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寄托着人们的诗情画意,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它给世人无穷的愉悦与希望,又将血淋淋的现实直面在人们面前。路遥作品中传达的对苦难人生的顽强反抗、对人间真情的讴歌、对黄土地的深深眷恋,不经意间流露出浓郁的诗性美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关键词:路谣;诗意;情感;求索
作者简介:李祥玉(1996-),男,汉族、陕西洋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1
路遙出生于陕北农村,伴随着极度贫困长大成才,其小说作品大多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农村、受到良好教育的青年,他们思想先进,但又摆脱不了贫穷生活带来的困扰,苦苦追求人生的价值。作家在描写他们的苦难经历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在简陋生活面目下高贵而倔强的灵魂,使读者这一苦难环境中感受到隐隐的诗意,温暖前行。
1.对苦难人生的顽强反抗
文学凭借想象和情感传达出人类的寻求意识与探索精神。夸父逐日、庄子梦蝴蝶、《神曲》、梁祝化蝶等标识着人类对于光明、对于自我、对于人生、对于真爱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路遥也是如此。他笔下塑造的人物无论是向往文明城市的还是流落乡村、期盼返城的, 都昂起头挺直腰板走上了这条漫漫求索之路, 历经重重困难孕育出理想之花。路遥始终认为,人只有在苦难中不断搏击与奋斗,人生才会更充实、更幸福些。在《人生》一书中,高加林半夜推着大粪家家户户找粪源、掏大粪;高加林在县城里卖馍馍,碍于面子怎么也叫卖不出;刘巧珍看望高加林,发现高已背叛,不禁泪流满面,却无法释怀。在《平凡的世界》开头写到学生去食堂打饭,干粮分三类,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高粱面馍。菜也是三种,土豆白菜加点肥肉片加点粉条,三毛钱,为甲菜。不加肉片是一毛五,清水熬白菜最差,是五分钱,但是,郝红梅和孙少平连最差的菜都吃不起,每次挨到最后才去打饭[1]……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也渐渐步入到作品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共同承担着他们生活的穷难,分享着成功的喜悦。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颗想赢的心。不懈劳动改变人的境遇,让人学会坚强、乐观的生活。
2.对人间真情的讴歌
路遥的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寄托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作品中的主人公马健强、高加林、孙少平等具有极其相似的人物性格,他们都有城乡交叉的地域特征、苦难多磨的生活以及顽强拼搏的硬汉气质,这也从侧面投射出作者个人的人生感悟与精神世界。路遥并没有一味地去赞扬和认同农民的所作所为,他还深刻的揭示出农民生活方式的呆板、容易自满、思想守旧等缺陷,预感变革迫在眉睫。[2]或许正是路遥真挚而热烈的情绪牢牢锁定了读者的注意力, 使他们在这个诗意淡薄、唯物主义奉行的社会中仍能感受到久违的幸福与温情。
3.对黄土地的深深眷恋
路遥是在陕西农村出生的,因为家里太穷了,父亲把他送给伯父家,至少在那里他还能有书读,从小路遥就吃了很多苦,但土地、土地上的亲人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无法忘怀,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时代。哪怕后来路遥成为“城里人”,也无法取代他对黄土地的那份挚爱之情。他始终认为,自己身体里是流着和农民一样的血液,他用他坚韧而温情的笔触,描绘了他记忆中的那块黄土地,他深深眷恋着的家园。
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路遥这样写道:“在漫长的二三百年间,这块广裹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剥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就在大自然无数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那一条‘褶皱’走进去,你都能碰到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地叫人不可思议……[3]”通过这段文字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沟壑、气势雄浑的河水……在路遥的眼中已不再是真实而具体的物象,而变成了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黄土地。
信天游是路遥最早学习到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久的文化教育,它直接感染到路遥学会用真情实感去体味黄土高原原生态的魅力,同时也唤醒了他记忆深处对陕北生活的爱恋以及对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的深切同情。路遥有意收集了大量关于信天游的歌谣,他把乡亲们的普通生活融入到了小说之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而又普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如黄土地般质朴纯真而又多情自尊的人,讴歌了一代又一代黄土地上的农民苦难而又坚强不催的精神面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并不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可敬,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4]事实上,在路遥作品中,主人公并没有因为处境困苦而自暴自弃,反而依然纯真、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创造条件,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源于小说中主人公内心诗意的写照,也满含了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郭晓聪.路遥的诗意—一个读者心中的路遥[J].小说作家作品研究,2004(2).
