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雪是日本的常见事物,也是日本民族的重要审美对象。在日本文学中,雪与情爱常常联系在一起,雪的缥缈易逝、肆虐狂暴、纯洁美好分别用以联系情爱的虚无脆弱、纷乱毁灭、风流优雅,形成了日本文学里独特的雪意象。
关键词:日本文学 雪 情爱
在日本文学中,雪与情爱常常联系在一起,作家们以其缥缈易逝写情爱的虚无脆弱,以其肆虐狂暴写情爱的纷乱毁灭,以其纯洁美好写情爱的风流优雅,构成了独特的雪意象。
平安初期的和歌里已出现以雪之缥缈比喻爱情之虚无的例子,如柿本人麻吕的一首无题诗:“相逢离别夜,白雪降连朝。积雪还消雪,吾身亦共消。”歌人触景生情,将自己对恋人无望的爱比作雪花,在寒冷的冬夜寂寞地飘零,纵然积得满地也无人知晓,最后只能消融在黑夜之中,深情含蓄,缠绵凄恻。与之类似:“雪降深山里,侵凌薛草根。恋情如雪化,思路正纷繁。”歌人以雪喻爱情,面对如雪化的爱恋,不禁思绪纷繁,无限惆怅。小说中以雪写爱情之虚无更为常见:《源氏物语》里源氏迎娶三公主后,紫姬在雪中为爱垂泪;《雪国》中驹子对岛村的爱恋和岛村对叶子的倾慕都像雪一样飘无定时、落无声息,最终沉默地堆积在山底,或者在大火中化为泥泞;三岛由纪夫的《春雪》中,飘落的雪花也见证了清显和聪子的爱情从发生到消殒的全过程……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将雪与爱情虚无的共性写得最为直接,其小说《一片雪》的开头是伊织的情人阿霞在他们初次做爱后的清晨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外面下雪了,伊织回忆了他与阿霞相识的经过,之后便看到“早晨覆盖街道的积雪,已经基本上融化完了……雪景的寿命似乎只有早晨短短的数小时”,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埋下的伏笔。这个伏笔在结尾时得到了呼应:阿霞和笙子都离开了伊织,伊织一个人面壁思考过去:“回首往日,与阿霞的爱也好,与笙子的爱也好,还有和妻子的爱,无不像雪花一样,既真实又虚幻,有些靠不住。”在小说的高潮,有夫之妇阿霞和有妇之夫、同时还有另一个情人的伊织的爱情达到顶峰,几乎罔顾一切,此时正是新年的初雪。伊织和阿霞匆忙紧张而极端羞耻地结合后,伊织看着窗外的雪花,感慨“雪花落到地上的同时便消融了,仿佛只是为了落下而落下的雪。或者说,这雪片只有在落下的那一瞬间才具有生命”,这暗含着渡边淳一对于背德的爱的隐喻——这份爱情就像雪一样虚无短暂,只能拥有一瞬间的生命。
风雪往往相伴而来,风中的雪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任凭自己在翻卷中被带向未知的地方,恰似爱情中被情爱掌控、身不由己、不知昨日与未来的人们;肆虐的暴风雪又有着巨大的破坏力,正如一切激烈得难以抑制的感情都会使平静的日常生活布满裂纹,故而暴风雪常伴随着不容于世的、破坏性的爱情。《源氏物语》中,髭黑大将追求玉鬘时便写下“思茫然兮情难安,心共雪花满天舞,不耐独卧兮袖袂寒”,用紛乱的雪花比喻自己处于对玉鬘热烈爱恋中患得患失、时起时伏的纷乱心绪。在渡边淳一的《泡沫》里,安艺和抄子被暴风雪困在了北海道的别墅,无法及时赶回家的抄子必然会因此暴露出轨的事实,“这种无路可退的感觉反而更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屋外大雪纷飞,安艺和抄子就在屋内疯狂地做爱,充满了孤注一掷、破坏掉一切也在所不惜的决绝。情爱和雪也仿佛融为了一体,暴风雪既在窗外纷飞呼啸,又在两人之间肆虐翻涌。
人们对于爱情总会抱着一种美好的情绪,同样会让人禁不住觉得美好的白雪便与之有了共性。《万叶集》中,歌人满怀着爱的愉悦,吟咏“恋情如白雪,常覆富士巅”,用洁白的雪来比喻圣洁的爱情,并希望爱情能够像富士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一样永恒。还有的只是含蓄地唱“山田涉沼泽,为君采乌芋。初融春雪水,湿我长裙裾”,少女那婉转的心曲都化作一汪雪水,打湿了她平静的生活。《源氏物语》中,源氏常踏雪而来,在“静澄清幽”的雪景中与女子相会,尽显风流,充满了优雅动人的物哀之情。《春雪》里,清显和聪子第一次接吻也是在雪里,这一个雪中的吻让清显“内心的不安已一扫而光……明确了幸福所在”。纯洁的雪一如纯洁的爱,雪之美好恰似爱之动人,不論是作为喻体还是作为情爱发生的环境,雪都与爱情相得益彰。
除了以上三类,雪意象有时还会和“云雨”的意象共同出现,暗写情爱的发生,如“密隐泊濑乡,我来求婚配。阴霾风雪吹,云浓雨如晦”。“云雨”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源自宋玉的《高唐赋序》,指男女欢会,而在日本文学中,雪意象的源流《古事记》里也是以雪写男女欢会。根据“雪”与“云雨”并列使用的情况及其源流意义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出日本文学中雪意象源流意义的形成是受到中国云雨意象影响的结果,与中国文学中雪意象的关联反而不大。雪意象在情爱上的象征意义也一直延续下来,使之成为了日本文学中的“云雨”,与中国文学中的雪意象相区别。
参考文献:
[1]呼丹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以《春雪》、《雪国》、《一片雪》为考察中心[J].丝绸之路,2013(16).
