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实现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文就围绕城市规划相关内容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议
一、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条件
具体而言,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土地作为商品,其使用和分配所遵循的基本机制是市场机制。这样就使得城市政府在城市时空规划上的垄断地位难以维续,也使规划有可能把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主体吸纳进来。同时,城市经济组织和居民的主体地位也被重新确认,这就使得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个体经常行动系统基础之上,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反映这些主体的利益偏好,惟其如此设计方案才会有市场。并且,居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和掌控资源的空间不断扩大,公民权利得到保障,从而使规划行动的对象和规划行动的主体两种角色在居民个体身上有了统一的可能和保证。
2、民主政治发展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可能的制度安排
民主政治发展源于市场经济的推动,市场经济不仅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它的运行规则还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参照。民主政治发展要求必须尊重纳税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就要求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公民的利益诉求和偏好取向,这种要求也在城市规划领域之中体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自由民主政治安排规约了政府和当权者的在决策中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对城市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政治、经济上得失的权衡更贴近公众的偏好,关注居民的利益诉求。从而,扩大了居民参与的空间。
3、城市居民行动效能的增长为居民
参与城市规划准备了主体可能的基础参与效能是指居民的对自身需求的认识以及对这种需求的表达冲动和实现可能的感知,而较为合理的参与效能则是居民有明确的需求意识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以及对通过参与实现这种需求的可能有较高的估计。由此,居民开始对规划决策的传统方式和习惯做法及评判标准提出了质疑,“一个方案所涉街区的居民宣称,他们不同意让那些身居别处、难以谋面的人,不征求他们的意见就作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决策。”同时,居民参与效能的提高也并不必要付诸行动,他其成为潜在的行动者,这已然构成了对决策者的压力。因此,居民参与效能的增长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主观条件。
二、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议
1、科学规划,长远布局
城市要保持长远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抓好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地、教育用地、生态用地。要做好城市体系的布局,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科学合理地分布各个区域,使之在空间和地域上形成有机的群体,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要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统一安排供水、供电、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地安排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区,预留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的空间和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用地,规划要注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更应该注意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促进与周围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
2、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建设
首先,逐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规标准的配套建设。应尽快制定与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相适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标准。第二,要严格依法编制规划和实施规划。完善的城市规划,不仅要包括城市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还应包括保障各项规划目标得以具体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即各建设项目都要在开工前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并准确及时地反饋意见,任何组织和个人只有遵守和服从的义务,没有随意改变的权力此外,要逐步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大对规划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努力提高规划决策的法制化水平。
3、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公众参与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规划民主性的重要环节。公众参与是改进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城市的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通过公开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并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树立全民的规划意识。同时,要通过利用政务公开、公众听证、规划方案公示等各种形式和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规划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向公众公开,接受监督,使编制的规划成果真正体现公众的意见和利益。
4、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
要实现从“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逐步转变,要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一系列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应疏通信访渠道,举行新建项目听证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造条件引导公众为环保出主意、提建议,直接参与环保决策。建立健全环境举报等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监督政府和环保部门履行环保职责,从而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局面。
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要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由于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化城市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化城市运转的能源,就应在制定地理空间信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和遥感对地观测,建立城市的地理空间与信息交换网络体系,使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的网络互通互联,并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其次,建设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网络。采用先进技术加快现有通信网络的改造和升级,建成宽带、高速、互通互联的基础网络,构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需要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同时加快建立以政务信息、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为基础的公益型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体系。
6、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城市应有的特色
各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生活习俗等等都不相同。在城市规划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建设出各具特色的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文化的容器,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聚焦点。如果能够精心规划,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化生态,还能以高雅的意境,引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未来的无限激情。特色并不仅仅是一种感官效应,它也可以提供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创造自己的特色。在编制规划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景物,把山、水及其他自然景观组织到城市建设中去,营造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色。
总之,城市是21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又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遵循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借鉴并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技术,以促进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杨宝军.城市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0(1).
