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习真实发生,必须顺应儿童学习的“自然之道”。也就是说,只有在儿童学习心理和语文学习规律的观照下,“让学习真实发生”才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一、巧用注意规律,让学生“专注”
众所周知,任何有效学习的建构,都需要学生参与。否则,教师的“教”再有意义,那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1.唤醒有意注意,让学生“专注”
学生上课,主要是由有意注意支配的。即他们明了自己的学生身份,清楚学习是自己的本职。他们以自己的意志,调控自己的言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但唤醒有意注意,千万不能演变成“思想教育”。我们需要更多地以含蓄、间接的不露痕迹的积极暗示方式,提醒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当前的学习情境之中。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就可以有意提问“心不在焉”的学生:“如果齐白石爷爷挥毫作画时是三心二意的,还能画出这活灵活现的虾来吗?”“如果我们上课时也像齐爷爷那样专心,那还有什么学不好呢?”看似是宕开一笔,但闲笔不闲,学生不由自主地坐直的身姿,正是学习真实发生的“保证”。
2.诱发无意注意,让学生“专注”
小学生毕竟姓“小”,他们的学习意志力有限,在学习中,无意注意仍然会较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教者如能巧妙地诱发他们的无意注意,则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多媒体课件,其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随意变化字体的颜色、大小。这动态的变化,能形成强烈的反差,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记。如学生在交流完“食”一字的写法后,突然,随着老师的鼠标一点,一个大大的“食”字占据了整个屏幕,学生“哇”声一片,再“审察”最后的一点,学生就不容易将点写成捺了。
二、提供情境支持,让学生“在场”
注意力,把学生维系到了当前的学习活动之中。而要让学生真正地身心融入、感情共振,构建成一个强大的“学习磁场”,则还需要情境支持。
1.唤起类似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场”
许多文本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非常顺畅地进入“学习场”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话,直接唤起学生相类似的生活经验。
王崧舟老师正是这方面的“大师”。比如他教学《孔子游春》一課时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洗过东西吗?
生:洗过碗。
师:结果呢?
生:洗干净了。
师:这就叫荡涤污垢。
生:洗衣服。
生:洗蔬菜。
师:同学们,原来龌龊的东西入水后变干净了,这就是水的善施教化。
在王老师所构建的语境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与“善思教化”搭建起意义的关联,文本的一个难点就这样被顺利“攻陷”。
2.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场”
情,需要一定的“境”,当“境”的画面、声音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时,学生往往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场”中。
比如,在学习《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学生一开始很难读出文章开头作者所描写出的磅礴气势来。此时,播放一段短短的视频,学生看到了奔腾的黄河画面,听到了隆隆的波涛之声。那场景让课文中的“黄河滚滚”“万马奔腾”等词立刻有了声音,有了画面。学生再读这一段时,气势可谓喷薄而出,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震撼。
三、调动积极思维,让学生“卷入”
积极思维,是学习真实发生并且走向深处的要素。当学生的积极思维发生之时,学习就产生了主动吸引的力量,让学生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1.智慧顺导,让学生“卷入”
顺导,是顺着学生的“学”进一步引导,是不满足学生的当下状态,再一次点燃他们的思维,走进文本的更“深处”。
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先引导学生关注到第三自然段特殊的语言现象——8句话,12个数字。接着激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12个数字,读者会感觉怎样”,从而读出数字背后的“准确具体”。至此,并不罢休。再与学生玩“找一找”的游戏,当学生的目光聚焦到那三处与课文不同的语句时,思维再一次被点燃,进一步读出语言的“形象直观”。经过顺学而导,“举例子”“列数字”等已不是干巴巴的概念,而是与“埃及的金字塔”融为一体,成为学生语言的 “生长点”。
2.精心设疑,让学生“卷入”
疑,犹如火把。恰适的疑,往往能点燃起熊熊的思维之火,照亮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二泉映月》时,有一个问题很是经典:“为什么阿炳能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呢?”这看似简单的提问,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他们不仅要联系阿炳苦难的童年、不幸的遭遇,还要抽丝剥茧,深度理解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而读出阿炳对光明的向往,对命运的不屈,对二泉优美景色的赞叹。孤寂,不幸,穷困潦倒,但始终泯灭不了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这正是“卷入”的学生演绎出“卷入”的精彩。