(作者简介:卫冕,女,本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日本文学 雪 情爱
在日本文学中,雪与情爱常常联系在一起,作家们以其缥缈易逝写情爱的虚无脆弱,以其肆虐狂暴写情爱的纷乱毁灭,以其纯洁美好写情爱的风流优雅,构成了独特的雪意象。
平安初期的和歌里已出现以雪之缥缈比喻爱情之虚无的例子,如柿本人麻吕的一首无题诗:“相逢离别夜,白雪降连朝。积雪还消雪,吾身亦共消。”歌人触景生情,将自己对恋人无望的爱比作雪花,在寒冷的冬夜寂寞地飘零,纵然积得满地也无人知晓,最后只能消融在黑夜之中,深情含蓄,缠绵凄恻。与之类似:“雪降深山里,侵凌薛草根。恋情如雪化,思路正纷繁。”歌人以雪喻爱情,面对如雪化的爱恋,不禁思绪纷繁,无限惆怅。小说中以雪写爱情之虚无更为常见:《源氏物语》里源氏迎娶三公主后,紫姬在雪中为爱垂泪;《雪国》中驹子对岛村的爱恋和岛村对叶子的倾慕都像雪一样飘无定时、落无声息,最终沉默地堆积在山底,或者在大火中化为泥泞;三岛由纪夫的《春雪》中,飘落的雪花也见证了清显和聪子的爱情从发生到消殒的全过程……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将雪与爱情虚无的共性写得最为直接,其小说《一片雪》的开头是伊织的情人阿霞在他们初次做爱后的清晨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外面下雪了,伊织回忆了他与阿霞相识的经过,之后便看到“早晨覆盖街道的积雪,已经基本上融化完了……雪景的寿命似乎只有早晨短短的数小时”,这可以看作是作者埋下的伏笔。这个伏笔在结尾时得到了呼应:阿霞和笙子都离开了伊织,伊织一个人面壁思考过去:“回首往日,与阿霞的爱也好,与笙子的爱也好,还有和妻子的爱,无不像雪花一样,既真实又虚幻,有些靠不住。”在小说的高潮,有夫之妇阿霞和有妇之夫、同时还有另一个情人的伊织的爱情达到顶峰,几乎罔顾一切,此时正是新年的初雪。伊织和阿霞匆忙紧张而极端羞耻地结合后,伊织看着窗外的雪花,感慨“雪花落到地上的同时便消融了,仿佛只是为了落下而落下的雪。或者说,这雪片只有在落下的那一瞬间才具有生命”,这暗含着渡边淳一对于背德的爱的隐喻——这份爱情就像雪一样虚无短暂,只能拥有一瞬间的生命。
风雪往往相伴而来,风中的雪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任凭自己在翻卷中被带向未知的地方,恰似爱情中被情爱掌控、身不由己、不知昨日与未来的人们;肆虐的暴风雪又有着巨大的破坏力,正如一切激烈得难以抑制的感情都会使平静的日常生活布满裂纹,故而暴风雪常伴随着不容于世的、破坏性的爱情。《源氏物语》中,髭黑大将追求玉鬘时便写下“思茫然兮情难安,心共雪花满天舞,不耐独卧兮袖袂寒”,用紛乱的雪花比喻自己处于对玉鬘热烈爱恋中患得患失、时起时伏的纷乱心绪。在渡边淳一的《泡沫》里,安艺和抄子被暴风雪困在了北海道的别墅,无法及时赶回家的抄子必然会因此暴露出轨的事实,“这种无路可退的感觉反而更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屋外大雪纷飞,安艺和抄子就在屋内疯狂地做爱,充满了孤注一掷、破坏掉一切也在所不惜的决绝。情爱和雪也仿佛融为了一体,暴风雪既在窗外纷飞呼啸,又在两人之间肆虐翻涌。
人们对于爱情总会抱着一种美好的情绪,同样会让人禁不住觉得美好的白雪便与之有了共性。《万叶集》中,歌人满怀着爱的愉悦,吟咏“恋情如白雪,常覆富士巅”,用洁白的雪来比喻圣洁的爱情,并希望爱情能够像富士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一样永恒。还有的只是含蓄地唱“山田涉沼泽,为君采乌芋。初融春雪水,湿我长裙裾”,少女那婉转的心曲都化作一汪雪水,打湿了她平静的生活。《源氏物语》中,源氏常踏雪而来,在“静澄清幽”的雪景中与女子相会,尽显风流,充满了优雅动人的物哀之情。《春雪》里,清显和聪子第一次接吻也是在雪里,这一个雪中的吻让清显“内心的不安已一扫而光……明确了幸福所在”。纯洁的雪一如纯洁的爱,雪之美好恰似爱之动人,不論是作为喻体还是作为情爱发生的环境,雪都与爱情相得益彰。
除了以上三类,雪意象有时还会和“云雨”的意象共同出现,暗写情爱的发生,如“密隐泊濑乡,我来求婚配。阴霾风雪吹,云浓雨如晦”。“云雨”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源自宋玉的《高唐赋序》,指男女欢会,而在日本文学中,雪意象的源流《古事记》里也是以雪写男女欢会。根据“雪”与“云雨”并列使用的情况及其源流意义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出日本文学中雪意象源流意义的形成是受到中国云雨意象影响的结果,与中国文学中雪意象的关联反而不大。雪意象在情爱上的象征意义也一直延续下来,使之成为了日本文学中的“云雨”,与中国文学中的雪意象相区别。
参考文献:
[1]呼丹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以《春雪》、《雪国》、《一片雪》为考察中心[J].丝绸之路,2013(16).
(作者简介:卫冕,女,本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