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是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至高境界和最高理想,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民族精神。在高职院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高职院只有和谐,才能发展,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和谐精神;构建;高职院校园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量。
一、加强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推动高职院的管理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促进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精神生活质量。校园文化规范、主导着学校里的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总有些滞后不前的迹象。
二、当前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很晚,尽管发展规模与速度有明显提升,但纵观现有的职业学校,大多数存有编制混乱,基础薄弱,资源偏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弊端,而且由于大量教学、管理、就业等常规性工作压得学校手忙脚乱,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所以工作中取得的效果不很令人满意。
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成长的意义。主要的问题如下:
1. 重学生管理,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生源的减少,高职院的招生已越来越困难。致使部分学生的素质呈下滑趋势,甚至部分学校还面临着关闭或者限制招生的可能。高职院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尽管有的学生就读是源自对某专业的热衷,但更多的还是迫于低分的无奈。面对这样低分低能的学生,学校必然会加大管理力度,这也无可厚非。但却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管理上的无形作用,也就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建设。
2. 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软文化建设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等。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学校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学校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
3.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学校的特色相脱节
当今的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对自身的特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标准,面对生源日渐减少的状况,作为职业学校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在市场供需变化这一价值规律为准绳的条件下,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认清职业学校的特色。准确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送出去的学生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科学的育人应是高职院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永恒的追求,它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能顺应变化,又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开创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和谐视野下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 构建深厚底蕴的人文环境,创设优秀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学校精神更是学校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它对内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能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关系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又体现了学校的目标要求及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构成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上。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一所学校的学风的好坏,无形中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校训和校风,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厚德、博学”的学校人文精神。
2. 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引进其他先进社会文化,使之与校园文化融合
高职院学生一毕业,就要到企业或其他行业就业,那么,首先检验毕业生质量好坏的就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什么,作为学校应该主动了解,从而在平时就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来教育学生,做到不但技能与企业无缝对接,文化也能实现对接,这样的学生势必受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高职院要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来彰显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塑造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即团队协作精神、客户至上的理念、平等对待员工的理念和激励与创新的理念;二是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三是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四是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都要向优秀企业学习,要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3. 树立体现时代性要求的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校园
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人的学习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个时期,而应该终身接受教育,至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使命要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未来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学校的发展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团队学习”的理念。团队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和整体搭配的能力,使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速度变得更快。组织要取得成功,所依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源泉是丰富的知识,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就是不断地学习。可以断言,团队学习是组织永恒发展的坚实基础,努力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让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
4. 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因此,和谐校园文化落到实处就是“人”本身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
总之,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扶持,校方的整体规划,师生的团结合作,逐步实施,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毕业与就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创建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的高职院校园文化,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钟传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以人为本”[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罗建平.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于晓阳.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4]高立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和谐精神;构建;高职院校园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量。
一、加强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推动高职院的管理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促进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精神生活质量。校园文化规范、主导着学校里的每个成员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成员的思维与行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总有些滞后不前的迹象。
二、当前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很晚,尽管发展规模与速度有明显提升,但纵观现有的职业学校,大多数存有编制混乱,基础薄弱,资源偏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弊端,而且由于大量教学、管理、就业等常规性工作压得学校手忙脚乱,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所以工作中取得的效果不很令人满意。
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成长的意义。主要的问题如下:
1. 重学生管理,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生源的减少,高职院的招生已越来越困难。致使部分学生的素质呈下滑趋势,甚至部分学校还面临着关闭或者限制招生的可能。高职院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尽管有的学生就读是源自对某专业的热衷,但更多的还是迫于低分的无奈。面对这样低分低能的学生,学校必然会加大管理力度,这也无可厚非。但却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管理上的无形作用,也就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建设。
2. 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软文化建设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等。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学校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学校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
3.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学校的特色相脱节
当今的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对自身的特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标准,面对生源日渐减少的状况,作为职业学校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在市场供需变化这一价值规律为准绳的条件下,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认清职业学校的特色。准确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送出去的学生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科学的育人应是高职院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永恒的追求,它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能顺应变化,又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开创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和谐视野下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 构建深厚底蕴的人文环境,创设优秀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学校精神更是学校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它对内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能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关系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又体现了学校的目标要求及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构成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上。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一所学校的学风的好坏,无形中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校训和校风,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厚德、博学”的学校人文精神。
2. 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引进其他先进社会文化,使之与校园文化融合
高职院学生一毕业,就要到企业或其他行业就业,那么,首先检验毕业生质量好坏的就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什么,作为学校应该主动了解,从而在平时就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来教育学生,做到不但技能与企业无缝对接,文化也能实现对接,这样的学生势必受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高职院要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来彰显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塑造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即团队协作精神、客户至上的理念、平等对待员工的理念和激励与创新的理念;二是学习研究企业文化;三是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四是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都要向优秀企业学习,要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3. 树立体现时代性要求的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校园
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人的学习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个时期,而应该终身接受教育,至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使命要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未来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学校的发展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团队学习”的理念。团队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和整体搭配的能力,使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速度变得更快。组织要取得成功,所依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源泉是丰富的知识,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就是不断地学习。可以断言,团队学习是组织永恒发展的坚实基础,努力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让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
4. 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和谐校园文化的本质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因此,和谐校园文化落到实处就是“人”本身的“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
总之,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扶持,校方的整体规划,师生的团结合作,逐步实施,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毕业与就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创建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的高职院校园文化,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钟传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以人为本”[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罗建平.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于晓阳.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4]高立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