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骨架磁性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表征

来源 :化学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易实现多种催化活性中心共存,是开发多功能固体催化剂的重要平台材料.本文以担载Pd纳米粒子的磁性纳米球为核心,以IRMOF-3为壳层,成功制备了多种结构和形貌的磁性核壳结构的CoFe2O4-NH2-Pd@IRMOF-3多功能催化材料.同时对反应条件合成温度、改变修饰剂对合成材料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制备得到形貌均一的大球状复合材料和花状的复合材料,并考察其作为碱催化剂在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极性溶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此复合材料具有多种催化活性中心,有可能实现串联反应.该材料的成功合成对贵金属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等的合理设计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自组装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Bi(NO3)3和纯氮化碳为原料制取g-C3N4/Bi2O2CO3复合材料,考察了其在LED光照射下,不同甲基橙初始浓度、催化剂摩尔配比、催化剂用量、实验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优化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5mg·L-1、催化剂摩尔配比为1∶1、复合材料用量为2.0g·L-1、实验时间70min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1.13%。并对该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现为该
渤海L油田化学驱后含水上升快,示踪剂结果表明,由于单一段塞长期注入,注采井间出现明显的优势通道,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极差大,注入水在优势通道窜流严重,急需开展储层改造措施。以室内自主合成缓膨微球为研究对象,初始平均粒径在400~600nm,水化20d后部分微球粒径膨胀到10μm级别,高剪切速率下,体系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增稠的流体特性。岩心封堵实验结果表明,缓膨微球体系能够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提高体系浓度可以提高阻力系数,增强封堵效果,长岩心运移实验表明,注入缓膨微球体系后续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废水的分类、特点及危害,分析总结了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废水现有主要处理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研究现状。对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废水各项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展望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苦荞黄酮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理作用与保健功效的生物活性因子,进行苦荞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对于促进苦荞的深加工及开发相关功能性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共混法向硼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中引入POSS纳米粒子填料,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配方,考察填料对树脂基抗烧蚀材料密度、烧蚀性能的影响,形成综合性能优异的抗烧蚀材料配方,并分析了烧蚀试验后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研究了基于色散调制硒化锌脊形波导中红外超连续谱的产生,仿真表明通过调整波导中波导芯层和包层之间的折射率差距和结构参数,零色散波长可以转移到更短的波长。用2μm厚的Ge5As10S85玻璃作为包层,可以将光场限制在4和8μm宽的波导中。为了解泵浦波长和结构参数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模拟5 cm长波导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超连续谱。我们的结果表明,泵浦波长和功率以及波导参数是影响超连续谱展宽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4μm宽硒化锌波导在4.5μm波长2
本文结合溶胶-凝胶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纤维素材料的基础之上,通过添加不同的改性剂制备不同的改性纤维素材料,通过结构的表征,研究了改性后的纤维素的内部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通过自行设计的隔热测试平台进行材料的隔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素气凝胶的隔热性增强,为以后的建筑材料的耐高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针对瓦斯爆炸事故在矿井开采中的危害及防治,从爆炸发展规律和爆炸防治两大方面对国内外瓦斯爆炸研究状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法、实验法、数值模拟法对瓦斯爆炸进行研究,瓦斯爆炸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涉及到瓦斯爆炸的机理、瓦斯组分及浓度对爆炸发展规律的影响、爆炸发生的条件及危害、爆炸过程中的燃烧阶段变化及流体流动状态变化、爆炸特征参量随阶段变化的规律等。瓦斯爆炸防治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四种防治方法,分别是抑爆、阻爆、泄爆、隔爆,四种方法的研究内容有交叉重合部分且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不同方法组合的耦合效果
提出了一种可精确控制燃料床填充比的方法。以刨花为燃料,开展了可燃物填充比对火蔓延影响的系统性实验研究。分析了火焰长度、火焰倾斜角、火蔓延速率、质量损失速率和热流密度随填充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填充比增大,火焰长度逐渐减小,火焰倾斜角逐渐增加,导致火焰热辐射降低、火蔓延速率减小。当填充比小于0.06时,燃料消耗率接近于1;当填充比在0.06~0.08内变化,燃料消耗率突然降低,说明此区间存在一个临界填充比,使得燃料床由热薄型向热厚型转变。
聚碳酸酯(PC)作为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高铁、飞机等特殊领域,但其燃烧时热释放及产烟量较大,故对其进行抑烟阻燃改性便尤为重要。通过将商用有机硅阻燃剂与抗滴落剂复配制备PC复合材料,证明在添加3 wt%的有机硅阻燃剂后即可使PC达到V0级,LOI上升至34.5%,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58.86%,烟及CO2释放速率峰值分别下降34.10%和68.05%。同时,通过扫描电镜等表征进一步对机理进行分析,即阻燃剂中的硅元素受热向表面迁移,形成致密绝热的隔热层,从而达到阻燃抑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