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调胃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小儿积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将小儿积滞症112例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调胃化食散取适量药末用温开水调成稠膏状敷于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1d更换1次,1次6~8h,连敷6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取0.30mm×2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消毒后,行快刺放血,不留针,实证用泻法,辅以补法,虚证用补法,辅以泻法。对照组予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口服,观察时间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调胃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小儿积滞症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避免了一些口服药产生的毒副作用。
[关键词] 小儿积滞症;穴位贴敷;调胃化食散;针刺
[中图分类号] R2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108-02
小儿积滞症是指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或脾胃虚弱、腐熟运化不及、乳食停滞不化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1]。在儿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小儿口服中药比较反胃,甚者点滴即吐,用中药汤剂治疗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自2006年以来,本科室自拟调胃化食散配合针刺治疗积滞症68例,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本院儿科门诊,病史3个月以上,依症状、体征、肝功能、HbsAg、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除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按2∶1随机取样。治疗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岁8例,1~3岁24例,4~7岁30例,>8岁6例;病程在12个月以上39例,3~12个月29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岁4例,1~3岁12例,4~7岁14例,>8岁4例;病程在12个月以上16例,3~12个月1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不思乳食,形体消瘦,神疲肢倦,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辨证为脾虚夹积型。全部病例诊断依据均依据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2]评定。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调胃化食散药物组成:陈皮、砂仁、焦三仙、鸡内金、槟榔、草豆蔻、土炒白术、冰片、桂皮、藿香各等份,按比例研末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用温开水调成稠膏状敷于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1d更换1次,1次6~8h,连敷6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取0.30mm×2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消毒后,行快刺放血,不留针;实证用泻法,辅以补法,虚证用补法,辅以泻法。主穴取四缝,脾虚夹积取足三里,积滞化热加曲池、合谷,烦躁加神门。
1.3.2对照组予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广东济宁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服用方法按年龄不同参照说明服用,观察时间同治疗组。
1.4疗效标准
依据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治愈:主要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好转:主要症状部
分消失,大便基本正常;未愈:症状无好转。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典型病例
周某,女,6岁,2007年8月19日来诊。家长代述:患者于1年前始不思饮食。现在症:不思饮食,食则饱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大便稀溏,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滑,体重16kg。家人曾在药店自购肥儿丸口服,症状无改变。中医诊断:积滞,脾虚夹积型。按上法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自动觅食,大便基本正常。第二个疗程时,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大便正常。半年后随访,患儿面色红润,神情活泼,体重19kg。
4讨论
小儿积滞症属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素有稚阴稚阳之说,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贪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致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腐熟运化不及,乳食停滞不化。个别患儿可因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气血化源不足,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而转化为疳症,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症”之说。长期患此类疾病对儿童的健康状态及智力发育均有较大影响,寻找良好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疗应以消食导滞醒脾健胃为主。脐疗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与内治法基本相同。无论内治,还是外治,均是这个道理。内治法与外治法只是方法不同。清·吴师机:“膏方取法,不外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3]。
外敷药物中,结合《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4],砂仁、藿香味辛,性温,醒脾开胃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外用能够很好地渗透到体内。槟榔味辛苦,性温,能破气消积。现代药理研究槟榔具有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能兴奋脊后神经,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强,肠蠕动增加。白术味甘苦,性温,健脾燥湿益气生血,土炒更易引药归经。桂皮性味芳香,内含有挥发油桂皮醛,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而有解痉止痛作用,对减弱的胃肠功能有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腹中胀气,而有芳香健胃作用。焦三仙、鸡内金为消食开胃之药。陈皮味辛苦,性温,能理气醒脾开胃,助中焦之运化,现代药理研究陈皮成分具多样性,对胃肠的作用也具有多样性,既能芳香健胃,又能舒解脾胃气滞。草豆蔻味辛,性热,健脾燥湿温中。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无处不到,可通诸窍,引药深入。药物敷脐疗法的运用历史悠久,其在局部药物吸收作用机理是,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的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作用最弱;而且脐下脂肪组织缺如,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部皮肤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另外,脐部是一凹陷隐窝,乃天然药穴,最适宜置药,药物贴敷后形成自然闭合状态,可较长时间存放,这些均有利于药物穿透皮肤弥散,从而被人体吸收。贴敷后,药物通过脐中皮肤的渗透和吸收,经脉的循行,输布全身,直达病所,从而发挥治疗作用[5]。中药贴敷脐即神阙穴[6]处,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的本身功效,通过神阙穴,借奇经和十二经脉及其十二经别之循行,布输于五脏六腑,散达于四肢百骸,以达病所,而祛疾除痼。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主治疳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刺之可解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调胃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針刺治疗小儿积滞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接受,颇受患儿及家长欢迎。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0-113.
[2] 韩新峰. 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M].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02.
[3] 魏振装. 家庭脐疗[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3.
[4] 沈丕安. 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 -31.
[5] 黄敏. 中药敷脐疗法刍议[J]. 中医外治杂志,2006,15(2):59.
