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是对近20年新发展的双波段光闪烁方法的一个综述.陆面过程模式常常是基于局地或斑块尺度上的观测发展的,其与大气模式较大网格尺度的不匹配,显然会对后者的效能带来很大影响.如何扩展野外实验站点的代表性尺度已成为当前更好地了解陆面过程,进而改善陆面过程模式与大气模式网格尺度匹配问题的关键.可用的面积平均通量观测方法,包括以涡动相关方法为主的多点微气象观测、飞机观测、卫星和地面遥感等5种.其中,“光闪烁方法”是当前最为可行的、可以大到10 km尺度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观测方法,特别是,它可以应用于复杂下垫面包括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近20年新发展的双波段光闪烁方法的一个综述.陆面过程模式常常是基于局地或斑块尺度上的观测发展的,其与大气模式较大网格尺度的不匹配,显然会对后者的效能带来很大影响.如何扩展野外实验站点的代表性尺度已成为当前更好地了解陆面过程,进而改善陆面过程模式与大气模式网格尺度匹配问题的关键.可用的面积平均通量观测方法,包括以涡动相关方法为主的多点微气象观测、飞机观测、卫星和地面遥感等5种.其中,“光闪烁方法”是当前最为可行的、可以大到10 km尺度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观测方法,特别是,它可以应用于复杂下垫面包括山谷地区和城市等.光闪烁方法的理论涉及电磁波传输和大气湍流.文章从折射指数、结构参数、湍流谱等基本概念开始,对由对数光强方差计算折射指数的结构参数等基本公式的推导,由光程权重函数、空间谱权重函数、光强的时间序列谱等对闪烁仪主要工作尺度的了解,由折射指数结构参数计算温度、湿度的结构参数的方法,以及利用近地层相似理论计算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等光闪烁方法的理论、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做了较系统的阐述.进而,在介绍双波段闪烁仪通量足迹函数之后,对光闪烁方法与涡动相关方法从特征、优势与缺点三方面做了比较;指出结合使用涡动相关和光闪烁两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面积平均通量分析,进而用于模式的发展和检验,以及更好的流域尺度的能量和水循环研究.最后,对光闪烁方法的应用,从较均匀下垫面、复杂下垫面、城市地区、遥感模式的地面“真值”及在大气模式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做了介绍;特别是,结合黑河流域阿柔和大满两站2020年部分资料的分析,彰显了双波段闪烁仪对较大尺度感热、潜热通量观测的明显优势.但是,有关方法特别是观测水汽通量的微波闪烁仪的研制究竟为时尚短;相关硬件、软件、资料处理方法等,许多地方都还需要研究改进.相对于涡动相关方法,光闪烁方法的理论和数据处理都更为复杂;有关台站和资料分析人员,需要更好的物理和微气象学基础.国内闪烁仪在城市地区的应用,至今仍开展较少;青藏高原和内地一些湖面蒸发研究中的难点,也有望在应用光闪烁方法的过程中有所突破.基于光闪烁法等多种面积平均通量观测,对陆面过程研究做尺度扩展,并借以推动中—大尺度大气模式的发展,更是我们殷切期盼的.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高大的地形条件,使得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这导致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发展过程对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79年以来,人们先后开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QXPMEX)”、“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Ⅱ)”、“全球能量水循环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GAME/Ti-bet)”、“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TORP)及“第三
陆面过程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陆面过程模式中人类活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合理描述有助于理解陆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历程,陆面过程模式从最初简单的箱式模型发展到考虑了较为完备的陆面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正朝着精细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灌溉与施肥、干旱区河流输水、点源污染排放、城市规划实施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碳氮水循环过程及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地下水侧向流动、土壤冻融界面变化等过程改变陆气水分收支和能量平衡,影响天气气
青藏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是青藏高原气候的主宰者,对高原能量与水分循环和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高原及亚洲气候与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对高原季风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研究不仅是深入理解高原环境和气候变化、水分和能量循环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从高原季风的多尺度变率、影响高原季风的动力和热力因子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角度回顾评估了高原季风的研究进展,并梳理出未来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原季风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到抬升凝结高度
南亚高压作为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关注.南亚高压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春季建立、夏季维持以及秋季撤退,其演变过程各个阶段的异常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南亚高压不同阶段异常的机制也明显不同.以往南亚高压演变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春季建立和夏季维持,本文首先回顾了春季南亚高压建立过程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包括南亚高压建立机制的研究进展.其次,回顾了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对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南亚高压强度变化以及纬向和经向移动;同时也综述了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可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子课题3“气溶胶-云互馈对西风季风水汽输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针对青藏高原为核心的泛第三极地区,项目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沙尘、污染沙尘、抬升烟尘和污染性大陆气溶胶/烟尘是泛第三极地区最主要的气溶胶类型,其中沙尘的排放和输送对青藏高原西部和柴达木盆地大气热力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2)高原过冷水云的发生频率及其在高原能量收支中的作用比暖水云高,降水主要是由冰云和混合
陆-气相互作用会影响对流系统的初生和发展,进而影响降水的产生和分布,理解和明晰该影响机制和规律,对改进对流活动预报技术至关重要.系统总结了陆-气相互作用对对流系统形成、发展及其降水的影响机制,归纳了陆-气相互作用影响符号和强度的发生规律,进而剖析了陆-气相互作用对大气对流活动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最后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需要针对陆-气相互作用的全部组成过程对大气对流活动的影响机制、响应敏感区和不同天气系统强迫下陆-气相互作用影响机制、影响机制的科学评估及验证、陆面过程和边界层过程在地球模拟
陆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陆地表面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受到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作为气候系统的下边界,陆地也深刻地影响着局地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因此,准确而高分辨率的陆面过程模拟是模拟天气气候事件,进而正确认识天气气候现象的重要前提.然而,现代陆面过程模拟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模式物理过程、地表特征参数、气象驱动数据.本文总结了陆面过程高分辨率模拟,尤其是在高海拔山区模拟的不确定性来源,重点分析了降水数据的
青藏高原西部,尤其是西南部阿里地区异常高的古湖岸线揭示出,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中全新世的异常高降水中心.基于此,本文利用WorldClim数据集资料对中全新世和现代降水进行对比,并使用ERA5数据初步探讨了出现异常高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西部中全新世降水远比现代高,尤其是西南部出现了相对的高降水中心.现代青藏高原西南部降水增加时,对应印度夏季风增强,印度次大陆低空对流层低压中心增强,深对流的发生更为频繁,导致向高原西南部输送的水汽增强.与此同时,印度北部降水增加导致的凝结潜热释放增加会使南亚高压增
青藏高原(简称高原)热、动力作用对东亚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及气候有着影响.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来自于高原地表的非绝热加热异常变化,高原陆面过程决定着地表非绝热加热.本文回顾总结了高原陆面过程中的土壤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热传输、地表非绝热加热影响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土壤冻融对土壤水分具有“水分存储”效应,冻融过程可将土壤中90%以上的水分从前一年秋季保存到春季释放出来.(2)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估算仍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再分析资料中的地表感、潜热通量存在较大偏差,且在春季最为显著,数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在春季的形成,标志着高原对区域和全球天气气候热力强迫的开始.本文基于1981-2010年台站观测和JRA-5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高原大气热源在春季存在显著的10~20天准双周振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纬向偶极子型与单极子型异常模态之间的交替出现.其中,偶极子模态表现为凝结潜热异常在高原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反相变化,而单极子模态则表现为高原上空感热异常一致性变化.在单极子模态的位相下,高原感热异常势必诱发低层环流异常,改变了高原东、西部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