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增强体育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分析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这些基本途径是: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实践环节;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培养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增强体育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要求,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体育类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的急剧变革。以往体育类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多重于技能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少有实质措施。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已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分析与讨论体育类大学生目前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性地提出培养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将对增强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制定培养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1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具有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习的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创造出新的理论或做出新的应用成果等。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探索的能力,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洞察世界体育发展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进行体育技能创新与教学方法创新的能力,在某一运动专项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具备依据现实条件进行适应性教学与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体育类大学生因专业特点,接触面相对较广,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较强,易于相处,思维比较活跃,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备吃苦耐劳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品质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归纳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体育公共政策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体育创新教育没有在公共教育中得到实质性重视,体育类大学生培养的理念僵化。注重“应试教育”与“规范型”教育,缺乏“素质教育”与“创新型”教育;偏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与体育情感的协调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轻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传统文化中的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阻抗了学生创新意识的生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体育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体育教育内容相对陈旧,并且仍以传授技术为主,综合能力培养明显缺乏;体育教学方法上以教师的课堂“灌输式”为主,形式单一,
方法呆板,缺少新意,教师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少,学生在“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下学习被动,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差;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有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可利用率和共享率低,教学目标上重视体育认知教育,忽视体育情感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弹性弱,教材的选用、课程的选择、教学大纲基本呈一体化,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
2.3体育教学管理和对学生的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在教学管理上,以统一的办学条件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为核心,对办学的硬件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统一,学生培养共性制约强。很少考虑各层次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及家长围绕的一个重点就是考试,谈论更多的是分数,到大学学生谈论的是是否挂科。考试有统一的试题,标准答案,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由于考试的内容单调,只注重基本技术,注重对技术的掌握,而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平时学习方式死板,不愿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严重忽视了其本身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2.4体育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
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学生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虽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没有独特的创新目标。由于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与引导或学校的创造性学习条件有限,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有些大学生虽有创新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去創新。加之一些不良风气、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出现浮躁的心理,并没有把学习任务放在首位,盲目的跟潮流或是随大流,使得创新意识大大减弱。
3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3.1在体育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体育教育观念是基于对体育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化理念,它是影响体育类高校培养体育创新人才质量的核心因素。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体育教育观念,首先,要倡导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未知、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展现个性的价值观,鼓励学生自由探究,自主创新,锐意进取。其次,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活动,改变传统教育中直接或间接扼制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消除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压抑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弊端,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创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精神环境(情感能力),包括强化独创性和多样性,承认失败的价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3.2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营造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实施创新体育教育,学校必须推进制度创新,创设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育教育机制,营造热爱科学、敢于冒尖、宽容失误、勇于创造的教育环境。坚持以学生为本,保证训练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坚持学术自由和教学相长,发展“参与性学习训练”和“研究性学习训练”。在体育教育制度上,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学制拥有更大的弹性,在满足基本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特长,让学生参与学习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由培养“守成性”的人向培养“创新性”的人转变;体育教育功能强调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协调发展;教育模式由“接受性教育”向“主体性教育”转变;教育内涵由偏重技术理论传承向技术理论传承与革新并重的方向转变。
3.3构建合理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制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必须把传授技术理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方面,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创新教育观念,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把已给定的知识倾向灌输的方式,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训练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固定死板的做法,加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要注重基础技术理论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技术理论和边缘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突出方法论的内容,普及创造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乐于探究未知问题、勤于独立思考。
3.4改变体育教学方式,建立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高素质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学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体育学生。教师的教学训练方式关系到教学训练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必须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训练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能激发创新意识的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更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把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摆在突出位置,将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5加强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在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方面发挥课堂不能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亲身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时,可充分展示其创造才能,发挥其特长,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培养其团结协作、知行统一、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的能力。对低年级,应当针对技术课程,加强课程设计练习;对高年级,则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逐步进行专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开展各类学生体育科技竞赛活动,各类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兴趣和创造潜能,也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学生体育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重大课外体育科技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体育科研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及服务意识。
3.6构建体育教学训练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体育教学训练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在教育效果评价方面,学校必须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能力与学习训练效果。要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在学籍管理体制方面,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一些创新活动给予学分上的认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参加多少创新活动赋予最低的学分要求。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建立专项创新奖励基金,以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专项资金奖励,以鼓励那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导师专业指导。
4结束语
体育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与体育教育培养的环境、内容、方法、评价机制和教学制度等方面相关。因此,通过改变和创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革新过时的课程体系、教学训练内容、方法、评价激励制度以及建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与训练实践环境,最终培养出現代体育事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秋实.经贸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45-147.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胡解旺.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二战场”[J].中国人才,2002,(7).
[4]高美才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J].江苏高教,2003,(1).
[5]何世娣等.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98-100.
[7]胥群.浅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46-147.
[8]童亚宾,李艳君.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26-127.
[9]余朝文.学习型社会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辨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66-67.
[10]蔡莉等.现代教育技术[M].地质出版社,2008,(7):13-14.
[11]胡卓生,谢智学.藏族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体育学刊,2004,11(1).
[12]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3).
