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潮再汹涌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大潮为商业银行预埋了不可预知的风险伏笔。但为了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流动性也不会过快收紧
  
  《财经》记者 乔晓会 王晓璐 胡敬艳 袁满
  
  
  1月15日,央行公布2009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去年全年主要的人民币统计数据也一并披露:去年全年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
  
  这一数据基本符合各方猜测:去年全年银行业贷款不超过10万亿元。让人意外的是,1月过半,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度却又呈汹涌之势。
  
  据《财经》记者向多位市场权威人士求证,到1月中旬,全国银行业新增贷款将超过1万亿元,1月有可能超过2009年1月惊人的1.62万亿元新增信贷。
  
  经过去年信贷大潮,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已经成为监管重心。商业银行如此迅猛的放贷冲动源自哪里?风险如何防范?央行接下来将如何动用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
  
  潮涌的源头
  
  “1月新增贷款是一个工作日1000亿元。”某金融领域的研究人士向《财经》记者直言1月的新增贷款速度,他认为,到本月中旬新增信贷超过1万亿元几乎没有问题。
  
  接近央行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今年1月4日至9日,商业新增贷款的确超过6000亿元;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1月14日,新增贷款已超过9000亿元。远高于去年1月的同期信贷增速。
  
  去年1月,由于中国经济转入增长放缓,宽松的货币政策刚刚实施,商业银行的信贷冲动大增,整月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当时这令外界感到吃惊。
  
  有对商业银行信贷熟悉的金融机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这样的速度肯定不会持续,监管部门一定会加以遏制,所以后面的贷款增速应当不会像1月中旬这么快。
  
  一位研究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今年1月份信贷增速过快,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12月有不少商业银行已经承诺放贷的项目,到12月20日前后,整个信贷量预计有5000亿-6000亿元,最后为避免全年信贷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而临时压缩至3700多亿元。
  
  该人士介绍说,“有些商业银行承诺的贷款没有放出来,他们把这些贷款挪到1月来了。”
  
  按惯例,商业银行年初都有加快放贷的冲动。为了争夺优质贷款项目,“现在有的商业银行1月的信贷额度已经用尽,甚至出现了同监管部门谈判,要求增加额度的现象。”上述人士表示。
  
  政策变化发生在1月12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这是中国央行18个月后首次上调准备金率,上次上调是在2008年6月。
  
  央行突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一方面压缩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存量,同时也释放了货币政策的确会有所转向的明确信号。商业银行因此认为,更应该赶在政策全面转向之前尽快放出贷款,该人士评论称:“存款准备金率起到了双重作用。”
  
  华泰联合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磊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是央行货币政策结束2009年宽松的实际局面,开始朝向“中性化”迈进的显著标杆。
  
  “现在通胀的势头比较猛,政府就要给百姓释放一定的信号。”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告诉《财经》记者,“央行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中就提出,要预防通胀预期。”
  
  谢国忠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调整流动性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不涉及货币流入经济实体。货币流入实体经济,主要依靠信贷规模和利率的调整。
  
  他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两者都是央行货币回笼,只是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准备金更多,而央票是商业银行按招标利率取得相应的利息。如果对利率提升没有实质影响,就只是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平衡的问题。”
  
  央行近来的举动,被认为是在不断释放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1月初央行年度工作会议称,将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此举被看做是为房地产信贷定下收紧的基调。
  
  年初央票大幅回笼,亦被解读为货币政策起变端倪。1月4日至9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连续13周净回笼。
  
  1月7日,央行发行600亿元3个月期央票,招标利率为1.3684%,较前一周招标利率上升4个基点,为四个多月以来首次调整。1月12日,一年期央票招标利率走高8个基点,至1.8434%,为20周以来首次上调。央票招标利率上调,进一步加重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适度宽松的预期。
  
  据《财经》记者了解,去年四季度,很多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基本暂停,观望新的货币政策。
  
  流动性矛盾
  
  金融危机造成外部环境恶化,中国在2008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出现回落,2008年11月政府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随即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今年1月15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
  
  去年全年的流动性释放,已经造成了目前的通胀压力,2009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首次由负转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熠辉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今年伊始报复性放贷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是强烈的通胀压力预期。
  
  除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外,1月13日晚间,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确立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应当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审慎评估银行或银行集团的表内和表外主要风险,实施资本规划管理。实际上自去年12月份以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与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有关的规定。
  
  1月15日,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结束,会议重点强调内容就包括要“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增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际上,银监会一直以审慎原则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也是银监会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不过,刘熠辉表示,去年以来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对未来两年的贷款风险压力不大。
  
  但商业银行的快速扩张性信贷策略,却把风险留在了未来。1月7日,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就曾表示,2009年经济的回升是信贷大量投放所导致的,可以说信贷在支撑着财政。而地方政府偿债的能力不容乐观,目前地方配套经济的到账率只有45%。如果政府地方配套的资金无法到位,将来肯定会成为银行的坏账。
  
  前述银行业研究人士表示,2009年上半年放贷过猛,下半年收得并不够紧,很多地方项目没砍,可能会在最后拖累政府。下半年房价高涨,政策没有及时打压,现在打压又可能会引起房价崩盘,同样会拖累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目前几乎陷入了两难窘境。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可能对信贷有所影响,但并不会对全年经济增长造成压力,超过9%的GDP增速仍然可以期待。
  
  关于宏观经济走向,目前各方看法存在分歧,一种声音认为,如果流动性收得过紧,中国经济有陷入硬着陆的危险,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经济会平稳运行。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研究人士表示,“我们宏观研究部现在都不敢轻易发表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看法,主要是因为内部存在两种相反的意见,谁都怕预测错误。”■
  
其他文献
结合具体的施工实例,分析了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从混凝土浇筑施工、合龙段施工、预应力张拉等方面,阐述了重点施工工艺的具体施工流程,并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进行了总结,从而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 CD14-ST)在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疑似脓毒血症患者共50例,正常对照者30名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在产出胎犊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的病症.正常情况下,产后5h内脱落胎衣的奶牛占55.5%,产后6~10小时脱落的占41.5
现在兽医临床中,由于西药方便快捷、收效甚速,所以人们都喜欢用西药治疗病畜,而中药需要熬制,且见效慢,在这样的冲击下,中药慢慢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少,但笔者
南海丰田、深圳富士康给工人涨工资,是值得高兴的事。改革开放30余年,人们的绝对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从相对角度看,好处大多流向了政府和企业。  看到因工人停工、跳楼事件引发的涨工资,一些学者认为,让自由工会或其他自发组织代表工人“集体协商”工资与其他福利是引火烧身,因为这从根本上威胁到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一旦中国的低劳动成本优势没有了,经济发展就要受挫。  当然,这种担忧站不住脚。低
美国财政部推迟了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决定。国会主要成员攻击这一决定,并坚持采用贸易手段对中国施压。    国会的诉求核心是,基于人民币重估将为美国增加数百万就业这一想法,但美国的就业与人民币估值之间的联系极其微弱。    实际上,关于汇率争论的逻辑有误。中国汇率低估被认为导致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大量失业。后半句很难证实,而且意义不大,而前半句则明显有误。    1994年1月到199
家畜出汗症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中兽医认为,家畜白天或很少活动时,从体内散发的体液称“自汗”,而在白天休息或在夜间从体内自动散发出的体液称“盗汗”。不论是“自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