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吟诵是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美的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本文强调吟诵在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吟诵得法,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国诗歌所具有的强烈的声律美,有助于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语文教学 吟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目前,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比重日益增大,但当下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古典诗词教学普遍停留在翻译句意的浅层次上,重文学常识、背景知识、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的讲授,重表达式的分析和结论,而轻诗词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内涵,轻学生个性的情感体味,使原本充满无限生命活力与审美意蕴的诗词艺术在教师的讲解中成了枯淡寡味的文字符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展现古典诗词的文字之美与意蕴之美呢?我认为吟诵是可供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何为吟诵
吟诵,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现今社会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人们觉得很陌生,但实际上,它是我国传统的教读方式之一。韩愈在《进学解》中曾云:“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桐城派作家姚鼐亦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莫看,即终身作外行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与唱歌不同,唱歌时,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曲谱,按一定的节奏而歌。而诗歌的吟唱则没有固定的曲谱,虽然诗歌的基本节奏与韵律一致,但至于何处该长、何处该短、何处该高、何处该降等都可能因人而异,吟诵最重要的是要吟出自己的体会。古诗词是诗人生活的缩影和心灵的透视,是经过了情感历练和灵魂淘洗的作品,同时,诗歌又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吟诵得法,有助于学生欣赏诗词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关于吟诵的概念和分类,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吟诵不同于朗读,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以声音的高低、抑扬、疾徐来表达作品情感。而吟诵则是用歌唱似的声调来诵读作品,以声入情,因声求义,以此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朗读虽然也讲求情感体验,但更多的是读音的正确、响亮,而吟诵则侧重于体味内蕴,讲求语调。我们今天所说的吟诵,应该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有感情的、有品味性的读书方法,指介乎歌唱与阅读之间的有节奏的有声语言现象。吟诵向来是中国人传统的读诗品文的方式之一,民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吟诵流派就有三家:一是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常州吟诵派,二是以杨荫浏为代表的无锡吟诵派,三是苏州的吟诵派。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吟诵逐渐被人们遗弃,二十世纪二三十到四十年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学者,如唐文治、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吴世昌、黄仲苏等,都曾经为恢复吟诵作过不懈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吟诵也未能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现在,我们应该接武先贤,主动自觉地学习吟诵之法,承继吟诵之风,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古诗词教学更加具有趣味,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感的旋律中走进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二、吟诵与古诗词教学
(一)吟诵可以充分展现中国诗歌所具有的强烈的声律美
南朝沈约云:“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需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1]强调诗歌之美来源于四声的配合,从中也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音律是在汉语语言韵律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经艺术提炼、审美加工而成的,是汉语自然规律的体现。诗歌之讲究音律犹如音乐有律吕,音乐之律使五音协调、乐章谐畅、美人听闻,而诗歌之律则是为了诗句和畅,朗朗上口,进而有助于感化人心。中国诗歌的音乐美来源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这些因素使中国古典诗歌声情和谐、流美动听,读起来自然抑扬有致,似有音乐贯注其中。
中国古典诗歌所具有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声音的高下、长短、疾徐、抑扬、顿挫及其变化,用现代的朗读之法并不能充分地展示诗歌内在的音乐之美,吟诵之法则可以与其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七言律绝,每句按“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来划分节奏单位,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来处理,这样就能充分地显示出诗歌原有的音乐性。古体诗因在平仄、句数等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定,所以,吟诵时行腔使调则比较自由。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关睢》、《蒹葭》等篇章,因其为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所以,吟诵时只要两字一顿地抑扬诵读,再加上句尾韵脚的配合,吟诵起来节奏鲜明,别有一种自然质朴的古音古味。所以说,吟诵能使读者不知不觉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语言文字与声律节奏之美,而诗歌之义往往也不求自明。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在谈到古文鉴赏时指出:“歌而咏之,神气出矣。”[2]