[2]李迪华.三十年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规划师,2009(1).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议
一、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条件
具体而言,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土地作为商品,其使用和分配所遵循的基本机制是市场机制。这样就使得城市政府在城市时空规划上的垄断地位难以维续,也使规划有可能把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主体吸纳进来。同时,城市经济组织和居民的主体地位也被重新确认,这就使得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个体经常行动系统基础之上,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反映这些主体的利益偏好,惟其如此设计方案才会有市场。并且,居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和掌控资源的空间不断扩大,公民权利得到保障,从而使规划行动的对象和规划行动的主体两种角色在居民个体身上有了统一的可能和保证。
2、民主政治发展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可能的制度安排
民主政治发展源于市场经济的推动,市场经济不仅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它的运行规则还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参照。民主政治发展要求必须尊重纳税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就要求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公民的利益诉求和偏好取向,这种要求也在城市规划领域之中体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自由民主政治安排规约了政府和当权者的在决策中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对城市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政治、经济上得失的权衡更贴近公众的偏好,关注居民的利益诉求。从而,扩大了居民参与的空间。
3、城市居民行动效能的增长为居民
参与城市规划准备了主体可能的基础参与效能是指居民的对自身需求的认识以及对这种需求的表达冲动和实现可能的感知,而较为合理的参与效能则是居民有明确的需求意识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以及对通过参与实现这种需求的可能有较高的估计。由此,居民开始对规划决策的传统方式和习惯做法及评判标准提出了质疑,“一个方案所涉街区的居民宣称,他们不同意让那些身居别处、难以谋面的人,不征求他们的意见就作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决策。”同时,居民参与效能的提高也并不必要付诸行动,他其成为潜在的行动者,这已然构成了对决策者的压力。因此,居民参与效能的增长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主观条件。
二、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议
1、科学规划,长远布局
城市要保持长远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抓好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地、教育用地、生态用地。要做好城市体系的布局,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科学合理地分布各个区域,使之在空间和地域上形成有机的群体,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要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统一安排供水、供电、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地安排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区,预留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的空间和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用地,规划要注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更应该注意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促进与周围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
2、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建设
首先,逐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规标准的配套建设。应尽快制定与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相适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标准。第二,要严格依法编制规划和实施规划。完善的城市规划,不仅要包括城市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还应包括保障各项规划目标得以具体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即各建设项目都要在开工前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并准确及时地反饋意见,任何组织和个人只有遵守和服从的义务,没有随意改变的权力此外,要逐步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大对规划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努力提高规划决策的法制化水平。
3、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公众参与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规划民主性的重要环节。公众参与是改进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城市的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通过公开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并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树立全民的规划意识。同时,要通过利用政务公开、公众听证、规划方案公示等各种形式和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规划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向公众公开,接受监督,使编制的规划成果真正体现公众的意见和利益。
4、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
要实现从“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逐步转变,要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一系列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应疏通信访渠道,举行新建项目听证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造条件引导公众为环保出主意、提建议,直接参与环保决策。建立健全环境举报等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监督政府和环保部门履行环保职责,从而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局面。
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要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由于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化城市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化城市运转的能源,就应在制定地理空间信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和遥感对地观测,建立城市的地理空间与信息交换网络体系,使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的网络互通互联,并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其次,建设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网络。采用先进技术加快现有通信网络的改造和升级,建成宽带、高速、互通互联的基础网络,构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需要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同时加快建立以政务信息、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为基础的公益型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体系。
6、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城市应有的特色
各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生活习俗等等都不相同。在城市规划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建设出各具特色的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文化的容器,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聚焦点。如果能够精心规划,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化生态,还能以高雅的意境,引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未来的无限激情。特色并不仅仅是一种感官效应,它也可以提供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创造自己的特色。在编制规划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景物,把山、水及其他自然景观组织到城市建设中去,营造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色。
总之,城市是21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又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遵循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借鉴并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技术,以促进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杨宝军.城市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0(1).
[2]李迪华.三十年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规划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