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以劳动教育为基础,只有通过高效的劳动教学,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贯彻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兼具的人才,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养成勤劳肯干等优良品德,助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智力和体力初步成长的阶段,他们的劳动观点不甚明晰,劳动技能也不成熟。特别是在特定学科推行劳动教育,要考虑学科知识的串联,更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状态。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注重提高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知识传授,观念导入
   将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首先就要考虑到语文的学科特色,选择正确的切入点进行导入。语文知识传授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加入适当的有关劳动的话题,让学生自然地进入相关内容学习。
   例如,在识字课堂上,老师可以以劳动为主题,讲解一些和劳动有关的字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的内涵,劳动涉及的一些话题等。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标准的“劳”字,然后给它注音,让学生跟读一遍,再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词吗?在哪见过呢?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可以用这个字组词吗?学生在思考之后作答,会给出“劳动”“疲劳”“功劳”“慰劳”等词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这些词的意思,大家在讨论这些意思的时候实际也就基本厘清了“劳”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劳动这个最基本的词汇,用劳动造句,如“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人平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等,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结构、含义分析,学生也可以间接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句词的理解能力。
   二、口语交际,积极探讨
   口语交际的很多主题都源自生活,都是从生活中加工提取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获得更多知识,也潜移默化接受了很多生活的指导。此外,生活中的很多劳动话题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劳动的趣味性、丰富性。
   如翻转课堂这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站上讲台讲课,学生身份转换成为讲演者,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口语交际不应仅仅是教师给定一个情境,学生同样可以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比如,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拟定了一个“大扫除”的情境:班上有四个同学一起负责课后班级清扫。教师让学生角色扮演,几个人组成一队,自由发挥。然后选出几组上台展示,台下的学生进行评价、比较,表演的各小组也进行互评。这样,大家都可以基本掌握这一主题的语言规范,在互动中也可以营造更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
   三、快乐日记,及时记录
   劳动是一件光荣、自由的互动,不是简单的干脏活累活,它首先是人的一项必备生活技能,非常考查劳动者的耐力、体力和智力,劳动其实透露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而这种劳动智慧是在反复的劳动中积淀下来的,无法一蹴而就,更没法不经过劳动体验和真切的劳动感受去谈对劳动的热爱。因此,及时激发劳动的智慧、善于总结经验非常重要,教师要动员学生及时记录(最好是每天)自己的劳动经验,以记日记、写作文等形式体会劳动过程中心态、状态的变化,总结出劳动的益处。
   劳动记录不是流水账式的“簡笔画”,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录时,要遵循“详略得当”的原则,即突出重点,而又不忽略重要细节。比如,亮亮辛苦了一天,擦了桌子、扫了地、帮妈妈淘了米,还给爷爷捶了背。事情比较琐碎,但这往往是生活的常态,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就可以列个大纲进行记录,简洁明了即可。但如果亮亮再度回顾今天的家务活动情况,又能发现有很多新增的细节,比方说这一次煮米与上次相比,水量更加适合,自己通过几次淘米淘出了经验;再比方说他发现天天擦桌子很麻烦,一次性桌布又会产生塑料垃圾,他想到隔壁小米家的环保桌垫易护理,就琢磨告诉妈妈这个事情。这种问题和发现,不及时记录可能很快就会忘记,记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记录方式。有详有略的记录方式,其实就是意在让学生对自己负责,可以自由、真实、准确地进行记录,真正对自己有帮助,这是外界都无法直接干预的。
   劳动教育和语文等诸多学科的融合,正是出于广泛推广劳动理念,创设劳动新风的目标,这一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汪昌德,邓才容.浅析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J].时代教育,2017(8):220.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GH20717)。
   作者简介:司振辉,男,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人,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其他文献
山东地区是汉族民间舞的繁荣地区,在此生根的秧歌有很多,海阳大秧歌就是山东地区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①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受到众多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海阳大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海阳秧歌的作品有很多,《翠狐》《孔雀飞来》《涟涟有鱼》《移山》《喜鹊衔梅》《海阳有个王大娘》《王大娘与锢漏匠》《磨》等等一系列的作品可以看到很多的编导把海阳秧歌提炼到舞台上的时候,有种种不一样的方式
近几年电视真人秀节目兴起,使得大众误以为电视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电视节目类型,其实,电视真人秀节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美国的电视荧屏当中,这期间,
少年儿童教育中,音乐教学占据重要位置,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实施音乐教学可提升小学生的文艺素养和审美趣味,帮助儿童健康成长,还能够促使少年儿童保持健康积极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注重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幼儿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游戏法,让幼儿在音乐环境下进行玩乐的学习,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和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际成效。
在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中,复现了《任逍遥》《三峡好人》的部分场景与桥段,这并非简单的自我重复,而是有意为之的命运交错.文章简要梳理了贾樟柯过往作品中的对照与互文、近
满族单鼓舞是东北地区“白山黑水”里孕育的一颗璀璨珍宝,承载着东北地区每个时代不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音乐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个人素质的重要方式。音乐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对于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得到众多教师认可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尤为突出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上课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掩埋的巨人》是石黑一雄于201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作品,全文以英国后亚瑟王时代的奇幻史诗作为伪托,讲述了不列颠人埃克索与比特丽丝夫妇二人在遗失全部记忆前出门寻子的故事。就《被掩埋的巨人》整体叙事形态分析,倒U形叙事结构是文本中最不容忽视的存在。石黑一雄通过对倒U形叙事结构在小说中的艺术化呈现体现了作家创作中意图传达给读者的博爱、救赎等宗教性思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和探討。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阅读;写作训练;关系   阅读和写作占据语文考试的大部分分值,其中阅读
丝巾的图案寄托着人们真挚的感情,也承载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中国风的丝巾图案设计备受关注。文章对以《宫乐图》为主题的丝巾图案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从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丝巾图案设计相结合。通过研究发现,设计师要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尝试,不断创新,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