(二)吟诵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中国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最早提出意境说的是唐人王昌龄。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3]严氏认为意境之妙在于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之“无迹可求”,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意境”之境外有无限意味,有丰富的难以言传的意义空间。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此诗意境极其深沉阔大,开头两句境界不凡,一片秋月,笼罩万家,捣衣之声弥漫了整个长安,可谓秋意浓郁,诗情凄冷。“秋风”二句,则通过秋风将相距遥远的长安、玉关不落痕迹地连接在一起,空间更加广阔,意境更加阔大。就此诗而言,情感内容非常简单,但此诗的魅力并不在于浅层次的思想表达,而在于蕴含于字里行间的苍茫,在那言外的难以与人言说的诗歌境界。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非用情者不能体会,所以,老师的任务并不在于告诉学生此诗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体会感悟这种苍茫、阔大、沧桑及深深的悲悯。
意境超越具体文字之外,可以感知却不可言说,语文老师也难以道清其中万一,而声情俱佳的吟诵可以传达一二。吟诵者在充分感受作者之心、作者之意与诗篇意境的基础上,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韵味。它可以让学生感知形象、领悟情境;学生可以从教师语气的抑扬婉转、轻重缓急中体味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情意、意趣和画面、景物所表现出的境界、情调、氛围。吟诵可以帮助人们走进诗歌深邃的艺术境界。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就曾说:“非高声朗吟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采其深远之韵。”
(三)吟诵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
中国第一部评论古典诗歌的专著——钟嵘《诗品》云:“气之感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4]认为自然的变化触动人的心灵,感动于心,而发之为诗。抒情是中国文学的灵魂,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人们内心郁结的情思之勃发,阅读中国文学,我们犹如与无数优秀的古人为友,在他们那动人的弹唱中,感受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之跃动。
诗歌是诗人们倾注了自己全部生命的作品,而阅读者与鉴赏者也需要无条件的感情投入。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三者合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 欣赏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而吟诵可以声激情、以声传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文学的生命之根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人的独特感觉与体验,只有引导学生体味作家的情致、情韵、情趣,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一种美的教育,学生也才能在语文中发现美,得到美的陶冶,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而吟诵无疑是可以尝试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沈约.宋书. 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03.
[2]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35.
[3]严羽,何文焕.沧浪诗话.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696.
[4]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中华书局,1998:15.
此文为2008年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古诗词吟诵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语文教学 吟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目前,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比重日益增大,但当下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古典诗词教学普遍停留在翻译句意的浅层次上,重文学常识、背景知识、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的讲授,重表达式的分析和结论,而轻诗词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内涵,轻学生个性的情感体味,使原本充满无限生命活力与审美意蕴的诗词艺术在教师的讲解中成了枯淡寡味的文字符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展现古典诗词的文字之美与意蕴之美呢?我认为吟诵是可供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何为吟诵
吟诵,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现今社会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人们觉得很陌生,但实际上,它是我国传统的教读方式之一。韩愈在《进学解》中曾云:“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桐城派作家姚鼐亦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莫看,即终身作外行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与唱歌不同,唱歌时,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曲谱,按一定的节奏而歌。而诗歌的吟唱则没有固定的曲谱,虽然诗歌的基本节奏与韵律一致,但至于何处该长、何处该短、何处该高、何处该降等都可能因人而异,吟诵最重要的是要吟出自己的体会。古诗词是诗人生活的缩影和心灵的透视,是经过了情感历练和灵魂淘洗的作品,同时,诗歌又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吟诵得法,有助于学生欣赏诗词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关于吟诵的概念和分类,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吟诵不同于朗读,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以声音的高低、抑扬、疾徐来表达作品情感。而吟诵则是用歌唱似的声调来诵读作品,以声入情,因声求义,以此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朗读虽然也讲求情感体验,但更多的是读音的正确、响亮,而吟诵则侧重于体味内蕴,讲求语调。我们今天所说的吟诵,应该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有感情的、有品味性的读书方法,指介乎歌唱与阅读之间的有节奏的有声语言现象。吟诵向来是中国人传统的读诗品文的方式之一,民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吟诵流派就有三家:一是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常州吟诵派,二是以杨荫浏为代表的无锡吟诵派,三是苏州的吟诵派。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吟诵逐渐被人们遗弃,二十世纪二三十到四十年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学者,如唐文治、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吴世昌、黄仲苏等,都曾经为恢复吟诵作过不懈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吟诵也未能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现在,我们应该接武先贤,主动自觉地学习吟诵之法,承继吟诵之风,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古诗词教学更加具有趣味,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感的旋律中走进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二、吟诵与古诗词教学
