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走!
吃什么?
大块羊肉么!
听到这样的话,你是什么感觉,是味蕾的富贵汩汩地沸腾,还是快活没来由地往上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是定边人的口头禅,听听,他们把吃排在了第一位,衣食住行,都在吃的后面。人养三顿饭,吃,这门生活学,他们领略到了骨子里。
定边的早晨,是从大块羊肉开始的。
灶台上支着一口大锅,羊汤在沸腾,羊肉在翻滚,香气在四溢。一早上的心情因为羊肉的味道便很快活。
一碗羊汤,几块羊肉,肥的、瘦的、花的、肋骨、纯肉都是自己站在锅前选好的。肉烂、却又不绵软,筋道、入口即香,咀嚼即碎。纯瘦肉不腻,厚实,是女人和娃娃的最爱。男人不行,没有肥肉和油,吃不出羊肉的好和香,这个好和香是什么感觉?真是不好说,舌头、喉咙、胃、骨髓和血液,都是这味道,沁得服服帖帖的。鼻尖上冒着汗珠,低着头,不说话,整个嘴角都是油。骨头也要啃,咧着嘴,肉用牙一撕就烂,但是声音和吃法还是要夸张些,最好能发出吧唧吧唧声,才能把香气正确地表达出来。两只油手,哪一只也腾不开,胡乱扯张纸,在嘴上一抹,纸瞬间是透明的,沾满了油。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腮帮子还鼓鼓地动,嚼肉呢。大块羊肉的吃相不能文雅,要粗犷、俗气、蛮实才好,满脸地流汗最出境界。细嚼慢咽、樱桃小口,吃不痛快,也亵渎了羊肉的香气。
肉吃好了,还要汤汤水水来一碗面。碗是海碗,汤还是炖肉的清汤,要多,要浓,要烫,热气腾腾地冒。面,当然是荞面最好,剁的长条或者抿的小节,都很筋道,很爽口。胃不好,白皮面也不影响味道的纯正。油汪汪的汤上,撒上香菜,吸溜吸溜,汤香,面香,汤和面混合生发的香,香香与共,一下子朝五脏六腑袭来。生活的热度和幸福就具体在汤水里了,具体在一碗面里了。这种味道,是欲望和回味,还没吃完这一回,就想着下一回。喝尽最后一口汤,抹一抹嘴,非常地享受,非常地满足。活在世上,肚子里有美食填充,就不亏,就知足,就没白活。达官贵人是怎么个活法,皇帝老子又是怎么个活法,也不一定能在早上太阳的光芒里,享受这一口美味。
回头客不是吆喝出来的,也不是店铺选在显眼的位置就会爆满的。信誉和口碑是积累下来的,也能口传心授,但不是写在纸上,也不是具体在条条框框里,具体在一道一道秘而不宣的工序里,是吃出来的。你一口我一口,你一句我一句,口口相传,这一句一句的话,比圣旨条文還有威力,比刻在石头上和甲骨上还能耐得过时间。定边的几家馆子,无论在繁华热闹的街面还是隐蔽的小背巷,都是顾客盈门。换了门脸,移了地址,不要写通知,也不用发传单,吃惯了,闻着味儿就来了。根本不担心回头客会被抢走,吃惯了哪家的就是哪家的,赶也赶不走;不习惯,吃一回就不来了。这是多少年,手艺和味蕾形成的默契。这种默契,紧密、牢固、恒久。
定边人爱吃羊肉,大块羊肉也是定边才有的吃法。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是定边和内蒙接壤,受草原文化濡染,是从内蒙烤全羊、炖整羊的吃法中沿袭过来的。也或许是贫瘠的土地上,日月艰难,安抚饥寒的肠胃,在烟熏火燎的灶台上,在一大锅汤水和油肉的滋养里总结出来的。
来了客人,定边人热情地招呼到羊肉馆里。刚坐定,肉端上来了,一口下去,就有了很深的回味和印象,说定边这个地方好啊,咋会有这么美味的吃食。从此,就记住了。如果在哪里碰见,知道你是定边人,马上说定边的大块羊肉真是天下一绝呢。人的胃口能背叛家乡。找到了合胃的吃食,把人安顿住了,把那一颗或远或近的心温软了,就不慌神了,就安稳了。世上的山珍海味再好,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一碗大块羊肉呢!
定边的羊、内蒙的羊、宁夏的羊和全天下的羊一样,乖巧、绵软、柔顺,却终究免不了一刀子的结局,免不了浑身上下、五脏六腑都成为人腹中餐的宿命。定边人说,羊就是一盘走动的菜。羊生在定边,真是又悲苦又无奈。杀羊的时候,这个人拿起刀子,狠狠心,说对不住了,下辈子就转羊吧。是啊,下辈子是下辈子的事,要么变为青草,被羊吃,要么变为羊,让吃在肚子里的羊转为人,被他们在脖子上捅一刀,再被他们吃。今生,生在定边,睡眼惺忪,穿起衣服,能吃上大块羊肉这无可替代的硬早点,就再无渴念,真就在俗世里圆满了。你不相信没关系,你不认可我写得没关系,只要你来定边,站在这热气腾腾的锅灶前,吃上几块肉,喝上一碗汤,再来上几撮面,你就会说,大块羊肉的美,你没写地道,没写入味,没写尽啊。
吃什么?
