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當前高校班级概念逐渐淡化,班级文化建设有所欠缺,这对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首先给出班级文化及校园归属感的定义,进而揭示出目前大学校园归属感存在的问题,接着主要将从班级文化的三个方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简要阐述其对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文化;归属感;大学生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一)概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二)内容
根据班级文化的定义,可以将班级文化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的内部环境,是一个班级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它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括教室、桌椅、黑板等等。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班级管理模式等等,它是对班级文化中软件的固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它属于班级文化的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二、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定义及现状
(一)校园归属感的内涵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②中国学者徐琴美等人指出,校园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二)现实生活中学生缺乏归属感
大学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其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这里有学生们向往的崇高与自由。在高考完填写报考志愿时,除了考虑高考分数、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学生在主观上也同时非常重视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然而,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吃饭、睡觉,除了以寝室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班上的同学之间互相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互相关心了。这时,即使是自己当初发自内心喜爱而选择的学校,仍然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对自己所在的校园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第一志愿没有得到录取,落到第二或第三甚至是后面的志愿,这种情况学生在刚进入校园时,就是带有不情愿的心理,认为不该来到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对学校没有认同感,加上高校的生活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对学校缺乏归属感。
三、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缺乏校园归属感现象的原因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高校师生关系以及高校班级文化。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突然感到迷茫,加之“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的心态,部分学生在学校里过着“轻松心态”的生活,不关心校园。从高校师生关系来看,大学大多采取的是学分制教学,教师只需要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一般都是上完课便离开教室,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大学教师与高中教师不同,高中教师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但大学教师却连班上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这并不是大学教师的失职,只是因为其教学任务和性质与中学教师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归属感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校班级文化的缺失,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缺失
高校通常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而是在不同的教室轮流上课。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班级物质文化这一部分几乎是空缺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固定的黑板、桌椅,没有展现他们思维和才能的黑板报,没有墙壁上醒目的班训,没有体现班级特色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栏等,而他们有的只是学校冰冷的公用桌椅,上完课直接走人,更不用打扫教室卫生。流动上课的方式,虽然让大学生不必再为班级物质文化“操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班级的凝聚力。班级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变成了因为上课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大学生上课,大多以寝室为单位结成若干个小团体而去,或者是一对情侣学生,或者是独自一人,上完课,大家便各自离开。课后,没有人在教室里自习,没有人在教室里讨论问题,甚至,没有人在教室里聊天,因为,这个不是他们自己的教室。他们都匆忙回去了,回到了寝室,那个地方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班级场所,就更加谈不上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班级中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除了室友,对于其他同学甚至只是知道名字,而没有说过话。因此,高校的班级教室使用方式,使大学生对校园更加缺乏归属感。在大学校园里更多强调的是专业、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其学院物质文化是存在的。但相比学院的学生人数而言,学生能够平等享受到这种物质文化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二)班级制度文化不健全
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生没有繁重的学习负担,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此时的班级制度,更多的是倾向于关注学生的出勤率以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大学课程考试分成两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出勤情况包括在平时成绩之中。也就是说,即使期末考试考得很好,但如果旷课次数多,仍然面临挂科的风险。因此,关于迟到旷课的班级扣分制度应运而生。但是这种制度本身并不能很好的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如果班级制度中可以加入关于对帮助同学学习、生活的激励制度,不仅体现人性化制度,而且可以成为大学生与校园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利用加学分制度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影响学生积极性,进而使其产生对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的抵触心理。班级应当制定出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这样,班级同学在参与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加对学校的了解与认同,增强校园归属感。
(三)班级精神文化薄弱
大学班级精神文化,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已大大减弱了其影响力。首先,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中学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余会花费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而大学辅导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政策指示的传达者,颁布完要求就立刻离开,不多跟学生进行交谈,只是过度强调让学生自我管理。可是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从他律模式向自律模式的转变。其次,在班级或学校活动方面,中学时期的课余活动大多都是由老师组织,同学又大多是走读生,活动效果较好。而大学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组织的,但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导致活动吸引力较弱,同学热情度不高。同时,多数情况是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他们参与的也大多是寝室内部活动,对学校没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认可了。再次,从班级同学关系角度来说。大学生由于大多时间处于寝室小团体中,基本上与非寝室同学也没有什么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处于“独生代”,强调个性、自我,喜欢别人关心自己,却不喜欢关心别人,群体意识较差,这就加深了班级同学之间的隔阂,也就不会真正认同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最后,比较特殊的是,恐怕学生们考各类证书的热情是对学生影响较深的精神文化。学生们为了考得各类证书而努力。考证书固然是好事,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但这也让大多人成为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学生们只是自顾自地学习,然后考证,为的是毕业后能够凭借证书的优势找到好工作。但是,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学会很好地协调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积极备考时,也需要主动地关心班级事情、关心班上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莹﹒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3)
[2] 刘静﹒创建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
[3]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J]﹒才智﹒2009年(19)
注解:
① 刘静:《创建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8期。
②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才智》2009年第19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归属感;大学生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一)概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二)内容
根据班级文化的定义,可以将班级文化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的内部环境,是一个班级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它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包括教室、桌椅、黑板等等。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班级管理模式等等,它是对班级文化中软件的固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它属于班级文化的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二、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定义及现状
(一)校园归属感的内涵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②中国学者徐琴美等人指出,校园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二)现实生活中学生缺乏归属感
大学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其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这里有学生们向往的崇高与自由。在高考完填写报考志愿时,除了考虑高考分数、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学生在主观上也同时非常重视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然而,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每天按时上课、下课、吃饭、睡觉,除了以寝室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班上的同学之间互相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互相关心了。这时,即使是自己当初发自内心喜爱而选择的学校,仍然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对自己所在的校园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第一志愿没有得到录取,落到第二或第三甚至是后面的志愿,这种情况学生在刚进入校园时,就是带有不情愿的心理,认为不该来到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对学校没有认同感,加上高校的生活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对学校缺乏归属感。
三、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缺乏校园归属感现象的原因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高校师生关系以及高校班级文化。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突然感到迷茫,加之“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放松”的心态,部分学生在学校里过着“轻松心态”的生活,不关心校园。从高校师生关系来看,大学大多采取的是学分制教学,教师只需要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一般都是上完课便离开教室,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大学教师与高中教师不同,高中教师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但大学教师却连班上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这并不是大学教师的失职,只是因为其教学任务和性质与中学教师是有所区别的。但是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归属感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校班级文化的缺失,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缺失
高校通常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而是在不同的教室轮流上课。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班级物质文化这一部分几乎是空缺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固定的黑板、桌椅,没有展现他们思维和才能的黑板报,没有墙壁上醒目的班训,没有体现班级特色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栏等,而他们有的只是学校冰冷的公用桌椅,上完课直接走人,更不用打扫教室卫生。流动上课的方式,虽然让大学生不必再为班级物质文化“操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班级的凝聚力。班级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变成了因为上课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大学生上课,大多以寝室为单位结成若干个小团体而去,或者是一对情侣学生,或者是独自一人,上完课,大家便各自离开。课后,没有人在教室里自习,没有人在教室里讨论问题,甚至,没有人在教室里聊天,因为,这个不是他们自己的教室。他们都匆忙回去了,回到了寝室,那个地方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班级场所,就更加谈不上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班级中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除了室友,对于其他同学甚至只是知道名字,而没有说过话。因此,高校的班级教室使用方式,使大学生对校园更加缺乏归属感。在大学校园里更多强调的是专业、学院,以学院为单位,其学院物质文化是存在的。但相比学院的学生人数而言,学生能够平等享受到这种物质文化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二)班级制度文化不健全
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生没有繁重的学习负担,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此时的班级制度,更多的是倾向于关注学生的出勤率以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大学课程考试分成两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出勤情况包括在平时成绩之中。也就是说,即使期末考试考得很好,但如果旷课次数多,仍然面临挂科的风险。因此,关于迟到旷课的班级扣分制度应运而生。但是这种制度本身并不能很好的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如果班级制度中可以加入关于对帮助同学学习、生活的激励制度,不仅体现人性化制度,而且可以成为大学生与校园的情感纽带。另一方面,利用加学分制度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影响学生积极性,进而使其产生对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的抵触心理。班级应当制定出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这样,班级同学在参与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加对学校的了解与认同,增强校园归属感。
(三)班级精神文化薄弱
大学班级精神文化,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已大大减弱了其影响力。首先,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中学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余会花费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而大学辅导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政策指示的传达者,颁布完要求就立刻离开,不多跟学生进行交谈,只是过度强调让学生自我管理。可是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从他律模式向自律模式的转变。其次,在班级或学校活动方面,中学时期的课余活动大多都是由老师组织,同学又大多是走读生,活动效果较好。而大学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组织的,但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导致活动吸引力较弱,同学热情度不高。同时,多数情况是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他们参与的也大多是寝室内部活动,对学校没有什么了解,更谈不上认可了。再次,从班级同学关系角度来说。大学生由于大多时间处于寝室小团体中,基本上与非寝室同学也没有什么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处于“独生代”,强调个性、自我,喜欢别人关心自己,却不喜欢关心别人,群体意识较差,这就加深了班级同学之间的隔阂,也就不会真正认同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最后,比较特殊的是,恐怕学生们考各类证书的热情是对学生影响较深的精神文化。学生们为了考得各类证书而努力。考证书固然是好事,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但这也让大多人成为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学生们只是自顾自地学习,然后考证,为的是毕业后能够凭借证书的优势找到好工作。但是,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学会很好地协调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积极备考时,也需要主动地关心班级事情、关心班上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莹﹒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3)
[2] 刘静﹒创建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
[3]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J]﹒才智﹒2009年(19)
注解:
① 刘静:《创建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级》,《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8期。
②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才智》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