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未来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大部分人望向远方,望向深空时,还有一个另类的他。他总在回溯过往,低头看地,时间的标尺甚至能拉伸至5000年。
  300万年前,如果人类祖先与外星人有一次约会,外星人所见的就是刚走出猿人阶段的人类;如果300万年之后我们的后代与外星人相遇,外星人眼里又会是怎样的人类?其实,不管外星人存在与否,所有的生命都处于进化之中,人类同样如此。
  因为进化,对于祖先而言,现在的我们无异于“外星人”;对于外星人而言,现在的我们同样也是“外星人”。也许我们缺乏的,仅仅是对于生命进化的理解,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圆满解释。
  时间与空间是奇妙的组合,天文学以及科技的发明,让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穿越星空,看得越来越远,而被我们今天看到的那远处的某一颗星,却是久远的过去闪烁的光芒。人类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探索天外的世界,也让我们不断追寻地球以及人类的历史。我曾经在我的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考古让我们不断地回到从前,作为一个考古者来说也许是辛苦的,因为我们要不断地往返于时间的两端,同时活在古代和当代;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也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心常常可以活在许多不同的时空……于是我也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一切的学识与经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拓展了我们生命内在的宽度。”
  我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很幸运的,因为科学——包括考古学——给了我们一个接近于客观真实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清晰我们的时间坐标、空间坐标与文化坐标,所以我们不再是坐井观天的彷徨和想象,我们活得越来越明白。
  1859年11月3日,达尔文的科学名著《物种起源》出版了。这一天,伦敦街头的几家书店门前,人声鼎沸,一时间洛阳纸贵。初版的1250册新书,当天就被争购一空。这本观点新奇、内容独特的著作一出版,立即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有些人兴高采烈,拍手称赞;有些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更多的人把它当成奇闻传说,到处宣扬。达尔文的剑桥大学老师、地质学家塞茨威克写信给达尔文说:“当我读着你的这本书时,感到痛苦多于快乐。书中有些部分使我觉得好笑,有些部分则使我忧愁。”他甚至还在杂志上发表了不署名的文章,讽刺挖苦达尔文的学说是企图“用一串气泡做成一条坚固的绳索”。一位美国地质学家则攻击达尔文的著作是“恶作剧”,一批教会首领更是对达尔文的著作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甚至有人写匿名信威胁达尔文:“你是英国最危险的人!”我真的可以想见他们的愤怒。
  进化论打破了《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美好故事。
  在《旧约全书》的第一章写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世间万物。1650年,一位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上所描述的情节,还计算出了上帝创世的确切时间——公元前4004年。中国也有女娲造人的传说。有这么直接的答案了,我们真的需要科学吗?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比如中生代可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迄今,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来自澳大利亚西部,是一块35亿年前的岩石。这些化石类似于现在的蓝藻,它们是一些原始的生命,大小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因此我们可以说,生命起源不晚于35亿年前。在距今24亿年至6亿年的元古代,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至2.5亿年的古生代,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此后便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开始大量繁殖。而一种用鳍爬行的鱼也随之出现,它们登上陆地,成为了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还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变成了后来深埋地下的大片煤田。
  距今2.5亿年至0.7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但同样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被裸子植物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往后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同时期,地球上还形成了许多的金属矿藏。
  新生代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但此时地球的面貌已与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被子植物迎来了空前的发展良机,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异常繁盛。这时也开始出现灵长类动物,大约在距今300万年左右,古猿发展成了人类。
  从300万年到1万年前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旧石器时代,这时的人们使用打制石器。随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会制造磨光石器和烧造陶器,而陶器是人类的第一项发明,是第一种非自然的人类制造物质。同时,人类还发明了农业,这让我们开始过上了定居生活。
  在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是人类第一个利用金属的时代。而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铁器出现了,人们开始使用铁来制造工具和武器。
  18世纪初,因为蒸汽机的发明,人类开始步入工业时代。18世纪60年代的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这不仅是技术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更引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为主要标志。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这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1902年12月,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冲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40至6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科技时代,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是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革新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已经生存了300万年,可是直到19世纪我们才开始渐渐明白我们自身以及所在星球的历史,甚至直到现在,理解得仍不透彻、清晰。认真想想,我们是不是很可怜呢?
