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次听朋友们说起过土族纳顿节,很有些神秘,这次终于有机会去青海的民和看看了。
那天是农历7月13,清晨我们一行三人从兰州出发,经刘家峡,翻八大山,11点半到达青海民和的鄂家村,这时来自峡口村的参加纳顿跳会队伍和鄂家村本村的跳会队伍已在鄂家村的麦场汇合,纳顿节拉开了序幕,有节奏的锣鼓声响彻云天,场面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喜庆。
鄂家村和峡口村的跳会队伍在麦场两边各自绕圈行进,队伍中有十多位70多岁的老者身穿白色长褂,一手持折扇,一手持彩漆木制的兵器,其后跟着十来个60多岁的老人,手拿笛子。接下来还有手持各色彩旗的和拿着柳条的队伍依次跟在后面。由年轻人组成的锣鼓队,各有6面大鼓,8个铜锣。整个跳会的队伍随着鼓点,舞步原始、质朴、粗犷。敲着、舞者、喊着,那吼声响彻云霄,仔细一听,原来他们喊的是“大好”两字!这尽情高昂的吼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看热闹的人们不由自主地也随声高喊着,大好!大好!仿佛这一年的喜气要在这“大好”声中抒发出来!我跟着跳会的队伍不停地按下快门,也兴奋地高喊着“大好”,太痛快了!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两个村子的跳会队伍绕行三个回合后,稍事休息,准备下一个节目。这时主办方鄂家村的村民们端上热茶、白酒和蒸馍,招待跳会的舞者。休息空当,一个在华北电力学校上大学的本村大学生鄂西庆告诉我跳会队伍是按年龄的大小排列的,最年长的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去年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出来跳会呢。他们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别看他们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却还是那么从容自如,步履强健。那一招一式,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跃动得是那么谐调,舞动得是那么优美。
在场的每位老人都是那么和蔼可亲,耐心地给我讲着纳顿节的来历和程序。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当地土族群众为了感谢神灵、欢庆丰收而举行的参与性极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宗教色彩浓郁。“纳顿”是土语音译,意思是“玩耍”、“娱乐”。村民们习惯把纳顿称为“跳会”。一年一度的纳顿节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可由一村单独举行,亦有两村联合举行,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今天是鄂家村当“主人”,而峡口村为“客”,第二天的主场将在峡口村,鄂家村为”客”。
每年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的各个村镇都要举办纳顿节,从阴历7月12到9月15,历时63天,跳会的鼓声此起彼伏,响遍三川大地的村村落落,可谓“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过去遇到大荒大旱时就不跳了,现在大荒大旱没有了,基本每年都办。老人们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每年一次的纳顿节,马西山老人感慨地对我说,“总感到有点来不及了,跳会要有好身体啊!”
热闹的纳顿节自然也是一年一度十里八多访亲拜友的好场所、好时机。男女老少,装扮一新,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对于青年男女而言,纳顿则提供了一个浪漫聚会的时刻。
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跳傩戏、跳“法拉”三部分组成。跳会手结束后,接下来是傩戏表演,在傩戏开始之前,村里的老人还要来几段“喜询”,由两村人合演,一唱一和,曲子优美动听,唱词内容多是宣扬本村喜庆的事。老人唱的很投入,像是在聊天讲故事。另外还有“杠打”,4人表演,拿着大木棒,互相对打。接下来就是古朴的民间傩戏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也是村民们最爱看的,是他们自编自演的“庄稼其”了,也就是庄稼戏。这庄稼其由四人扮演,公公、婆婆、儿子、儿媳,还有两个7~8岁的小男孩扮演耕牛。4个人都是由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扮演,在这场戏中跳的最好的是扮演公公的男子,舞姿优美,韵味十足,是村里有名的舞者。他叫鄂明辉,平时在西宁打工,村里办跳会时,专门赶回来参加跳会。“庄稼其”意即种庄稼的人,通过老农向他的儿子传授农耕技艺等剧情,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展现了土族农耕生活,戏中频频出现的滑稽动作,、逗得观众阵阵欢笑。
据专家们说,青海民和县三川地区纳顿的傩戏艺术真实地保留了土族远古生活的具体形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种活形态的文化。纳顿节作为青海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极高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征,也体现了土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
最后是跳“法拉”:一名“法拉”手拿一铁器,将挂在麦场尽头的“宝盖”经幡收下,点燃,老人们焚烧纸钱供于地方神前,祷祝风调雨顺、民殷财阜。接着再把全村人蒸的大白馍分块赠送给每个到会的人,最后将八卦木牌抛出,卜算明年的收成,这是整个跳会的另一个高潮。
傍晚跳会结束,峡口村的舞者伴着太阳的余辉,抬着供奉的四位地方神回到峡口村,第二天峡口村将是主会场,鄂家村的舞者和村民将去峡口村举行另一场跳会。
