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uolan 罗岚 等待一个影
拍摄风景时常常因光线、天气等原因感觉画面有些平淡,作者巧妙运用“人”这个元素,将一抹抹亮丽的色彩加入到原本平淡的画面中。从此,等待变得有趣了起来……
作为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无法经常远足拍片,为了能拍到与众不同的照片,我经常在拍摄身边的景物尝试不同的手法。后来我发现动感效果拍得好是增强作品感染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由各种对比产生,比如最常见的冷暖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所以在拍摄时我常常会注重发现场景中的各种矛盾。
做出正确判断
拍好这类动静相结合的画面,在拍摄前一定要有预见性,熟悉是成功的秘诀。作为拍摄者,选择和掌握什么时间按动照相机的快门至关重要。如果缺乏预见性,不能事先判断到典型的瞬间会在何时、何地出现,该在何处怎样拍摄,那就难以拍出优秀的照片。
提前按下快门
有了预见性后还要合理地运用好提前量,所谓提前量,就是当抓拍人物的某一快速变动的动作时,要在动作的高潮和精彩瞬间出现之前的一刹那间按动快门。
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降低快门速度:如果在白天拍摄,可以通过降低ISO、使用小光圈、加灰镜等方式减少进入的光线,降低快门速度。
保持相机稳定:三脚架、快门线是必备。我拍的这些慢速快门一般在1/6秒以下,所以要事先支好三脚架,最好再加上快门线,将相机的振动减到最小。
快门优先模式:要熟悉不同的慢速快门带来的效果,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
Wangwei 王嵬 等待一道光
等待的题材有大有小,等待的时间有长有短,王嵬喜欢拍摄在天地间驰过的汽车、火车,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效果常常让人惊叹。
反复构思反复踩点
“等待中捕捉”的画面大多是在计划之内的,尤其是所拍摄的场景、等待的主体、光线是预先构思好的,只需时间即可。
不同于抓拍,拍摄这种有预想的画面必定要经过反复踩点、构思,你可能会在山顶上、楼上、树上、公路桥上、河床里等等,而去往摄影点的路,往往也是最难走的。拍摄前要做好两三天内的拍摄计划——想好拍摄机位以及去某个机位的路线、方式、时间和补给、休息地点。装备上一般根据是否拍夜景而决定是否带三脚架。
弱光环境巧对焦
这种大场景的拍摄在弱光下对焦时可以选择远处的灯光、比较亮的星星,或者把镜头的对焦环打到无限远之后再往回拨一点儿,试拍几张查验对焦是否准确,之后再拍摄。
相机一般选用速度快的即可,镜头一般使用大变焦比的比较实用,比如18-200mm镜头,可以根据现场环境来选择不同焦段,也省去了换镜头的麻烦。
Ninghui 宁辉 等待一个点
尽管作者认为自己拍摄这样的作品很简单、没什么太难的技巧,但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感觉到街头拍摄所需要的深厚文化积淀和训练有素的捕捉能力。说是“扫街”,怎一个“扫”字那么简单!
多种手法打造画境城市
从小到大一直在城市生活,所以后来端起照相机拍城市也觉得很自然。
其实想要把现实的题材拍得艺术一些,有很多方法,比如通过雨、雪、雾等自然气候,也可以通过景深等拍摄手法来打造。拍得久了,就开始慢慢放弃对画面“趣味”的单纯追求,更想以平实的叙述方式来展现多彩的都市文化并努力做到自己的照片不是那种直白地对现实世界的记录!希望我自己的片子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独特瞬间又能传达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
35mm镜头
更轻便、更隐蔽
我的第一个镜头是50mm标头,后来又买了35mm镜头,而且一用就是十几年,这似乎也就决定了我会更喜欢在这些视角范围内玩。2004年我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尼康D70,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最常用的镜头是尼康的17-35mm1:2.8,这几年,开始用蔡司25mm1:2.8镜头搭配全画幅相机。这些焦段的镜头轻便、不引人注目,更有利于街拍。
偷拍!盲拍!抓拍!
