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从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实际问题的情景导入,数学的趣味性,数学的工具性,开展数学实践探究活动等途径来阐述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 应用意識 途径
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不适时机地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途径进行渗透:
一、从实际问题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景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可设计如下的导入情景:如图,已知A、B两村在公路l的同一侧,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C处,B村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学校应该建在何处才使它到两村的距离都一样?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在概念、定理的教学可以用实际问题的情景导入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性质、公式等知识的教学中应用实际情景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们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几何引言时,课后一些美丽图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成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案的画法,这样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可产生各种各样效果奇特的图案。在美的熏陶中,学生会感到几何图形变换无穷,妙不可言,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三、精心编制例习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保险、股票、债券等知识。例1:王先生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税后实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和为3.24%,求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利率税=利息金额×20%)。
四、利用“阅读与思考”栏目,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阅读与思考”栏目的内容。这些内容虽属选学,但其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可以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杨辉三角”、“海伦--秦九韶公式”、 “圆周率∏”、“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视图的产生与应用”等。有些阅读内容如“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旋转对称性”、“黄金分割数”等却起着对课本知识引深拓广、消化应用等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
五、重视实践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以致用。
数学不仅是一堆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教科书中的每一章都安排了相应的“数学活动”内容,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数学活动”内容的素材,让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制作测角仪,再测量树、旗杆或建筑物的高度等,然后可让他们完成相应的探究性报告。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渗透应用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突出实践性,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数学教学 应用意識 途径
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不适时机地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途径进行渗透:
一、从实际问题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景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可设计如下的导入情景:如图,已知A、B两村在公路l的同一侧,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C处,B村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学校应该建在何处才使它到两村的距离都一样?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在概念、定理的教学可以用实际问题的情景导入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性质、公式等知识的教学中应用实际情景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们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几何引言时,课后一些美丽图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成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案的画法,这样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可产生各种各样效果奇特的图案。在美的熏陶中,学生会感到几何图形变换无穷,妙不可言,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三、精心编制例习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保险、股票、债券等知识。例1:王先生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税后实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和为3.24%,求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利率税=利息金额×20%)。
四、利用“阅读与思考”栏目,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阅读与思考”栏目的内容。这些内容虽属选学,但其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可以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杨辉三角”、“海伦--秦九韶公式”、 “圆周率∏”、“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视图的产生与应用”等。有些阅读内容如“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旋转对称性”、“黄金分割数”等却起着对课本知识引深拓广、消化应用等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
五、重视实践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以致用。
数学不仅是一堆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教科书中的每一章都安排了相应的“数学活动”内容,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数学活动”内容的素材,让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制作测角仪,再测量树、旗杆或建筑物的高度等,然后可让他们完成相应的探究性报告。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渗透应用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突出实践性,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