,落实相关合作商家各类活动的执行;
15.完成其他交办事情。
第三节 市场专员基本电影知识
电影的基本知识
A、世界电影发展的历程简介
B、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简介
C、影片的类型划分和基本类型的介绍
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形式。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另外还有时间划分方式等。
场景划分
犯罪片:人物出现在犯罪行为领域
黑色电影: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
历史片:发生在过去
科幻片: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现实中,通常是未来或太空
体育片:体育项目以及属于某项运动的场所
战争片:战场以及属于某场战争的场所
西部片:美国西部从殖民地时期到现代
情绪划分
动作片:通常包含一场“好”“坏”之间的道德争斗,通过暴力或物理力量进行
冒险片:包含危险、风险和/或机遇,经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剧片:试图引发笑声
剧情片:主要关注角色的发展
幻想片:现实之外的玄想虚构(例如:神话,传奇)
恐怖片:试图引发观众的恐惧
推理片:通过发现与解决一系列线索从未知到已知的前进过程
爱情片:详述浪漫爱情的元素
惊悚片: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
形式划分
动画片: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制作的静态图片连续呈现制造的动态错觉
传记片:不同程度改变事实基础,将真人的生活戏剧化的影片
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
实验电影(先锋电影):为测试观众反应或拓展影片制作/故事呈现的边界创作出来后公映的影片
音乐片:不时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较短时间内努力包含“标准长度”影片的诸元素
年龄划分
儿童片:幼儿电影,与家庭片相比,并不试图吸引幼儿以外的观众
家庭片:试图吸引各年龄层人士,且适合幼儿观众观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成人片:仅为成年观众准备的影片,内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题、淫秽语言或明确的性行为。成人片也可能作为色情片的同义词使用。
D、影片生产环节的划分和介绍
电影制作(filmmaking、或称电影制片)指的是制作电影的过程。电影的性质决定了制作期间所需工作团队的规模大小和类型。许多好莱坞冒险电影需要电脑运算的影像(CGI),必须由非常多的3D模型设计师、动画师、动态描绘师和其他人员来制作。然而,一部预算较低的独立制片电影,可能仅由小型的工作团队制作,通常薪资待遇也较低。全世界每个地方使用着各种不同的技术、演出和类型风格进行电影制作,并且也有截然不同的预算范围,从中国大陆县市政府出资赞助的纪录片,到在美国的制片厂系统内,完全以商业利润为导向的电影制作。
影片发行的相关知识
1、影片发行的基本模式
发行的基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以发行为突破口所进行的院线制改革。时间为1993-2002年。
新中国电影的体制,是上个世纪50年代模仿前苏联建立的,其基本特点是电影生产和发行放映政企合一、按指令性计划指标生产和发行放映电影。中央设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地方有一级政府就设立一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形成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发行放映体制。又由于地方发行放映公司又都由所在地政府行政管理,所以,构成典型的“条块结合”模式。条块结合是计划经济年代确保经济利益之外实行全国普及放映的条件,有利于各司其职,保障供应。由于中影公司是全国唯一的一家有独立发行权的公司,制片厂影片发行全部交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压力,面对中国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不振,2001年3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在深圳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院线制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院线制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层层发行模式的重大变革,是以若干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第一批院线组建工作于2002年5月31日完成。全国23个省(市)成立了30条院线,总计872座影院,1581块银幕。11条为跨省院线,19条为省内院线。8个省市组建了两条和两条以上院线。院线的组建,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深远意义。院线制改变了我国计划经济下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影片多层次发行模式,突破了行政区域概念,减少了发行环节,增加了发行渠道,我国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体制由过去的橄榄型开始向哑铃型过渡,制片发行放映利益较为合理的分配机制逐步形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为以后电影产业化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是在2003年完成了院线制改革后,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伴随着电影产业化的改革而进行的。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改革侧重于市场的调整与建立,将发行权和影片购买权交还给制片主体和放映主体,那么,第二阶段的改革一直持续到今天,通过一部一部影片的宣传、营销,使得电影行业对发行理念的认识逐步到位。作为院线制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提出,要“拓展国有主渠道,建立两家进口影片发行公司。保留中影集团原进口影片发行公司,再组建一个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电影局从2002年起即开始了筹建进口影片股份制发行公司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3年8月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华夏公司是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进口影片“统一进口、竞争发行”的改革精神,在进口影片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电影发行改革进行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促进竞争、发行好国产影片、繁荣中国电影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 发行方、院线、影城的基本关系
发行方负责的是电影的宣传发行工作,包括联系院线、排挡期、发布会、首映式等等。院线公司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对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可以有效地规范电影发行市场,减少发行层次,提高效率、合理分配制片发行放映利益。所谓院线制,其背景是2002年开始的全国性的电影院线制改革,将此前的电影公司改制为院线公司。自此,电影工业的流水线分为制片、发行和影院三个环节,院线公司可以从制片方和发行方拿到影片的放映权,下属的各影院再按照各自的计划播放。票房背后的食物链大致是这样:每一百元票房中,有两项雷打不动的支出,分别是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专项基金,以及3.3%的营业税。扣除这两项后,剩余部分的57%归院线和影院,制片、发行方拿43%。(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