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吴英”案:一场耗时5年的民间融资正名之路

来源 :投资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阳光”渐渐灿烂的今天,如果我们再回看五年来引起巨大争议的吴英案,或许会有更多感触。
  事件回顾:死刑判决饱受质疑
  吴英是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07年3月16日被逮捕,2009年12月1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2010年1月,吴英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2年1月1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一案进行二审判决,裁定驳回吴英的上诉,维持对被告人吴英的死刑判决,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后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被告人吴英犯集资诈骗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审判程序合法,综合全案考虑,对吴英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裁定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后判决:鉴于吴英归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并主动供述了其贿赂多名公务人员的事实,综合考虑,对吴英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有主流媒体曾就“你觉得吴英是否应判死刑”做个民意调查,反对判吴英死刑的意见占据了压倒性优势,88%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应该判死刑。铺天盖地而来的同情和质疑声,不仅是在争辩一个人是否有罪、有多重的罪,也是在反思民间融资这一灰色地带的生存之困。
  罪与非罪之辩:非法集资是焦点
  吴英案一出便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其间网友热议、学者争论、各种力量博弈。吴英案迅速从一起简单案件升级为一起关乎法制与金融体制的案件,其意义已超出吴英个人罪与非罪、死与非死本身。正如财经专家吴晓波评论所言,这一案件是中国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背景下发生的制度性悲剧。
  双方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构成非法集资诈骗罪的三大法律要素:
  其一,有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本色集团旗下产业是否具有偿还高息借贷的能力,成为吴英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争论焦点。
  ◆检察机关认为,吴英借贷利息高达100%甚至400%,而2008年世界金融行业最高盈利率也不过17.5%,因此本色集团不可能具有还贷能力。
  ◆辩方律师称,根据法理规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要满足:是否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等条件。而吴英投资本色,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经营就一定会失败,不属于“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另外,虽然吴英有购置包括法拉利在内的大量高级轿车的行为,但这些车子是用于公司经营,不属于肆意挥霍。
  其二,有没有使用诈骗方法。
  ◆检察机关称,吴英明知本色集团的经营状况不可能负担如此高额利息,仍向债权人大量借贷用于偿还利息,明显属于诈骗。本色集团旗下产业不过是吴英非法集资的工具。
  ◆辩方律师辩解,司法解释中关于诈骗方法的定义是,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吴英将集资款用于归还本色集团经营所欠债务,并没有虚构集资用途,也没有编造虚假证明文件,不构成使用诈骗方法。
  第三,有没有非法集资。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认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吴英的集资对象是否属于“社会公众”的范畴,这也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检察机关认为,吴英与大部分集资对象之前并不认识,应该归入“社会公众”的范畴。
  ◆辩方律师不同意这一说法:目前起诉书认定的吴英的集资对象只有林卫平等11人,这些人有些是吴英的亲朋好友,有些后来成为了本色的高管,属于特定人员,不属于“社会公众”。
  社会各界对吴英案的看法
  再看吴英案:民间金融合法化课题已迫在眉睫
  回顾案情及相关舆论,可以看出,吴英案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目前法律对于民间集资的定义模糊不清,民间集资与集资诈骗概率难以界定。集资诈骗罪中关于“非法占有”和“使用诈骗方法”两个词就值得推敲回味。从吴英案检方对吴英“非法占有”和“使用诈骗方法”的解释来看,确实在法律解读上有牵强之嫌。
  与此同时,吴英案之争,也再度反映出民间融资受制与金融体制的困局。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尚不完善,金融秩序比较混乱,企业对资本的渴望和现有资金供给体制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毫不避讳的说,目前的中国民间借贷和集资很盛行,正源于目前金融体制下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实。
  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政府的原因,比如政府职能管理不到位,机构不健全,扶持力度不够等。也有金融机构的原因,比如向中小民营企业发贷缺乏积极性;所有制偏见仍很严重;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等。因此,将所有的板子全部打在吴英以及所代表的民间融资人身上,平心而论,的确有失公平。
