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讲授,在传承中创新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讲授法的弊端变得愈加明显,但其却具有一定的优点和不可替代性。为了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讲做到“适宜”讲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及规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把握合适的时机,控制适度的容量,采用适宜的策略,使课堂教授法在传承中得以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时机适宜,不愤不悱
  培根曾说:“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教师在教学时也是如此,要善于把握教学的时机,在最佳的时刻引导同学们去探索和获取知识,使学生仿佛在山穷水尽的寻找当中,突然看到了柳暗花明。
  比如,我在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进行教学时,引导同学们一同赏析课文的文本内容。例如对于这一段落:“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为了引导同学们学会关注并理解作者的细节描写,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作者同时用了‘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是否矛盾呢?为什么?”接下来我留给同学们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与讨论这一问题,促进他们激发自身的思维,主动去获取知识。在讨论过程中,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不矛盾,用“似乎”形容是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有些模糊,而“确凿”形容的是园子里的野草。在同学们有些眉目,有几分想法却也有几分迷惑和不确认时,我利用同学们此时的强烈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告诉了同学们这一问题的正确规范答案:似乎”和“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并不矛盾的!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都记忆犹新,所以用肯定的语气。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抓住适当的时机向同学们传授了问题的答案,使同学们产生了深刻的理解与记忆,真正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容量适宜,点燃思维
  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而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若教学时间过短或讲授次数过少,不利于学生充分的掌握所学知识,若时间过长或次数过多,很有可能降低学生的集中力,使课程变得繁杂冗长。因此教师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采取适宜的课程容量,以生为本,适量教学。
  比如,我在对《背影》一文进行教学时,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使同学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而我讲授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例如在探究阅读问题“本文中几次写到背影”时,我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在回答过程中,虽然有的小组不能回答出全部的答案,但通過各组的相互补充,完整的答案已经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最后对答案进行一下总结即可。我紧接着提问道:“哪次背影最具体、最感人?”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产生了不同的答案,基本分为了两种观点,有的小组坚持第二次,有的坚持是第四次,这时候我再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讲授,并将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对问题进行讲授,而大部分内容都由学生自主探究,保证了一节课中我的讲授时间控制在了15分钟以内,充分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维。
  三、策略适宜,唤醒体验
  教师在应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要注重策略的选择。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学生适合安安静静的听教师讲授;对于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应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其主动去思考和探究;对于一些感性的知识,教师唤醒学生的心理或生活体验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最适当的教学策略。
  比如,我在对老舍笔下的《我的母亲》一文进行教学时,让同学们想想自己的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品读与领悟文中“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一句话。我向同学们说道:“何为生命的教育呢?文中作者写道他的母亲并不识字,那么所谓的教育指的是哪方面呢?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所给予你的教育都有哪些呢?”通过我的引导,充分唤醒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结合课文,深刻的理解了这一句话:文中母亲并不能给我知识上的教育,而她会教我做人,是用行动无形地感化和影响着我 ,因此能给我生命上的教育。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了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并掌握了课本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讲授法是当代教育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以其规范、系统等优点得以长久的传承,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创新实施讲授法,保证在讲授中时机适宜、容量适宜、策略适宜,使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高效提升其学科素养。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康区与藏区的关系、蒋介石中央政府与康区的实际统治者刘文辉之间的矛盾、格桑泽仁与刘文辉的宿怨等层面考察格桑泽仁事件的政治背景、失败的原因以及
传说中的始祖神女娲,在金文中应为婿。伏羲之伏应为驯伏,羲是晨光之义。炎帝是大火(星)之意。黄帝即皇天上帝。夸父是对日影的测量。羿是善射的英雄。
【摘 要】默写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而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高考语文考查项目之一,但如今高中生的默写现状并不太如人意。要降低古诗文默写的难度,又要保证默写的高效低耗,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背下更多的篇目,就一定要理解古诗文默写的基本过程,能熟读成诵、理解记忆、准确书写。  【关键词】默写 熟读成诵 理解记忆 准确书写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国文学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好古
本文简要回溯了有正本的发现与研究历程,指出有正本的发现,是新红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契机,对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辩》都有重要启示,从而揭示了它与新红学之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活动组织以及课堂评价都是初中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初中语文是一门富含人文艺术与实用性质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初中语文评价过程
【摘 要】诗词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而这种语言要如何去学习是需要我们去思索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们去死记硬背,而是要让学生们深刻理解。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体会诗词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诗词教学 兴趣 创作 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一百六十篇(段)。而古诗词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孩子们理解起来有难度
【摘 要】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应重视户外体育活动,积极探索以幼儿为主体的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策略,整合户外活动环境资源,丰富户外运动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运动教学,才能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关键词】  幼儿 户外活动 发展需要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