有时我会按着设想、守株待兔,等待最佳瞬间的出现。后期在裁剪上会再强化一下自己当时感觉到的“故事”。技术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但培养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学会在大马路上“扫街”(拍风景也是)时能看到一些潜在的、有意思的画面,这个“提炼能力”的培养过程会很长。正如大师所说:“将景物中无序的、互不协调的成分化为有序的构图。这或许就是卓越的摄影师最了不起的、无可比拟的才能。”
图片后期?不擅长!
我不擅长图片后期,多数照片处理成黑白,后期调整用得最多的就是软件中的自动功能,比如现在Lightroom非常方便,有很多预设的效果,想要哪种效果,鼠标点一下就行。而且,调图软件里的色彩模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Tangyuefan 汤跃范 等待一瞬间
摩托车运动是勇敢者们的游戏,作者需要在拍摄前观察赛道、选择拍摄点、考虑光线的变化、熟悉赛道并根据运动的规律拟定一个拍摄计划……有了计划和等待,就会赶在飞驰的摩托前面。
选择很重要
照片拍得是否出彩,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赛车手们的场上表现。我在拍摄时会密切关注那些竞技能力强和夺冠呼声高的选手,他们可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且轻松自如、造型优美。
安全更重要
选择的拍摄点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当拍摩托车的侧面照片时我会选择与赛道2-5米的距离,这样可以根据场上的不断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我在这个距离拍摄时用24-70mm和14-24mm的镜头。
好机位出效果
在选择拍摄机位时,我比较喜欢那些有逆光、侧光、侧逆光的弯道以及有跳跃难度的地方,这样的片子层次丰富、现场和空间的氛围感极强。
我使用的是尼康D700全画幅数码相机。配置14-24mm、24-70mm、80-400mm三只尼康镜头。
通常我使用A挡(光圈优先),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较好地控制景深,从而达到我的拍摄预期。当然在拍摄一些运动中的特殊镜头时我也会使用S挡(速度优先)。在拍摄这组照片时我还是使用了A挡模式,以达到简洁和较为干净的背景效果。
广角镜头低角度拍摄是我最惯用的手法之一。这样的画面结构独特、夸张、背景干净。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慢速、拉伸镜头、追拍、摇晃相机以及慢速中旋转相机的同时拖拍都是拍摄运动体的常用手法。1/60秒以下至1秒的各级速度都可以进行尝试。比赛中,使用S挡拍摄时我常用的速度是1/60秒和1/25秒。使用A挡时我会选择F8-11的光圈。
为了能拍出层次丰富的照片,我在曝光补偿时-0.7EV,目的是不让高光部分曝光过度,便于后期调整。
除此以外,后期的调整、剪裁以及多底合成等都是提升作品的必然路径。有些作品一“按”而成,有些作品则需二次创作。
Pufeng 浦峰 等待一个错位
当我遇上你,不多一秒,不少一分,正好擦肩而过,一张精妙的作品,在等待中产生。
预设 想象
我们的城市布满了各种内容的大小广告牌和宣传标语,这些元素其实都是非常好的拍摄素材,利用广告牌上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物体产生的错位,经常能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也许有一些摄友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他 们“扫”的街比我多很多,花的时间也比我长很多,但为什么就遇不到那些幽默而又奇巧的瞬间呢?当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物,我的眼睛会在四周快速搜寻和它的内容相映成趣的物体,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远在天边。不过只要在视野所及范围之内,要寻找到一件可以搭配出彩的道具并不难。
冲突=精彩