[6] 邢民. 浅谈神阙穴的主治功用及临床应用[J]. 中医外治杂志,2006,15(3):54.
(收稿日期:2008-11-27)
[关键词] 小儿积滞症;穴位贴敷;调胃化食散;针刺
[中图分类号] R2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108-02
小儿积滞症是指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或脾胃虚弱、腐熟运化不及、乳食停滞不化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1]。在儿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小儿口服中药比较反胃,甚者点滴即吐,用中药汤剂治疗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自2006年以来,本科室自拟调胃化食散配合针刺治疗积滞症68例,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本院儿科门诊,病史3个月以上,依症状、体征、肝功能、HbsAg、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除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按2∶1随机取样。治疗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岁8例,1~3岁24例,4~7岁30例,>8岁6例;病程在12个月以上39例,3~12个月29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岁4例,1~3岁12例,4~7岁14例,>8岁4例;病程在12个月以上16例,3~12个月1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不思乳食,形体消瘦,神疲肢倦,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辨证为脾虚夹积型。全部病例诊断依据均依据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2]评定。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调胃化食散药物组成:陈皮、砂仁、焦三仙、鸡内金、槟榔、草豆蔻、土炒白术、冰片、桂皮、藿香各等份,按比例研末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用温开水调成稠膏状敷于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1d更换1次,1次6~8h,连敷6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取0.30mm×2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消毒后,行快刺放血,不留针;实证用泻法,辅以补法,虚证用补法,辅以泻法。主穴取四缝,脾虚夹积取足三里,积滞化热加曲池、合谷,烦躁加神门。
1.3.2对照组予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广东济宁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服用方法按年龄不同参照说明服用,观察时间同治疗组。
1.4疗效标准
依据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治愈:主要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好转:主要症状部
分消失,大便基本正常;未愈:症状无好转。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典型病例
周某,女,6岁,2007年8月19日来诊。家长代述:患者于1年前始不思饮食。现在症:不思饮食,食则饱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大便稀溏,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滑,体重16kg。家人曾在药店自购肥儿丸口服,症状无改变。中医诊断:积滞,脾虚夹积型。按上法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自动觅食,大便基本正常。第二个疗程时,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大便正常。半年后随访,患儿面色红润,神情活泼,体重19kg。
4讨论
小儿积滞症属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素有稚阴稚阳之说,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贪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致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腐熟运化不及,乳食停滞不化。个别患儿可因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气血化源不足,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而转化为疳症,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症”之说。长期患此类疾病对儿童的健康状态及智力发育均有较大影响,寻找良好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疗应以消食导滞醒脾健胃为主。脐疗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与内治法基本相同。无论内治,还是外治,均是这个道理。内治法与外治法只是方法不同。清·吴师机:“膏方取法,不外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3]。
外敷药物中,结合《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4],砂仁、藿香味辛,性温,醒脾开胃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外用能够很好地渗透到体内。槟榔味辛苦,性温,能破气消积。现代药理研究槟榔具有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能兴奋脊后神经,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强,肠蠕动增加。白术味甘苦,性温,健脾燥湿益气生血,土炒更易引药归经。桂皮性味芳香,内含有挥发油桂皮醛,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而有解痉止痛作用,对减弱的胃肠功能有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腹中胀气,而有芳香健胃作用。焦三仙、鸡内金为消食开胃之药。陈皮味辛苦,性温,能理气醒脾开胃,助中焦之运化,现代药理研究陈皮成分具多样性,对胃肠的作用也具有多样性,既能芳香健胃,又能舒解脾胃气滞。草豆蔻味辛,性热,健脾燥湿温中。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无处不到,可通诸窍,引药深入。药物敷脐疗法的运用历史悠久,其在局部药物吸收作用机理是,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的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作用最弱;而且脐下脂肪组织缺如,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部皮肤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分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另外,脐部是一凹陷隐窝,乃天然药穴,最适宜置药,药物贴敷后形成自然闭合状态,可较长时间存放,这些均有利于药物穿透皮肤弥散,从而被人体吸收。贴敷后,药物通过脐中皮肤的渗透和吸收,经脉的循行,输布全身,直达病所,从而发挥治疗作用[5]。中药贴敷脐即神阙穴[6]处,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的本身功效,通过神阙穴,借奇经和十二经脉及其十二经别之循行,布输于五脏六腑,散达于四肢百骸,以达病所,而祛疾除痼。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主治疳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刺之可解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调胃化食散穴位贴敷配合針刺治疗小儿积滞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接受,颇受患儿及家长欢迎。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0-113.
[2] 韩新峰. 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M].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02.
[3] 魏振装. 家庭脐疗[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3.
[4] 沈丕安. 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 -31.
[5] 黄敏. 中药敷脐疗法刍议[J]. 中医外治杂志,2006,15(2):59.
[6] 邢民. 浅谈神阙穴的主治功用及临床应用[J]. 中医外治杂志,2006,15(3):54.
(收稿日期:200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