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 道德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对道德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解和规定,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甚至制约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比如围绕道德的主体性问题,道德的规范、约束、调节职能与道德对主体个性自由发展的肯定激励职能问题,以及群体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问题等等的争论,其实质都归结于对道德本质的理解问题。这些争论主要反映在下列同志的文章中: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载《光明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道德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对道德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解和规定,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甚至制约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比如围绕道德的主体性问题,道德的规范、约束、调节职能与道德对主体个性自由发展的肯定激励职能问题,以及群体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问题等等的争论,其实质都归结于对道德本质的理解问题。这些争论主要反映在下列同志的文章中: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载《光明日报》1986年2月3日;夏伟东:《略论
其他文献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基于星载SAR技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地面主动微波遥感探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小区域范围的变形监测。相比于传统基于点的变形监测方法,具有监测范围广、获取信息量大;非接触式远程探测;全天时、全天候连续实施监测等优点。文中结合某边坡的实验数据,对IBIS-L获取影像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IBIS-L变形监测过程受环境扰动较大,获取数据中存在质量极差影像,可利用平均相干系数
<正> 无需多么敏锐的观察力就会发现:随着经济杠杆在广阔的经济领域中大显身手,经济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关系问题愈益突出。揭示二者的统一,指出其相互结合的现实途径,无疑是改革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经济调节和道德调节能否相容?对此有人认为,道德调节总是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前提,经济调节则是以企业、个人的特殊利益以及对这种特殊利益的关心和追求作为社会和心理的基础,因此二者不能不南辕北辙,彼此相克。我不这样看。如果透
<正>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著,全书共分八卷。这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在体系上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专门论述政治学的著作,但在内容上,它仍然包含有十分丰富的伦理学思想。 《政治学》指出:任何社会团体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某一善果,而城邦的存在则是为了实现至善。因为人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他是趋向于城
【正】 据苏联《亚非人民》杂志1962年第二期报导,1961年12月,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部干事会和亚洲人民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曾召开联席会议,会上听取了亚洲人民研究所所长?加甫洛
<正> 在旧日的中国,新娘要受到“验红”的考验,假如洞房花烛夜,垫在床上的那块白绫,没有染上处女的鲜血,也许就会被休回娘家,无脸见人,但是,还有谁要求检查新郎是否保持着童贞。《金瓶梅》中,西门庆与十九个女人有性生活,大多并不是他的妻妾,可是潘金莲偷情,一旦被发现,便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就是性道德上的“两重标准”,对男性的要求与对女性的要求不一样,通常是女性被限制得很厉害,男人则自由而放纵得多。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很相一致。
要是说到旅行,我去过许多地方,比如威海、青海、西藏等,可最是令我难忘的,还是那次九寨沟之旅。都说: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山。可使我难忘的,并非九寨沟的美景。去年
<正> 在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有一个没有道德和不知道德为何物的时期。那么,人类最早用什么作为维护其群体关系的准则呢?在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中,是否在各方面都毫无限制,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呢?苏联谢苗诺夫所著的《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一书,对原始人类的社会生活作了全面而具体的描绘,其中以大量的事实,论述了禁忌这个人类最早产生的社会意识。根据该书所提供的材料,可以认为,禁忌就是人类最初维护其群体关系的行为准则。那么,什么是禁忌,它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表现形式,它与后来的道德相比有什么不同,无疑是有必要
<正>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一批日本留中学生,在侃侃之谈中,他们流露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景仰之情,对中国“现代人的道德自制力”给以很高的评价。他们多是进步青年,友好人士,对他们谈的一些情况,我在“中国青年报”上也流览过。
【正】 一九五一年四月,喬治·哈第應邀來我國訪問,他會見了劉少奇同志,他們回憶了在漢口的日子,他們談起了一九二七年五月到我國參加太平洋工會會議的英國工人運動老戰
【正】 德国科学院古史研究所是1955年9月25日成立的.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是它的成员.研究所有14个工作组,现正准备出版希腊文和拉丁文的铭文、埃及古代手稿、古钱学资料、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