  在我看来,科学对于人类而言也许是不幸的,因为它打破了我们蒙昧无知时,为了解释天地万物而构建起来的美好神话,迫使我们生活在一种对现实情况的真实了解中。这不仅破灭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甚至有时会让我们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如果可以选择,我真的还是希望能够活在过去神话般的圆满解释中。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科幻界的元老,王晋康的文字从来不以辞藻华美或感情细腻而著称,而是于朴实之中带着对人类自身深刻的思考。科幻小说《十字》也如他的诸多作品一样,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对人性进行反思。而这一句“上帝只关爱群体而不关爱个体,这才是上帝大爱之所在”,便是该书的核心。作为一部小说,故事情节自然是首先被关注的焦点。然而该书开头所展现出来的内容,仿佛只是正义最终打败邪恶的老套故事。虽然随着剧情的发展,线索逐渐展
如果你还觉得降妖捉妖是影视剧里才有的桥段,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知道的太少了!想要抓捕妖怪,满大街都是啊!今年7月11日,由老牌游戏厂商任天堂、Pokémon公司和前谷歌公司研究小组Niantic Labs联合制作开发的《口袋妖怪GO》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率先上线,不久便风靡全球。8月,该游戏荣获5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口袋妖怪GO》的游戏世界里,精灵妖怪无处不在,也许在你家的马桶上就蹲着
如今在欧洲,经历过二战硝烟的老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来自爱尔兰的博比是其中的一位,只不过她在几个月前也去世了。或许是亲眼见过战地炮火和断壁残垣,博比特别喜欢收藏各类小玩意儿——旧信封、旧毛毯、20世纪50年代的老式衬衫、记录了家庭成员音容笑貌的相册,甚至是已故丈夫随船队周游世界时给她寄来的情书……似乎是为了留存当时的美好,博比的家里充满了她记忆的碎片。而在她去世之前的几个月里,她决定将个人的收藏与家人
马克正坐在那把旧藤椅上,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姑姑去世的第二天,我在她以前送我的莎士比亚文集首页上发现了她留给我的一则充满慈爱之情的留言:“我知道你喜欢文学,这是我留给你的礼物。永远爱你的姑姑杰姬。”马克打开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姑姑的Facebook。看着她生前的照片,读着她留下的幽默风趣的帖子,马克再一次回想起了姑姑生前的音容笑貌。杰姬Facebook页面的置顶信息,是马克和他表弟在水中嬉戏的视频,
恐龙是地球中生代生物圈的主宰,而最大的恐龙种类——蜥脚类恐龙,也是迄今地球史上最大的陆地动物。目前所有已知身长超过20米的恐龙都属于蜥脚类恐龙,其中体形最大的梁龙,身长更是达到了54米。虽然陆地生命出现于地球已超过 4亿年,但除了大型蜥脚类恐龙外,还没有出现过其他身长超过20米的动物。为什么蜥脚类恐龙能长得这么大,它们一天得吃多少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进食足够多的食物从而维持正常生长
解救“硝酸盐危机”1911年的一天,德皇威廉二世亲临位于小城卡尔斯鲁厄的哈伯实验室,任命哈伯为新成立的柏林凯撒·威廉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天亲自陪同哈伯去柏林上任。这位德国皇帝之所以如此“礼贤下士”,除了表彰哈伯对发明合成氨的重大贡献外,还有更深远的战略考虑——威廉二世野心勃勃,正积极准备发动一场罪恶的战争,欲重新瓜分世界上的殖民地。因而他迫切希望哈伯能够发明一些克敌制胜的新奇武器。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每年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世卫组织预测,作为目前世界第三大负担疾病,抑郁症将在2020年取代冠心病,上升至第二位。在这些曾经或者正在遭受抑郁之苦,在黑暗的漩涡中挣扎、苟延残喘的抑郁症患者中,也有不乏光鲜亮丽,看似与抑郁症“八竿子打不着”的名人:憨豆先生,这位给观众带来无数欢乐的著名笑星,曾因新片受到影评家猛烈抨击而倍感压
2016年也许很不同,人类探测到引力波、好奇号依旧在火星坚守、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朱诺号即将登陆木星,还有即将付诸实施的美国NASA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欧空局外空火星任务以及中国的天琴计划……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到达了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但再好的风景,没有生灵的点缀,也就失去了灵性。没有生命,宇宙一如既往地显示着它的冷酷和孤寂。我们仍然无法确定,究竟有没有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如果存在,它长得好看吗,
作为一个迷恋科幻超过15年的资深幻迷,在对待“是否有外星生命”这个问题上,毫无疑问我是持开放态度的。为什么不呢?天文学家给我们列出了大量天文级的数字,证明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众多具备孕育生命能力的行星,甚至其中还有很多可能孕育有碳基生命。所以在“存在地外生命体”这个命题上,充分条件实际上已经有了。我记得关于地球生命起源有一个理论——外星陨石携带着包含有生命遗传信息片段的结构,落入了史前地球那片沸
自打知晓了天空中那些闪烁的星星,竟然是一颗颗比地球还要巨大的星体,人类就开始了关于外星人的种种幻想。无论是复活节岛、百慕大三角还是麦田怪圈,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奇异现象,都被我们与外星人联系在了一起。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杂志是《飞碟探索》,阅读里面的文章后往往会有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每天神经兮兮地望着天空,甚至半夜悄悄起床,趴在露台上等待飞碟出现,小小的心中满是恐惧和期待。在好莱坞科幻片中,外星人是一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