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重难点的突破,都亲自尝试,亲历亲为,真正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掌握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动手、去创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合作探究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校实行了高效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重难点的突破,都亲自尝试,亲历亲为,真正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掌握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设计有针对性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新知识 就是最佳的选择。
例如:原电池这节课我是这么上的:
导入阶段:利用趣味实验设疑激思,创设学习情境
兴趣引课,组装水果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阶段:利用铜—锌原电池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探讨原电池的原理
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置演示实验。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4.锌片铜片上端导线连接。5.锌片和铜片间连电流表。6.用干电池判断电流方向。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导学案上问题生成一栏提出问题:小组内汇总并写在本组的黑板上。总共有三个问题如下:
<1>第三步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实现了哪种能量转化?
<3>讨论题:①说出电流方向?电子流动的方向?流动的电子是由哪种物质提供的?②铜片与锌片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为什么铜片上会产生气泡?③在两电极上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然后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组内讨论、主动探究。然后各组展示其讨论结果。并把具体知识归纳整理填写在学案上。
创新阶段: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探索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让学生分组实验,组装铜锌原电池带动小电动机。
设置学生分组实验创设探究情景:设计原电池装置,自己动手,实验探究,讨论两电极材料的特点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展示探究结果,教师点拨,学生协作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多处设置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实验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厚,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交流,展开自由、民主的对话,既能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也达到了释疑解惑的目的。尤其是创新阶段,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它以实验设计为依托,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很好的切入点。
二、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课堂教学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生源素质不是太好,所在平时的高效课堂教学中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投入进去。所以,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全程、高效参与,必须有监督、管理以及约束的机制。比如每个学生的学案都必须交,还要按时交,哪怕是个别学生交白卷。对于完成情况不好和交白卷的学生课下要找其谈话,要让这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等。
三、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
课堂检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教师在教室要巡回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要做。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布置一些必做题,再选几道选做题,确保每个学生能力最大化。对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检查,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总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动手、去创造,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成功之乐、意志之乐,老师体验善教之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合作探究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校实行了高效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重难点的突破,都亲自尝试,亲历亲为,真正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掌握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设计有针对性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新知识 就是最佳的选择。
例如:原电池这节课我是这么上的:
导入阶段:利用趣味实验设疑激思,创设学习情境
兴趣引课,组装水果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阶段:利用铜—锌原电池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探讨原电池的原理
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置演示实验。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4.锌片铜片上端导线连接。5.锌片和铜片间连电流表。6.用干电池判断电流方向。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导学案上问题生成一栏提出问题:小组内汇总并写在本组的黑板上。总共有三个问题如下:
<1>第三步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实现了哪种能量转化?
<3>讨论题:①说出电流方向?电子流动的方向?流动的电子是由哪种物质提供的?②铜片与锌片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为什么铜片上会产生气泡?③在两电极上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然后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组内讨论、主动探究。然后各组展示其讨论结果。并把具体知识归纳整理填写在学案上。
创新阶段: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探索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让学生分组实验,组装铜锌原电池带动小电动机。
设置学生分组实验创设探究情景:设计原电池装置,自己动手,实验探究,讨论两电极材料的特点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展示探究结果,教师点拨,学生协作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多处设置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实验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厚,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交流,展开自由、民主的对话,既能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也达到了释疑解惑的目的。尤其是创新阶段,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它以实验设计为依托,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很好的切入点。
二、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课堂教学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生源素质不是太好,所在平时的高效课堂教学中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投入进去。所以,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全程、高效参与,必须有监督、管理以及约束的机制。比如每个学生的学案都必须交,还要按时交,哪怕是个别学生交白卷。对于完成情况不好和交白卷的学生课下要找其谈话,要让这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等。
三、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
课堂检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教师在教室要巡回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要做。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布置一些必做题,再选几道选做题,确保每个学生能力最大化。对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检查,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总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动手、去创造,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成功之乐、意志之乐,老师体验善教之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