  市场有庞大的需求,而目前金融体制下,资金供给量却非常有限,从立法与体制上推动民间金融身份清晰化、地位合法化的课题,已经迫在眉睫,无可回避——这恐怕是五年后再看吴英案给我们的最大警示。
其他文献
“放大杠杆、放大收益”是券商向客户推荐融资融券业务时喊出的响亮口号,但券商在鼓吹“放大收益”的同时,并没有提醒投资者“两融”业务同样会放大风险。券商为了自己的个体利益,而将风险“隐藏”起来的宣传手法,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融资融券业务自推出之后,其发展异常迅猛,其中又以融资业务表现最为出色。来自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显示,自年初至6月底,两市融资余额从878亿元增长至2000亿元以上,增幅超过250%。
期刊
罕见的创意雕琢工艺  大气的极富神韵白玉  温馨的个性爱情语言  正面寓意两情一线牵  侧面寓意万事如意  背面寓意百年好合  【图片说明一】  曾有缘聆听著名专家杨震华老师的精彩讲解,她曾言:好玉要观其雕工,雕工差的绝不是宫廷用玉。买东西不要买材料,材料是材料的学问,雕工是雕工的学问,必须注重雕琢工艺。  说起“连年有余”题材的玉雕作品,可谓存世量极大,故除了雕工精湛,或玉质一流外,仿佛没有很高
期刊
成都写字楼空置率已达全国最高水平,在此情况下投资写字楼,选择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写字楼租金可达300元每平米,有的却低得无法直视,只能达到20元每平米?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租金高低?  投资写字楼,下一步应该重点关注成都哪一个方向?(副)  【引子】  如果不是两年前那场甚嚣尘上的“住宅市场调控加码”传闻,如果不是怀抱着两百余万拆迁补偿款无处安放,我的那位的“屌丝”朋友也不会在一夜间上演“逆袭
期刊
如今,喜欢收藏艺术品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去哪里买画最好呢?是去画廊买?还是去拍卖行举牌?  画廊就是开店卖画的地方。画廊分级别,最全面、专业的画廊应该是具备挑选有发展潜力的画家以及作品的能力,擅长对艺术家绘画水准和未来市场做判断,善于对画家进行学术研究、宣传推广和展览参赛,并可以根据艺术市场不断地给画家以指导和建议,这些都是一般的拍卖行分身乏术,不擅长做的事情。而差一些的画廊
期刊
最近,和一些从事地产的朋友聊到一个话题:这些年承受媒体批评最多的成都楼盘,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成都雅居乐花园。从不知名的网站论坛到西部排名前列的报纸,大家都有过批评成都雅居乐花园的经历。  围绕这一有趣结论,大家试图解读这里的原因。结果众说纷纭,有人说成都雅居乐花园投放广告太少,媒体功利时代,自然有人动用所谓舆论监督权利拿成都雅居乐花园说事。也有人说,是因为成都雅居乐花园的营销负责人换得太快,
期刊
编者注:请记者补充一条栏目配稿,栏目名“相关阅读”,内容是罗列北上广及其他已出台“国五条”实施细则的城市的细则主要内容,以及成都目前政策的相关内容。  投资价值降低,房产回归居住属性,“一家一房”的比例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大幅提高——“单房时代”,置业者在购房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显然将与过去有所不同。为此《投资客》记者走访了一些业内专家,针对新形势下购房者需要考虑的置业重点,归纳出四大要素,并请专家们
期刊
收藏的确和所有的行业一样,是有江湖的。这些江湖都有普遍的相似性:谁拥有了地盘就拥有了资本运作的可能,就拥有了受众,就拥有了话语权以及社会影响力,当然财富就会积聚而来。如今内地的收藏界、鉴定界、拍卖界和仿造界的一些人,在江湖上纷争,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利用电视媒体的,有利用平面媒体的,有利用举办活动的,有利用政府搭台联手唱戏的,当然还有利用联合国给自己做虎皮的。总之,文物艺术品倒成了这个江湖的由头,背
期刊
“遏制房价的根本要素莫过于在降低房产投资利润的同时,大幅增加二套乃至二套以上的房产持有成本。主城区房产限购、二套房贷款首付六成甚至七成、二套房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或是同期利率的1.1倍,三套房停止放贷……随着房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加码,房产投资利润开始被持有成本摊薄。”资深地产专家、四川大学经济学教授冯宗容认为,二手房增值部分征收20%个人所得税,个人住房登记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房产税征收范围扩大的呼
期刊
日前,歌手艾敬(现转型为当代艺术家)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其雕塑作品《海浪》,国博欣然接受,并对外声称这一收藏行为是综合考量的结果:“艾敬的这一作品能与国博已有的历史、现实题材的作品进行比照,同时该件作品又趋向生活化,这让国博向多元的收藏体系迈进了一步。”  姑且不论艾敬的作品价值如何,国博作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能够接纳当代艺术品的本身就让人感到高兴。由于特殊的原因,中国国有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机构关注当
期刊
众所周知,土地的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楼市的未来走向。据搜房网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4月23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已公告将于5月出让的土地共有21宗,总出让面积约1037.02亩,可建面积逾180万方,环比增长83.92%,土地供应在连续萎缩3个月之后开始缓慢复苏。  业内人士预计,“土地供应增加得益于供地计划的出炉,预计接下来几个月土地供应将持续放量”。在此之前,成都市公布了中心城区201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