画面中的这些元素,其实都是身边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但是要想让看点产生,元素之间产生点冲突会比较好看。比如一只飞进画面的脚,遇见墙上的运动员符号,动与静产生了争抢毽子的冲突;墙上的瑜伽广告,恰逢一辆小推车经过,产生了“不搭调”的冲突,也称无厘头式的幽默。把组成画面的元素拆开来看,都不足以形成故事,但是它们碰巧遇到了,加上一点机智的思考,一张看似妙手偶得的照片也出炉了。
拍摄风景时常常因光线、天气等原因感觉画面有些平淡,作者巧妙运用“人”这个元素,将一抹抹亮丽的色彩加入到原本平淡的画面中。从此,等待变得有趣了起来……
作为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无法经常远足拍片,为了能拍到与众不同的照片,我经常在拍摄身边的景物尝试不同的手法。后来我发现动感效果拍得好是增强作品感染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由各种对比产生,比如最常见的冷暖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所以在拍摄时我常常会注重发现场景中的各种矛盾。
做出正确判断
拍好这类动静相结合的画面,在拍摄前一定要有预见性,熟悉是成功的秘诀。作为拍摄者,选择和掌握什么时间按动照相机的快门至关重要。如果缺乏预见性,不能事先判断到典型的瞬间会在何时、何地出现,该在何处怎样拍摄,那就难以拍出优秀的照片。
提前按下快门
有了预见性后还要合理地运用好提前量,所谓提前量,就是当抓拍人物的某一快速变动的动作时,要在动作的高潮和精彩瞬间出现之前的一刹那间按动快门。
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降低快门速度:如果在白天拍摄,可以通过降低ISO、使用小光圈、加灰镜等方式减少进入的光线,降低快门速度。
保持相机稳定:三脚架、快门线是必备。我拍的这些慢速快门一般在1/6秒以下,所以要事先支好三脚架,最好再加上快门线,将相机的振动减到最小。
快门优先模式:要熟悉不同的慢速快门带来的效果,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
Wangwei 王嵬 等待一道光
等待的题材有大有小,等待的时间有长有短,王嵬喜欢拍摄在天地间驰过的汽车、火车,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效果常常让人惊叹。
反复构思反复踩点
“等待中捕捉”的画面大多是在计划之内的,尤其是所拍摄的场景、等待的主体、光线是预先构思好的,只需时间即可。
不同于抓拍,拍摄这种有预想的画面必定要经过反复踩点、构思,你可能会在山顶上、楼上、树上、公路桥上、河床里等等,而去往摄影点的路,往往也是最难走的。拍摄前要做好两三天内的拍摄计划——想好拍摄机位以及去某个机位的路线、方式、时间和补给、休息地点。装备上一般根据是否拍夜景而决定是否带三脚架。
弱光环境巧对焦
这种大场景的拍摄在弱光下对焦时可以选择远处的灯光、比较亮的星星,或者把镜头的对焦环打到无限远之后再往回拨一点儿,试拍几张查验对焦是否准确,之后再拍摄。
相机一般选用速度快的即可,镜头一般使用大变焦比的比较实用,比如18-200mm镜头,可以根据现场环境来选择不同焦段,也省去了换镜头的麻烦。
Ninghui 宁辉 等待一个点
尽管作者认为自己拍摄这样的作品很简单、没什么太难的技巧,但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感觉到街头拍摄所需要的深厚文化积淀和训练有素的捕捉能力。说是“扫街”,怎一个“扫”字那么简单!
多种手法打造画境城市
从小到大一直在城市生活,所以后来端起照相机拍城市也觉得很自然。
其实想要把现实的题材拍得艺术一些,有很多方法,比如通过雨、雪、雾等自然气候,也可以通过景深等拍摄手法来打造。拍得久了,就开始慢慢放弃对画面“趣味”的单纯追求,更想以平实的叙述方式来展现多彩的都市文化并努力做到自己的照片不是那种直白地对现实世界的记录!希望我自己的片子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独特瞬间又能传达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
35mm镜头
更轻便、更隐蔽
我的第一个镜头是50mm标头,后来又买了35mm镜头,而且一用就是十几年,这似乎也就决定了我会更喜欢在这些视角范围内玩。2004年我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尼康D70,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最常用的镜头是尼康的17-35mm1:2.8,这几年,开始用蔡司25mm1:2.8镜头搭配全画幅相机。这些焦段的镜头轻便、不引人注目,更有利于街拍。
偷拍!盲拍!抓拍!