(一)吟诵可以充分展现中国诗歌所具有的强烈的声律美
南朝沈约云:“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需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1]强调诗歌之美来源于四声的配合,从中也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音律是在汉语语言韵律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经艺术提炼、审美加工而成的,是汉语自然规律的体现。诗歌之讲究音律犹如音乐有律吕,音乐之律使五音协调、乐章谐畅、美人听闻,而诗歌之律则是为了诗句和畅,朗朗上口,进而有助于感化人心。中国诗歌的音乐美来源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这些因素使中国古典诗歌声情和谐、流美动听,读起来自然抑扬有致,似有音乐贯注其中。
中国古典诗歌所具有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声音的高下、长短、疾徐、抑扬、顿挫及其变化,用现代的朗读之法并不能充分地展示诗歌内在的音乐之美,吟诵之法则可以与其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七言律绝,每句按“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来划分节奏单位,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来处理,这样就能充分地显示出诗歌原有的音乐性。古体诗因在平仄、句数等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定,所以,吟诵时行腔使调则比较自由。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关睢》、《蒹葭》等篇章,因其为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所以,吟诵时只要两字一顿地抑扬诵读,再加上句尾韵脚的配合,吟诵起来节奏鲜明,别有一种自然质朴的古音古味。所以说,吟诵能使读者不知不觉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语言文字与声律节奏之美,而诗歌之义往往也不求自明。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在谈到古文鉴赏时指出:“歌而咏之,神气出矣。”[2]
(二)吟诵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中国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最早提出意境说的是唐人王昌龄。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3]严氏认为意境之妙在于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之“无迹可求”,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意境”之境外有无限意味,有丰富的难以言传的意义空间。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此诗意境极其深沉阔大,开头两句境界不凡,一片秋月,笼罩万家,捣衣之声弥漫了整个长安,可谓秋意浓郁,诗情凄冷。“秋风”二句,则通过秋风将相距遥远的长安、玉关不落痕迹地连接在一起,空间更加广阔,意境更加阔大。就此诗而言,情感内容非常简单,但此诗的魅力并不在于浅层次的思想表达,而在于蕴含于字里行间的苍茫,在那言外的难以与人言说的诗歌境界。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非用情者不能体会,所以,老师的任务并不在于告诉学生此诗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体会感悟这种苍茫、阔大、沧桑及深深的悲悯。
意境超越具体文字之外,可以感知却不可言说,语文老师也难以道清其中万一,而声情俱佳的吟诵可以传达一二。吟诵者在充分感受作者之心、作者之意与诗篇意境的基础上,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韵味。它可以让学生感知形象、领悟情境;学生可以从教师语气的抑扬婉转、轻重缓急中体味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情意、意趣和画面、景物所表现出的境界、情调、氛围。吟诵可以帮助人们走进诗歌深邃的艺术境界。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就曾说:“非高声朗吟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采其深远之韵。”
(三)吟诵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
中国第一部评论古典诗歌的专著——钟嵘《诗品》云:“气之感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4]认为自然的变化触动人的心灵,感动于心,而发之为诗。抒情是中国文学的灵魂,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人们内心郁结的情思之勃发,阅读中国文学,我们犹如与无数优秀的古人为友,在他们那动人的弹唱中,感受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之跃动。
诗歌是诗人们倾注了自己全部生命的作品,而阅读者与鉴赏者也需要无条件的感情投入。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三者合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 欣赏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而吟诵可以声激情、以声传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文学的生命之根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人的独特感觉与体验,只有引导学生体味作家的情致、情韵、情趣,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一种美的教育,学生也才能在语文中发现美,得到美的陶冶,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而吟诵无疑是可以尝试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沈约.宋书. 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03.
[2]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35.
[3]严羽,何文焕.沧浪诗话.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696.
[4]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中华书局,1998:15.
此文为2008年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古诗词吟诵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