四、设置实践体验,让学生“沉浸”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了“让学”这一概念。王尚文教授对“让学”原则进行深度剖析,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次是“让实践”。的确,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体验中,他们才能“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1.让学生在咂摸文字中“沉浸”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咂摸文字,让学生沉浸在文字所构建的语境之中,别有一番风景。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在“依草附木”上玩出了味道。他先引导:“依草附木其实就是‘依附草木’。你们平时见过什么常依附草木呢?”再引导学生关联课文:“文中洪教头认为谁依草附木呢?”接着让学生品味:“‘依草附木’与‘依附草木’两个词完全相同吗?”当学生感悟到“程度更深”时,再进一步发散:“在我们中国的汉字中,像这样的词语非常多,你见过这类结构的词吗?”“翻山越岭”“风调雨顺”等词立马从学生嘴里蹦了出来。“沉浸”在“依草附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中国文字的精妙,还懂得去发现、挖掘、品味文本中那些独具匠心的特色语言。
当然,笔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咂摸文字,不仅仅需要你言我语,更需要让学生有沉静下来的时间,也就是让学生默读静品,让学生的思维暗流涌动。
2.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沉浸”
语言运用,往往既是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也是对文本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如王崧舟老师教学《孔子游春》片段。
师: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原来,他的课堂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第一大题。
看到 ,想到 ;
看到 ,想到 ;
看到 ,想到 ;
看到 ,想到 。
这真是“读文字浸润心灵,悟语言提升素养”。
让学习真实发生,从本质上说,就是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引导儿童真正沉潜到语言文字中去,玩味语言文字所独有的意义和意趣,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巧用注意规律,让学生“专注”
众所周知,任何有效学习的建构,都需要学生参与。否则,教师的“教”再有意义,那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1.唤醒有意注意,让学生“专注”
学生上课,主要是由有意注意支配的。即他们明了自己的学生身份,清楚学习是自己的本职。他们以自己的意志,调控自己的言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但唤醒有意注意,千万不能演变成“思想教育”。我们需要更多地以含蓄、间接的不露痕迹的积极暗示方式,提醒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当前的学习情境之中。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就可以有意提问“心不在焉”的学生:“如果齐白石爷爷挥毫作画时是三心二意的,还能画出这活灵活现的虾来吗?”“如果我们上课时也像齐爷爷那样专心,那还有什么学不好呢?”看似是宕开一笔,但闲笔不闲,学生不由自主地坐直的身姿,正是学习真实发生的“保证”。
2.诱发无意注意,让学生“专注”
小学生毕竟姓“小”,他们的学习意志力有限,在学习中,无意注意仍然会较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教者如能巧妙地诱发他们的无意注意,则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多媒体课件,其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随意变化字体的颜色、大小。这动态的变化,能形成强烈的反差,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记。如学生在交流完“食”一字的写法后,突然,随着老师的鼠标一点,一个大大的“食”字占据了整个屏幕,学生“哇”声一片,再“审察”最后的一点,学生就不容易将点写成捺了。
二、提供情境支持,让学生“在场”
注意力,把学生维系到了当前的学习活动之中。而要让学生真正地身心融入、感情共振,构建成一个强大的“学习磁场”,则还需要情境支持。
1.唤起类似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场”
许多文本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非常顺畅地进入“学习场”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话,直接唤起学生相类似的生活经验。
王崧舟老师正是这方面的“大师”。比如他教学《孔子游春》一課时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洗过东西吗?
生:洗过碗。
师:结果呢?