[13]毛坤,詹静等.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培养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增强体育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要求,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体育类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的急剧变革。以往体育类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多重于技能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少有实质措施。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已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分析与讨论体育类大学生目前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性地提出培养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将对增强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制定培养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1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具有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法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习的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创造出新的理论或做出新的应用成果等。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探索的能力,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洞察世界体育发展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进行体育技能创新与教学方法创新的能力,在某一运动专项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具备依据现实条件进行适应性教学与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体育类大学生因专业特点,接触面相对较广,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较强,易于相处,思维比较活跃,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备吃苦耐劳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品质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归纳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体育公共政策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体育创新教育没有在公共教育中得到实质性重视,体育类大学生培养的理念僵化。注重“应试教育”与“规范型”教育,缺乏“素质教育”与“创新型”教育;偏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与体育情感的协调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轻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传统文化中的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阻抗了学生创新意识的生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体育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体育教育内容相对陈旧,并且仍以传授技术为主,综合能力培养明显缺乏;体育教学方法上以教师的课堂“灌输式”为主,形式单一,
方法呆板,缺少新意,教师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少,学生在“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下学习被动,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差;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有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可利用率和共享率低,教学目标上重视体育认知教育,忽视体育情感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弹性弱,教材的选用、课程的选择、教学大纲基本呈一体化,课程设置上存在缺陷。
2.3体育教学管理和对学生的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在教学管理上,以统一的办学条件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为核心,对办学的硬件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统一,学生培养共性制约强。很少考虑各层次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及家长围绕的一个重点就是考试,谈论更多的是分数,到大学学生谈论的是是否挂科。考试有统一的试题,标准答案,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由于考试的内容单调,只注重基本技术,注重对技术的掌握,而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平时学习方式死板,不愿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严重忽视了其本身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2.4体育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
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学生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虽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没有独特的创新目标。由于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与引导或学校的创造性学习条件有限,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有些大学生虽有创新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去創新。加之一些不良风气、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出现浮躁的心理,并没有把学习任务放在首位,盲目的跟潮流或是随大流,使得创新意识大大减弱。
3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3.1在体育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体育教育观念是基于对体育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化理念,它是影响体育类高校培养体育创新人才质量的核心因素。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体育教育观念,首先,要倡导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探索未知、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展现个性的价值观,鼓励学生自由探究,自主创新,锐意进取。其次,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活动,改变传统教育中直接或间接扼制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消除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压抑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弊端,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创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精神环境(情感能力),包括强化独创性和多样性,承认失败的价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3.2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营造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实施创新体育教育,学校必须推进制度创新,创设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育教育机制,营造热爱科学、敢于冒尖、宽容失误、勇于创造的教育环境。坚持以学生为本,保证训练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坚持学术自由和教学相长,发展“参与性学习训练”和“研究性学习训练”。在体育教育制度上,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学制拥有更大的弹性,在满足基本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特长,让学生参与学习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由培养“守成性”的人向培养“创新性”的人转变;体育教育功能强调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协调发展;教育模式由“接受性教育”向“主体性教育”转变;教育内涵由偏重技术理论传承向技术理论传承与革新并重的方向转变。
3.3构建合理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制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必须把传授技术理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方面,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创新教育观念,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把已给定的知识倾向灌输的方式,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训练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固定死板的做法,加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要注重基础技术理论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技术理论和边缘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突出方法论的内容,普及创造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乐于探究未知问题、勤于独立思考。
3.4改变体育教学方式,建立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高素质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创新素质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学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体育学生。教师的教学训练方式关系到教学训练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必须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训练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能激发创新意识的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更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把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摆在突出位置,将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面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5加强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在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方面发挥课堂不能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亲身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时,可充分展示其创造才能,发挥其特长,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培养其团结协作、知行统一、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的能力。对低年级,应当针对技术课程,加强课程设计练习;对高年级,则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逐步进行专业实践实习、社会调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开展各类学生体育科技竞赛活动,各类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兴趣和创造潜能,也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学生体育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重大课外体育科技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体育科研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及服务意识。
3.6构建体育教学训练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体育教学训练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在教育效果评价方面,学校必须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能力与学习训练效果。要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在学籍管理体制方面,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一些创新活动给予学分上的认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参加多少创新活动赋予最低的学分要求。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建立专项创新奖励基金,以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专项资金奖励,以鼓励那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导师专业指导。
4结束语
体育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与体育教育培养的环境、内容、方法、评价机制和教学制度等方面相关。因此,通过改变和创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革新过时的课程体系、教学训练内容、方法、评价激励制度以及建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与训练实践环境,最终培养出現代体育事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秋实.经贸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45-147.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胡解旺.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二战场”[J].中国人才,2002,(7).
[4]高美才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J].江苏高教,2003,(1).
[5]何世娣等.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98-100.
[7]胥群.浅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46-147.
[8]童亚宾,李艳君.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26-127.
[9]余朝文.学习型社会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辨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66-67.
[10]蔡莉等.现代教育技术[M].地质出版社,2008,(7):13-14.
[11]胡卓生,谢智学.藏族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体育学刊,2004,11(1).
[12]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3).
[13]毛坤,詹静等.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