[2]雷达.长篇:平稳发展和时有闪亮[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
[3]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47、P400.
[4]陈建功.厚重的现实主义力作[N].文艺报,2007.
关键词:路谣;诗意;情感;求索
作者简介:李祥玉(1996-),男,汉族、陕西洋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1
路遙出生于陕北农村,伴随着极度贫困长大成才,其小说作品大多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农村、受到良好教育的青年,他们思想先进,但又摆脱不了贫穷生活带来的困扰,苦苦追求人生的价值。作家在描写他们的苦难经历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在简陋生活面目下高贵而倔强的灵魂,使读者这一苦难环境中感受到隐隐的诗意,温暖前行。
1.对苦难人生的顽强反抗
文学凭借想象和情感传达出人类的寻求意识与探索精神。夸父逐日、庄子梦蝴蝶、《神曲》、梁祝化蝶等标识着人类对于光明、对于自我、对于人生、对于真爱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路遥也是如此。他笔下塑造的人物无论是向往文明城市的还是流落乡村、期盼返城的, 都昂起头挺直腰板走上了这条漫漫求索之路, 历经重重困难孕育出理想之花。路遥始终认为,人只有在苦难中不断搏击与奋斗,人生才会更充实、更幸福些。在《人生》一书中,高加林半夜推着大粪家家户户找粪源、掏大粪;高加林在县城里卖馍馍,碍于面子怎么也叫卖不出;刘巧珍看望高加林,发现高已背叛,不禁泪流满面,却无法释怀。在《平凡的世界》开头写到学生去食堂打饭,干粮分三类,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高粱面馍。菜也是三种,土豆白菜加点肥肉片加点粉条,三毛钱,为甲菜。不加肉片是一毛五,清水熬白菜最差,是五分钱,但是,郝红梅和孙少平连最差的菜都吃不起,每次挨到最后才去打饭[1]……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也渐渐步入到作品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共同承担着他们生活的穷难,分享着成功的喜悦。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颗想赢的心。不懈劳动改变人的境遇,让人学会坚强、乐观的生活。
2.对人间真情的讴歌
路遥的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寄托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作品中的主人公马健强、高加林、孙少平等具有极其相似的人物性格,他们都有城乡交叉的地域特征、苦难多磨的生活以及顽强拼搏的硬汉气质,这也从侧面投射出作者个人的人生感悟与精神世界。路遥并没有一味地去赞扬和认同农民的所作所为,他还深刻的揭示出农民生活方式的呆板、容易自满、思想守旧等缺陷,预感变革迫在眉睫。[2]或许正是路遥真挚而热烈的情绪牢牢锁定了读者的注意力, 使他们在这个诗意淡薄、唯物主义奉行的社会中仍能感受到久违的幸福与温情。
3.对黄土地的深深眷恋
路遥是在陕西农村出生的,因为家里太穷了,父亲把他送给伯父家,至少在那里他还能有书读,从小路遥就吃了很多苦,但土地、土地上的亲人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无法忘怀,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时代。哪怕后来路遥成为“城里人”,也无法取代他对黄土地的那份挚爱之情。他始终认为,自己身体里是流着和农民一样的血液,他用他坚韧而温情的笔触,描绘了他记忆中的那块黄土地,他深深眷恋着的家园。
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路遥这样写道:“在漫长的二三百年间,这块广裹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剥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就在大自然无数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那一条‘褶皱’走进去,你都能碰到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地叫人不可思议……[3]”通过这段文字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沟壑、气势雄浑的河水……在路遥的眼中已不再是真实而具体的物象,而变成了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黄土地。
信天游是路遥最早学习到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久的文化教育,它直接感染到路遥学会用真情实感去体味黄土高原原生态的魅力,同时也唤醒了他记忆深处对陕北生活的爱恋以及对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的深切同情。路遥有意收集了大量关于信天游的歌谣,他把乡亲们的普通生活融入到了小说之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而又普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如黄土地般质朴纯真而又多情自尊的人,讴歌了一代又一代黄土地上的农民苦难而又坚强不催的精神面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并不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可敬,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4]事实上,在路遥作品中,主人公并没有因为处境困苦而自暴自弃,反而依然纯真、积极地面对生活,努力创造条件,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源于小说中主人公内心诗意的写照,也满含了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郭晓聪.路遥的诗意—一个读者心中的路遥[J].小说作家作品研究,2004(2).
[2]雷达.长篇:平稳发展和时有闪亮[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
[3]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P347、P400.
[4]陈建功.厚重的现实主义力作[N].文艺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