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题的桥梁”。这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名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数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现将结合笔者平时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1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学生有些纳闷,但对上课充满期待。上课时,笔者指导学生切萝卜,切一刀,得到长方体的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了刚才第一个面的一个相邻的面,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相邻的面,让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就这样继续切,直到把萝卜切成长方体开头。最后指导学生观察,谈发现。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兴致高昂地切萝卜、谈认识,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动手与思维活动,最后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兴致盎然。
2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数学知识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解、记忆主要还是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的动手实践上。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性思考,去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在教长方形、正方形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离开自己的座位,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带来的表面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由组长分工,通过量一量、记一记、想一想、算一算,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填好实践活动表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如教“圆锥的体积”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课本的公式定理——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课堂上分发给学生一些圆锥和圆柱,有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有的不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分别倒入圆柱。看几次能倒满,三次能倒满的圆锥与该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公式定理,并能把这一公式定理牢牢记住。
3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坚持手脑并用,能够收到以动启思,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让学生动手尝试,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比较几种不同剪拼方法,使学生知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分成两部分是实现图形有效转化的关键。此时,学生心生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再通过动手操作,从中感悟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思考: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学会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正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动手操作启迪了思维,发展了思维能力。
4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创新精神
荷兰的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就称之为再创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精心设计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欲望,挖掘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分实物的基础上得到分数,然后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卡,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这张长方形纸的,在展示不同的方法后,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此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活动的结合,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我们已经认识了,想不想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呢?你能用长方形纸卡或圆形纸卡,通过折或画来表示出你所喜欢的几分之一这个分数吗?结果学生们情绪十分高涨。有的用圆形纸卡折出四分之一;有的用长方形纸卡折出了八分之一;有的用长方形纸卡折出了十六分之……学生就是在这样有层次和有效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意义,实践了思维的再创造。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因此让我们掌握动手操作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让数学的旋律在学生指尖上跳跃。
1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热情。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学生有些纳闷,但对上课充满期待。上课时,笔者指导学生切萝卜,切一刀,得到长方体的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了刚才第一个面的一个相邻的面,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相邻的面,让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就这样继续切,直到把萝卜切成长方体开头。最后指导学生观察,谈发现。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兴致高昂地切萝卜、谈认识,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动手与思维活动,最后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兴致盎然。
2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数学知识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解、记忆主要还是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的动手实践上。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性思考,去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在教长方形、正方形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离开自己的座位,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带来的表面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由组长分工,通过量一量、记一记、想一想、算一算,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填好实践活动表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如教“圆锥的体积”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课本的公式定理——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课堂上分发给学生一些圆锥和圆柱,有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有的不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分别倒入圆柱。看几次能倒满,三次能倒满的圆锥与该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公式定理,并能把这一公式定理牢牢记住。
3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坚持手脑并用,能够收到以动启思,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让学生动手尝试,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比较几种不同剪拼方法,使学生知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分成两部分是实现图形有效转化的关键。此时,学生心生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再通过动手操作,从中感悟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思考: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学会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正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动手操作启迪了思维,发展了思维能力。
4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创新精神
荷兰的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就称之为再创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精心设计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欲望,挖掘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分实物的基础上得到分数,然后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卡,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这张长方形纸的,在展示不同的方法后,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此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活动的结合,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我们已经认识了,想不想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呢?你能用长方形纸卡或圆形纸卡,通过折或画来表示出你所喜欢的几分之一这个分数吗?结果学生们情绪十分高涨。有的用圆形纸卡折出四分之一;有的用长方形纸卡折出了八分之一;有的用长方形纸卡折出了十六分之……学生就是在这样有层次和有效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意义,实践了思维的再创造。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因此让我们掌握动手操作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让数学的旋律在学生指尖上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