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柿蒂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介绍其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春、夏、秋、冬季人工防治及黑光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柿蒂虫;发生;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9-0081-01
  
  柿蒂虫(Kakivoria flavofasciata Nagano)又名柿食心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举肢蛾科(Heliodinidae),广泛分布在我国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台湾等省的柿树栽培区。近几年柿蒂虫已成为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秦岭山区柿树的主要害虫,对其产量影响极大。据调查,三门峡市的渑池、陕县柿产区从2001年以来,危害明显加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虫果率为12.86%,2003年上升为19.21%,虫果率高达23.47%,2004年虫果率超过30%,达到33.28%。为此,笔者从2004~2006年对柿蒂虫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面积防治工作,基本上控制了全县柿蒂虫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2007年调查,虫果率下降到10%以下。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约7mm,翅展15~17mm。雄成虫体长约5.5mm,翅展14~15mm,头部黄褐色,有金属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鞭状,胸腹部和前后翅均呈紫褐色,翅细长,胸部中央黄褐色,前翅近顶端处有一金黄色带状纹,尾部及足均呈黄褐色,后足胫节上着生长毛,静止时后足举起。卵乳白色,后变淡粉红色,椭圆形。初孵化的幼虫体长0.9mm,头部褐色,胴部浅橙色,老熟时体长10mm左右,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和臀板暗褐色,身体背面淡紫色,中、后胸及腹部第1节色较浅,各节都有小黑点。蛹长约7mm,褐色。茧呈长椭圆形,污白色,附有虫粪、木屑等物。
  
  2危害症状
  
  柿蒂虫以幼虫钻食柿果,柿果生长前期是第1代幼虫危害期,引起小柿果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果面颜色由绿变褐,然后果实失水干缩,但多悬挂于树枝上,被害果不会脱落,群众俗称“小黑柿”。柿果生长中、后期为第2代幼虫危害期,此时受害常造成柿果早期发红(黄)、变软、脱落,群众称之为“柿烘”、“旦柿”等。
  
  3发生规律
  
  3.1发生历期
  柿蒂虫在河南西部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树干基部附近1~3cm土中以及残留在树上的干果中结茧过冬。越冬幼虫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第1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旬。第1代成虫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羽化,盛期在7月下旬。第2代幼虫7月下旬为始发期,之后一直发生到采收期,8月下旬幼虫老熟,开始脱果结茧越冬。
  3.2生活习性
  3.2.1活动危害习性。初羽化的成虫飞行力很弱,趋光性弱,白天停留于柿叶背面,晚上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果柄与果蒂之间,每头雌蛾产卵10~40粒,卵期5~7d。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果实。幼虫孵化后先吐丝将果柄柿蒂连同身体缠住,不让柿果落地,而后将果柄吃成环状,从果柄皮下钻入果心,粪便排于果外。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一部分在果内,一部分在枝皮下结茧化蛹。第2代幼虫为害果期为8月上旬至9月末,一般在柿蒂下为害果肉,被害果一般由绿变黄、变红、变软,之后大量脱落。
  3.2.2幼虫转果危害习性。幼虫具有转果危害的习性,每头幼虫可危害果实3~5个,在多雨高温的天气,幼虫转果较多,受害程度较重。
  3.2.3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多静伏在叶背面或其他阴暗处,夜间活动,交尾产卵,以晚上8~10时活动最盛。
  
  4综合防治技术
  
  4.1春季人工防治
  4.1.1根茎基部堆土。柿蒂虫成虫羽化出土力弱,根据这一特性,可在柿蒂虫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前,在柿树根颈部及其周围堆25cm高的土堆,阻止羽化的成虫出土,从而达到消灭成虫之目的。
  4.1.2树干抹药泥。在每年的5月上旬,针对未来得及刮除老粗皮的柿树,用黄(药)泥抹树干封闭越冬幼虫,可直接用黄土加水和成稀泥,均匀涂抹在树干上;也可在黄泥中加入48%乐斯苯或20%灭扫利乳油,加入量为0.5%~1.0%,然后涂抹树干。
  4.2夏季人工防治
  在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摘除树上“小黑柿”,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摘除“红柿子”,注意摘果必须将柿蒂一同摘下,且要掌握好时间,摘得彻底。摘除后集中深埋或焚烧。
  4.3秋、冬季人工防治
  柿蒂虫以老熟幼虫在柿树枝干的老皮下和树根土缝中以及残留在树上的被害干果中结茧越冬。根据其这一生活习性,可在秋、冬季节采取人工防治措施,大量消灭其越冬幼虫。
  4.3.1树干绑草。在幼虫开始越冬前,用麦草、稻草、杂草在树干上绑成草环,当越冬的老熟幼虫转移越冬结束后,解除清理树干上的草把,带出园外集中烧掉,以减少虫源,减轻来年柿蒂虫的发生与危害。
  4.3.2刮除树皮。柿蒂虫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中越冬,根据这一习性,可在越冬的老熟幼虫转移越冬结束后,用刮皮刀将多年生枝干部位的粗皮、裂皮、老翘皮全部刮除干净,清除树残组织应带出园外深埋或烧毁,对压低越冬幼虫基数效果良好。此法在落叶后即可进行。
  4.3.3清洁园地。在落叶后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病果、病梢、落叶以及杂草等易携带柿蒂虫的残体。清园时应注意先树上后树下,将清除物集中烧毁或深埋。
  4.3.4树干涂白。将配制好的药液涂在树干及刮过皮的部位。涂白剂可用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1份、水10份、食盐以及植物油少许配制而成。
  4.4黑光灯诱杀成虫
  于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5化学防治
  在人工防治不及时时,于5月中旬对树干老粗皮和根颈处土壤喷100~300倍桃小灵等,以消灭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7月下旬成虫盛发期喷布20%灭扫利乳油3 000倍液,或24%万灵乳油3 5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1 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乳油1 5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 000~3 000倍液。为防治彻底,可于6月上旬、8月上旬分别再喷1次上述农药,毒杀第1代、第2代初孵幼虫。8月上中旬,利用毛笔或棉球蘸药液点柿蒂可彻底消灭第2代幼虫,所用药液为菊酯类农药1 000~2 000倍液(此法适于树冠较小的树)。
其他文献
衔接模式不同、考核标准不统一、沟通渠道不畅通、课程设置重复是我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入学考试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教学过程的衔接,创新衔
调查麦田灰飞虱田间发生与药剂防效,结果表明:麦田灰飞虱在海安县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小麦齐穗至灌浆期,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2,喷防防治效果大田稳定在95%以上,小
摘要在简要分析了湖北省恩施市石窑当归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石窑当归病虫害发生特点,按照绿色中药材病虫害防治要求,提出石窑当归病虫草害防治对策。  關键词石窑当归;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40-02    石窑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in ShiYao)是主产于湖北省恩
实习期是本科生医学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进入医学职业生涯的开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提高实习生妇产科临床综合技能是妇产科临床教学的重要课题.通过参与
英语是各高校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个职业岗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不同岗位对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