大块羊肉么!
听到这样的话,你是什么感觉,是味蕾的富贵汩汩地沸腾,还是快活没来由地往上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是定边人的口头禅,听听,他们把吃排在了第一位,衣食住行,都在吃的后面。人养三顿饭,吃,这门生活学,他们领略到了骨子里。
定边的早晨,是从大块羊肉开始的。
灶台上支着一口大锅,羊汤在沸腾,羊肉在翻滚,香气在四溢。一早上的心情因为羊肉的味道便很快活。
一碗羊汤,几块羊肉,肥的、瘦的、花的、肋骨、纯肉都是自己站在锅前选好的。肉烂、却又不绵软,筋道、入口即香,咀嚼即碎。纯瘦肉不腻,厚实,是女人和娃娃的最爱。男人不行,没有肥肉和油,吃不出羊肉的好和香,这个好和香是什么感觉?真是不好说,舌头、喉咙、胃、骨髓和血液,都是这味道,沁得服服帖帖的。鼻尖上冒着汗珠,低着头,不说话,整个嘴角都是油。骨头也要啃,咧着嘴,肉用牙一撕就烂,但是声音和吃法还是要夸张些,最好能发出吧唧吧唧声,才能把香气正确地表达出来。两只油手,哪一只也腾不开,胡乱扯张纸,在嘴上一抹,纸瞬间是透明的,沾满了油。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腮帮子还鼓鼓地动,嚼肉呢。大块羊肉的吃相不能文雅,要粗犷、俗气、蛮实才好,满脸地流汗最出境界。细嚼慢咽、樱桃小口,吃不痛快,也亵渎了羊肉的香气。
肉吃好了,还要汤汤水水来一碗面。碗是海碗,汤还是炖肉的清汤,要多,要浓,要烫,热气腾腾地冒。面,当然是荞面最好,剁的长条或者抿的小节,都很筋道,很爽口。胃不好,白皮面也不影响味道的纯正。油汪汪的汤上,撒上香菜,吸溜吸溜,汤香,面香,汤和面混合生发的香,香香与共,一下子朝五脏六腑袭来。生活的热度和幸福就具体在汤水里了,具体在一碗面里了。这种味道,是欲望和回味,还没吃完这一回,就想着下一回。喝尽最后一口汤,抹一抹嘴,非常地享受,非常地满足。活在世上,肚子里有美食填充,就不亏,就知足,就没白活。达官贵人是怎么个活法,皇帝老子又是怎么个活法,也不一定能在早上太阳的光芒里,享受这一口美味。
回头客不是吆喝出来的,也不是店铺选在显眼的位置就会爆满的。信誉和口碑是积累下来的,也能口传心授,但不是写在纸上,也不是具体在条条框框里,具体在一道一道秘而不宣的工序里,是吃出来的。你一口我一口,你一句我一句,口口相传,这一句一句的话,比圣旨条文還有威力,比刻在石头上和甲骨上还能耐得过时间。定边的几家馆子,无论在繁华热闹的街面还是隐蔽的小背巷,都是顾客盈门。换了门脸,移了地址,不要写通知,也不用发传单,吃惯了,闻着味儿就来了。根本不担心回头客会被抢走,吃惯了哪家的就是哪家的,赶也赶不走;不习惯,吃一回就不来了。这是多少年,手艺和味蕾形成的默契。这种默契,紧密、牢固、恒久。
定边人爱吃羊肉,大块羊肉也是定边才有的吃法。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是定边和内蒙接壤,受草原文化濡染,是从内蒙烤全羊、炖整羊的吃法中沿袭过来的。也或许是贫瘠的土地上,日月艰难,安抚饥寒的肠胃,在烟熏火燎的灶台上,在一大锅汤水和油肉的滋养里总结出来的。
来了客人,定边人热情地招呼到羊肉馆里。刚坐定,肉端上来了,一口下去,就有了很深的回味和印象,说定边这个地方好啊,咋会有这么美味的吃食。从此,就记住了。如果在哪里碰见,知道你是定边人,马上说定边的大块羊肉真是天下一绝呢。人的胃口能背叛家乡。找到了合胃的吃食,把人安顿住了,把那一颗或远或近的心温软了,就不慌神了,就安稳了。世上的山珍海味再好,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一碗大块羊肉呢!
定边的羊、内蒙的羊、宁夏的羊和全天下的羊一样,乖巧、绵软、柔顺,却终究免不了一刀子的结局,免不了浑身上下、五脏六腑都成为人腹中餐的宿命。定边人说,羊就是一盘走动的菜。羊生在定边,真是又悲苦又无奈。杀羊的时候,这个人拿起刀子,狠狠心,说对不住了,下辈子就转羊吧。是啊,下辈子是下辈子的事,要么变为青草,被羊吃,要么变为羊,让吃在肚子里的羊转为人,被他们在脖子上捅一刀,再被他们吃。今生,生在定边,睡眼惺忪,穿起衣服,能吃上大块羊肉这无可替代的硬早点,就再无渴念,真就在俗世里圆满了。你不相信没关系,你不认可我写得没关系,只要你来定边,站在这热气腾腾的锅灶前,吃上几块肉,喝上一碗汤,再来上几撮面,你就会说,大块羊肉的美,你没写地道,没写入味,没写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