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知识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浅尝辄止,不能理解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教学要求,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不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说明文 教学 存在问题 认知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055-01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对科学知识和精神的培养,都需要通过学习说明文来进行。纵观如今的说明文教学,却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 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教师不能整体把握说明文的教材地位及教学要求
如何教学说明文,教师要胸有成竹,了然于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但从教学实际来看,许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不能准确掌握单元教学重点和方向,多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造成说明文教学中重点的偏移。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要求“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而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把《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说明文中描写性语言的生动性和有条理说明事理。试问:学生梳理了文章条理,也感受到语言的生动了,这就代表着理解了文章信息吗?从以上教学内容来看,重点不在于辨认其为拟人手法、效果“形象生动”,或者辨明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在于读出“杏花—耕地、桃花—种谷子、布谷鸟—割麦插禾”的对应关系,明白这些例子所要服务的中心意思,物候与农事有密切关系,早被劳动人民认知和利用。
2 在阅读中的突出问题: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中传递的信息
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真正的教学中学生把握信息的能力是很差的。我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位初中生默读《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然后问她“什么是克隆”,结果是她回答不出要点,看着书也答不出。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读懂花儿有各种颜色的成因。
为了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说明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策略有:(1)在文中圈点勾画、列提纲、画图表,提取与整合文章信息。(2)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说明顺序的把握。如,看图说明某座石拱桥的结构特点;《看云识天气》,对照各种云的图片说明其形态、色彩、位置和预兆的天气。或者反过来,根据文字绘制图片。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赵州桥的结构,在学生明白“拱”是怎样的形状后,又启发学生准确表述“一个大拱与四个小拱关系”。待学生说出“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上方、大拱两侧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等答案出来后,又通过图示、比较,终于使有的学生得出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最准确表述。(3)角色模拟,如阅读《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口述“我是一朵___的云”,说明自己的特点。(4)比较阅读,如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感知科普文章与艺术随笔的文体差异。
3 教师对教学的错误认知:只注重讲说明方法,不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什么
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主要给学生讲清楚说明文的种类、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就可以了,至于课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理解的。如《统筹方法》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长期作为初中教材的保留篇目。许多教师认为,本文的内容简单明了,无须探究,只要让学生明确几种说明方法就可以了。真的这样简单吗?
还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教学如果过多地关注文本内容,就容易上成常识课科学课,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原。对于任何文本来说,应该首先读懂它的内容,再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其实,对许多说明文而言,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并不困难,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用“首先、其次”等提示语、用段首设问句的方式,点明了写作思路;“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学生也很容易辨认。真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文章介绍的那些科学事理,学生真的能读明白吗?乃至所举的例子,究竟在说明什么,学生理解了吗?
4 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标也强调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大多数教师课文教学中只关注说明方法的教学与培训,而很少涉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教学中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北京城的中轴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世纪坛》《苏州园林》《说屏》等),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介绍科学知识或自然现象的事理说明文,同样存在人文内涵。例如《向沙漠进军》与《旅鼠之谜》,思考人类繁衍与保护自然的关系;读《生物入侵者》,思考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问题;读《奇妙的克隆》,思考生物学革命给道德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5 文学性语言的品读,不能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再如教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体到每一处文学语言,都可以联系科学知识的说明效果来分析。如设问、间隔反复、排比段,单单辨认出修辞方法是不够的;倘若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快速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不就可以反过来体会“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了吗?
关键词:说明文 教学 存在问题 认知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055-01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对科学知识和精神的培养,都需要通过学习说明文来进行。纵观如今的说明文教学,却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 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教师不能整体把握说明文的教材地位及教学要求
如何教学说明文,教师要胸有成竹,了然于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但从教学实际来看,许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不能准确掌握单元教学重点和方向,多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造成说明文教学中重点的偏移。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要求“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而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把《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说明文中描写性语言的生动性和有条理说明事理。试问:学生梳理了文章条理,也感受到语言的生动了,这就代表着理解了文章信息吗?从以上教学内容来看,重点不在于辨认其为拟人手法、效果“形象生动”,或者辨明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在于读出“杏花—耕地、桃花—种谷子、布谷鸟—割麦插禾”的对应关系,明白这些例子所要服务的中心意思,物候与农事有密切关系,早被劳动人民认知和利用。
2 在阅读中的突出问题: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中传递的信息
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真正的教学中学生把握信息的能力是很差的。我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位初中生默读《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然后问她“什么是克隆”,结果是她回答不出要点,看着书也答不出。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读懂花儿有各种颜色的成因。
为了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说明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策略有:(1)在文中圈点勾画、列提纲、画图表,提取与整合文章信息。(2)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说明顺序的把握。如,看图说明某座石拱桥的结构特点;《看云识天气》,对照各种云的图片说明其形态、色彩、位置和预兆的天气。或者反过来,根据文字绘制图片。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赵州桥的结构,在学生明白“拱”是怎样的形状后,又启发学生准确表述“一个大拱与四个小拱关系”。待学生说出“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上方、大拱两侧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等答案出来后,又通过图示、比较,终于使有的学生得出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最准确表述。(3)角色模拟,如阅读《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口述“我是一朵___的云”,说明自己的特点。(4)比较阅读,如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感知科普文章与艺术随笔的文体差异。
3 教师对教学的错误认知:只注重讲说明方法,不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什么
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主要给学生讲清楚说明文的种类、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就可以了,至于课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理解的。如《统筹方法》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长期作为初中教材的保留篇目。许多教师认为,本文的内容简单明了,无须探究,只要让学生明确几种说明方法就可以了。真的这样简单吗?
还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教学如果过多地关注文本内容,就容易上成常识课科学课,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原。对于任何文本来说,应该首先读懂它的内容,再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其实,对许多说明文而言,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并不困难,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用“首先、其次”等提示语、用段首设问句的方式,点明了写作思路;“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学生也很容易辨认。真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文章介绍的那些科学事理,学生真的能读明白吗?乃至所举的例子,究竟在说明什么,学生理解了吗?
4 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标也强调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大多数教师课文教学中只关注说明方法的教学与培训,而很少涉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教学中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北京城的中轴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世纪坛》《苏州园林》《说屏》等),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介绍科学知识或自然现象的事理说明文,同样存在人文内涵。例如《向沙漠进军》与《旅鼠之谜》,思考人类繁衍与保护自然的关系;读《生物入侵者》,思考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问题;读《奇妙的克隆》,思考生物学革命给道德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5 文学性语言的品读,不能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再如教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体到每一处文学语言,都可以联系科学知识的说明效果来分析。如设问、间隔反复、排比段,单单辨认出修辞方法是不够的;倘若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快速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不就可以反过来体会“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