有时我会按着设想、守株待兔,等待最佳瞬间的出现。后期在裁剪上会再强化一下自己当时感觉到的“故事”。技术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但培养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学会在大马路上“扫街”(拍风景也是)时能看到一些潜在的、有意思的画面,这个“提炼能力”的培养过程会很长。正如大师所说:“将景物中无序的、互不协调的成分化为有序的构图。这或许就是卓越的摄影师最了不起的、无可比拟的才能。”
图片后期?不擅长!
我不擅长图片后期,多数照片处理成黑白,后期调整用得最多的就是软件中的自动功能,比如现在Lightroom非常方便,有很多预设的效果,想要哪种效果,鼠标点一下就行。而且,调图软件里的色彩模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Tangyuefan 汤跃范 等待一瞬间
摩托车运动是勇敢者们的游戏,作者需要在拍摄前观察赛道、选择拍摄点、考虑光线的变化、熟悉赛道并根据运动的规律拟定一个拍摄计划……有了计划和等待,就会赶在飞驰的摩托前面。
选择很重要
照片拍得是否出彩,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赛车手们的场上表现。我在拍摄时会密切关注那些竞技能力强和夺冠呼声高的选手,他们可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且轻松自如、造型优美。
安全更重要
选择的拍摄点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当拍摩托车的侧面照片时我会选择与赛道2-5米的距离,这样可以根据场上的不断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我在这个距离拍摄时用24-70mm和14-24mm的镜头。
好机位出效果
在选择拍摄机位时,我比较喜欢那些有逆光、侧光、侧逆光的弯道以及有跳跃难度的地方,这样的片子层次丰富、现场和空间的氛围感极强。
我使用的是尼康D700全画幅数码相机。配置14-24mm、24-70mm、80-400mm三只尼康镜头。
通常我使用A挡(光圈优先),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较好地控制景深,从而达到我的拍摄预期。当然在拍摄一些运动中的特殊镜头时我也会使用S挡(速度优先)。在拍摄这组照片时我还是使用了A挡模式,以达到简洁和较为干净的背景效果。
广角镜头低角度拍摄是我最惯用的手法之一。这样的画面结构独特、夸张、背景干净。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慢速、拉伸镜头、追拍、摇晃相机以及慢速中旋转相机的同时拖拍都是拍摄运动体的常用手法。1/60秒以下至1秒的各级速度都可以进行尝试。比赛中,使用S挡拍摄时我常用的速度是1/60秒和1/25秒。使用A挡时我会选择F8-11的光圈。
为了能拍出层次丰富的照片,我在曝光补偿时-0.7EV,目的是不让高光部分曝光过度,便于后期调整。
除此以外,后期的调整、剪裁以及多底合成等都是提升作品的必然路径。有些作品一“按”而成,有些作品则需二次创作。
Pufeng 浦峰 等待一个错位
当我遇上你,不多一秒,不少一分,正好擦肩而过,一张精妙的作品,在等待中产生。
预设 想象
我们的城市布满了各种内容的大小广告牌和宣传标语,这些元素其实都是非常好的拍摄素材,利用广告牌上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物体产生的错位,经常能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也许有一些摄友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他 们“扫”的街比我多很多,花的时间也比我长很多,但为什么就遇不到那些幽默而又奇巧的瞬间呢?当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物,我的眼睛会在四周快速搜寻和它的内容相映成趣的物体,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远在天边。不过只要在视野所及范围之内,要寻找到一件可以搭配出彩的道具并不难。
冲突=精彩
画面中的这些元素,其实都是身边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但是要想让看点产生,元素之间产生点冲突会比较好看。比如一只飞进画面的脚,遇见墙上的运动员符号,动与静产生了争抢毽子的冲突;墙上的瑜伽广告,恰逢一辆小推车经过,产生了“不搭调”的冲突,也称无厘头式的幽默。把组成画面的元素拆开来看,都不足以形成故事,但是它们碰巧遇到了,加上一点机智的思考,一张看似妙手偶得的照片也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