纳顿节的鼓声还将继续在民和三川大地敲响……
那天是农历7月13,清晨我们一行三人从兰州出发,经刘家峡,翻八大山,11点半到达青海民和的鄂家村,这时来自峡口村的参加纳顿跳会队伍和鄂家村本村的跳会队伍已在鄂家村的麦场汇合,纳顿节拉开了序幕,有节奏的锣鼓声响彻云天,场面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喜庆。
鄂家村和峡口村的跳会队伍在麦场两边各自绕圈行进,队伍中有十多位70多岁的老者身穿白色长褂,一手持折扇,一手持彩漆木制的兵器,其后跟着十来个60多岁的老人,手拿笛子。接下来还有手持各色彩旗的和拿着柳条的队伍依次跟在后面。由年轻人组成的锣鼓队,各有6面大鼓,8个铜锣。整个跳会的队伍随着鼓点,舞步原始、质朴、粗犷。敲着、舞者、喊着,那吼声响彻云霄,仔细一听,原来他们喊的是“大好”两字!这尽情高昂的吼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看热闹的人们不由自主地也随声高喊着,大好!大好!仿佛这一年的喜气要在这“大好”声中抒发出来!我跟着跳会的队伍不停地按下快门,也兴奋地高喊着“大好”,太痛快了!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两个村子的跳会队伍绕行三个回合后,稍事休息,准备下一个节目。这时主办方鄂家村的村民们端上热茶、白酒和蒸馍,招待跳会的舞者。休息空当,一个在华北电力学校上大学的本村大学生鄂西庆告诉我跳会队伍是按年龄的大小排列的,最年长的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去年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出来跳会呢。他们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别看他们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却还是那么从容自如,步履强健。那一招一式,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跃动得是那么谐调,舞动得是那么优美。
在场的每位老人都是那么和蔼可亲,耐心地给我讲着纳顿节的来历和程序。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当地土族群众为了感谢神灵、欢庆丰收而举行的参与性极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宗教色彩浓郁。“纳顿”是土语音译,意思是“玩耍”、“娱乐”。村民们习惯把纳顿称为“跳会”。一年一度的纳顿节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可由一村单独举行,亦有两村联合举行,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今天是鄂家村当“主人”,而峡口村为“客”,第二天的主场将在峡口村,鄂家村为”客”。
每年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的各个村镇都要举办纳顿节,从阴历7月12到9月15,历时63天,跳会的鼓声此起彼伏,响遍三川大地的村村落落,可谓“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过去遇到大荒大旱时就不跳了,现在大荒大旱没有了,基本每年都办。老人们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每年一次的纳顿节,马西山老人感慨地对我说,“总感到有点来不及了,跳会要有好身体啊!”
热闹的纳顿节自然也是一年一度十里八多访亲拜友的好场所、好时机。男女老少,装扮一新,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对于青年男女而言,纳顿则提供了一个浪漫聚会的时刻。
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跳傩戏、跳“法拉”三部分组成。跳会手结束后,接下来是傩戏表演,在傩戏开始之前,村里的老人还要来几段“喜询”,由两村人合演,一唱一和,曲子优美动听,唱词内容多是宣扬本村喜庆的事。老人唱的很投入,像是在聊天讲故事。另外还有“杠打”,4人表演,拿着大木棒,互相对打。接下来就是古朴的民间傩戏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也是村民们最爱看的,是他们自编自演的“庄稼其”了,也就是庄稼戏。这庄稼其由四人扮演,公公、婆婆、儿子、儿媳,还有两个7~8岁的小男孩扮演耕牛。4个人都是由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扮演,在这场戏中跳的最好的是扮演公公的男子,舞姿优美,韵味十足,是村里有名的舞者。他叫鄂明辉,平时在西宁打工,村里办跳会时,专门赶回来参加跳会。“庄稼其”意即种庄稼的人,通过老农向他的儿子传授农耕技艺等剧情,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展现了土族农耕生活,戏中频频出现的滑稽动作,、逗得观众阵阵欢笑。
据专家们说,青海民和县三川地区纳顿的傩戏艺术真实地保留了土族远古生活的具体形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种活形态的文化。纳顿节作为青海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极高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征,也体现了土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
最后是跳“法拉”:一名“法拉”手拿一铁器,将挂在麦场尽头的“宝盖”经幡收下,点燃,老人们焚烧纸钱供于地方神前,祷祝风调雨顺、民殷财阜。接着再把全村人蒸的大白馍分块赠送给每个到会的人,最后将八卦木牌抛出,卜算明年的收成,这是整个跳会的另一个高潮。
傍晚跳会结束,峡口村的舞者伴着太阳的余辉,抬着供奉的四位地方神回到峡口村,第二天峡口村将是主会场,鄂家村的舞者和村民将去峡口村举行另一场跳会。
纳顿节的鼓声还将继续在民和三川大地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