生:洗干净了。
师:这就叫荡涤污垢。
生:洗衣服。
生:洗蔬菜。
师:同学们,原来龌龊的东西入水后变干净了,这就是水的善施教化。
在王老师所构建的语境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与“善思教化”搭建起意义的关联,文本的一个难点就这样被顺利“攻陷”。
2.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场”
情,需要一定的“境”,当“境”的画面、声音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时,学生往往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场”中。
比如,在学习《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学生一开始很难读出文章开头作者所描写出的磅礴气势来。此时,播放一段短短的视频,学生看到了奔腾的黄河画面,听到了隆隆的波涛之声。那场景让课文中的“黄河滚滚”“万马奔腾”等词立刻有了声音,有了画面。学生再读这一段时,气势可谓喷薄而出,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震撼。
三、调动积极思维,让学生“卷入”
积极思维,是学习真实发生并且走向深处的要素。当学生的积极思维发生之时,学习就产生了主动吸引的力量,让学生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1.智慧顺导,让学生“卷入”
顺导,是顺着学生的“学”进一步引导,是不满足学生的当下状态,再一次点燃他们的思维,走进文本的更“深处”。
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先引导学生关注到第三自然段特殊的语言现象——8句话,12个数字。接着激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12个数字,读者会感觉怎样”,从而读出数字背后的“准确具体”。至此,并不罢休。再与学生玩“找一找”的游戏,当学生的目光聚焦到那三处与课文不同的语句时,思维再一次被点燃,进一步读出语言的“形象直观”。经过顺学而导,“举例子”“列数字”等已不是干巴巴的概念,而是与“埃及的金字塔”融为一体,成为学生语言的 “生长点”。
2.精心设疑,让学生“卷入”
疑,犹如火把。恰适的疑,往往能点燃起熊熊的思维之火,照亮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二泉映月》时,有一个问题很是经典:“为什么阿炳能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呢?”这看似简单的提问,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他们不仅要联系阿炳苦难的童年、不幸的遭遇,还要抽丝剥茧,深度理解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而读出阿炳对光明的向往,对命运的不屈,对二泉优美景色的赞叹。孤寂,不幸,穷困潦倒,但始终泯灭不了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这正是“卷入”的学生演绎出“卷入”的精彩。
四、设置实践体验,让学生“沉浸”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了“让学”这一概念。王尚文教授对“让学”原则进行深度剖析,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次是“让实践”。的确,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体验中,他们才能“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1.让学生在咂摸文字中“沉浸”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咂摸文字,让学生沉浸在文字所构建的语境之中,别有一番风景。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在“依草附木”上玩出了味道。他先引导:“依草附木其实就是‘依附草木’。你们平时见过什么常依附草木呢?”再引导学生关联课文:“文中洪教头认为谁依草附木呢?”接着让学生品味:“‘依草附木’与‘依附草木’两个词完全相同吗?”当学生感悟到“程度更深”时,再进一步发散:“在我们中国的汉字中,像这样的词语非常多,你见过这类结构的词吗?”“翻山越岭”“风调雨顺”等词立马从学生嘴里蹦了出来。“沉浸”在“依草附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中国文字的精妙,还懂得去发现、挖掘、品味文本中那些独具匠心的特色语言。
当然,笔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咂摸文字,不仅仅需要你言我语,更需要让学生有沉静下来的时间,也就是让学生默读静品,让学生的思维暗流涌动。
2.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沉浸”
语言运用,往往既是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也是对文本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如王崧舟老师教学《孔子游春》片段。
师: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原来,他的课堂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第一大题。
看到 ,想到 ;
看到 ,想到 ;
看到 ,想到 ;
看到 ,想到 。
这真是“读文字浸润心灵,悟语言提升素养”。
让学习真实发生,从本质上说,就是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引导儿童真正沉潜到语言文字中去,玩味语言文字所独有的意义和意趣,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