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探索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和学习规律出发,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对教材的重组、仿用和活用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究竟如何用好课文范例来增强习作训练实效呢?
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学习作教学是启蒙、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学生只有观察得好,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很多,要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增强观察的能力,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早》时,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将学生引入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和写作的顺序,让他们从中学习观察的方法;学完《早》后,再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学习《早》的观察方法,亲自观察班级的一角;最后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的难度,让绝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尝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选择典型片断,指导学生模仿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精彩片断、典型范例,有利于教师导写。因此,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要注重“读”与“写”的联系,善于挖掘和利用,巧妙指导学生仿写。仿写指导训练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学生进行构段方式的仿写。教材中有不同构段方式写成的段落。教学时,教师应依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抓住适合年级特点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构段方法,并让学生按指定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段仿写。经常进行不同构段方式的仿写训练,学生会越写越有兴趣,写出的段落会越来越好,从而为布局谋篇打下坚实基础。如《陶校长的演讲》中,第2至第5自然段总分的写作方法,就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范例。
2.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开头仿写。万事开头难。小学生习作也是一样,大多数感到难以下笔。有的课文开头很有特色,巧妙地利用它导写,是训练学生写好文章开头的一种好方法。小学生一旦学会了写开头,他们就容易下笔了。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开头,“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教者不妨让学生仿写同学们放学的情景,学生们写得生动活泼。
3.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结尾仿写。文章的结尾往往是体现中心思想、表达强烈感情的关键部位,所以指导学生写好习作结尾十分重要。教材中很多课文的结尾独具特色,恰到好处,很有仿写的价值。
《狐狸和葡萄》一文的结尾:“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仅用三句话,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观点。我便指导学生仿写寓言故事,再写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以此训练学生习作能力。
三、运用课文范例,指导学生开展同步写作实践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进行适当的仿作,是独立习作和作文创新的起步。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实践经验,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与习作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尽可能出跟课文内容有相似点的习作题目,让学生仿写,指导他们进行同步习作实践。如学了《黄山奇松》一文后,可让学生仿写《家乡的东狱寺》;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让学生仿写《武松醉打蒋门神》;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后,可让学生仿写《黑板的启迪》等。这样的仿写,学生有路可循,降低了难度,使学生不仅不怕习作,反而跃跃欲试,实现了“要我习作”向“我要习作”的转变。这就为实现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基本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自然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语文课本,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作文训练基地。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至关重要。大多数学生,在审题、构思、选材时,只注视着眼前这一个作文题目,而没有可能把它和其他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从中获得写作的借鉴和写作的材料,导致思维的凝滞,而联系语文课本的写作训练就避免了这种情形;有了依托的写作就会使学生的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用好、用足语文课本,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如春江之水,绵绵不绝。
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学习作教学是启蒙、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学生只有观察得好,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很多,要充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增强观察的能力,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早》时,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将学生引入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和写作的顺序,让他们从中学习观察的方法;学完《早》后,再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学习《早》的观察方法,亲自观察班级的一角;最后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的难度,让绝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尝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选择典型片断,指导学生模仿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精彩片断、典型范例,有利于教师导写。因此,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要注重“读”与“写”的联系,善于挖掘和利用,巧妙指导学生仿写。仿写指导训练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学生进行构段方式的仿写。教材中有不同构段方式写成的段落。教学时,教师应依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抓住适合年级特点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构段方法,并让学生按指定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段仿写。经常进行不同构段方式的仿写训练,学生会越写越有兴趣,写出的段落会越来越好,从而为布局谋篇打下坚实基础。如《陶校长的演讲》中,第2至第5自然段总分的写作方法,就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范例。
2.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开头仿写。万事开头难。小学生习作也是一样,大多数感到难以下笔。有的课文开头很有特色,巧妙地利用它导写,是训练学生写好文章开头的一种好方法。小学生一旦学会了写开头,他们就容易下笔了。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开头,“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教者不妨让学生仿写同学们放学的情景,学生们写得生动活泼。
3.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结尾仿写。文章的结尾往往是体现中心思想、表达强烈感情的关键部位,所以指导学生写好习作结尾十分重要。教材中很多课文的结尾独具特色,恰到好处,很有仿写的价值。
《狐狸和葡萄》一文的结尾:“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仅用三句话,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观点。我便指导学生仿写寓言故事,再写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以此训练学生习作能力。
三、运用课文范例,指导学生开展同步写作实践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进行适当的仿作,是独立习作和作文创新的起步。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实践经验,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与习作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尽可能出跟课文内容有相似点的习作题目,让学生仿写,指导他们进行同步习作实践。如学了《黄山奇松》一文后,可让学生仿写《家乡的东狱寺》;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让学生仿写《武松醉打蒋门神》;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后,可让学生仿写《黑板的启迪》等。这样的仿写,学生有路可循,降低了难度,使学生不仅不怕习作,反而跃跃欲试,实现了“要我习作”向“我要习作”的转变。这就为实现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基本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自然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语文课本,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作文训练基地。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至关重要。大多数学生,在审题、构思、选材时,只注视着眼前这一个作文题目,而没有可能把它和其他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从中获得写作的借鉴和写作的材料,导致思维的凝滞,而联系语文课本的写作训练就避免了这种情形;有了依托的写作就会使学生的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用好、用足语文课本,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如春江之水,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