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水大地,因绿树成荫而显得生机勃勃,因古树参天而积淀厚重历史。有人说,丽水是生态福地,古树就是这个生态福地里的“生态明珠”。
据最新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显示,丽水市现存古树名木超5.42万株,其中树龄500年及以上的一级古树1906株,树龄300—499年的二级古树7571株,树龄100—299年的三级古树近4.48万株,名木16株,古树群1126群。丽水古树名木资源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
丽水市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九个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景宁最多,共有9159株,包括252株一级古树、1112株二级古树和7795株三级古树。按生长位置分布,以村旁古树最多,近2.06万株,其次为路旁古树,共7182株。
古树名木与丽水先民相生相伴,是丽水人最值得骄傲的绿色宝藏。在丽水众多古树名木中,许多古树拥有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之最的“头衔”,它们的存在把秀山丽水、浙江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点缀得更加靓丽。
八百岁“卧樟” 古树令人称奇
2021年4月,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小安村,一场“卧樟保护行动”悄然开展。一株树龄高达813岁的古樟树在丽水众人的呵护下,迎来了新的生活环境——影响古樟树生长的水泥路面,已被全部铲除,卧樟周围的路面,将改用透气透水的鹅卵石铺成。
若是来到莲都区太平乡小安村,进村便一眼就能看见这株高大的古樟树。据树牌显示,它是国家一级古树,树龄达813年。古樟树的树干粗大,需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手牵着手才能合围过来。其树体枝干众多,高处的枝干达18米。村民们说,巨大的树冠到了夏天,遮荫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
这株古樟树和大部分古树木不同的是,它几乎完全倒伏于地面,肆意地“横向生长”,它的树体仅靠一根水泥端支撑着,宛若汉武帝宫苑里一日三眠三起的“人柳”。因此,小安人将它取名为“卧樟”。
“外地人进村见到这株古树,无不称赞、稀奇。”今年72岁的小安村村民何启进的家与卧樟古树仅隔10米,他从小就在这株古树下玩耍长大,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怀。何启进说,上世纪90年代末,附近小学的孩子们还常常爬进蛀空的树洞里玩耍,有一次还险些点燃了卧樟古树。此后,当地人就用铁皮将树洞封住了,以保护古树。
水泥路浇筑 名木日渐衰败
该卧樟历经八百年,饱经风霜,树体已大不如前。小安人说,早些年,村里为了美化环境,将鹅卵石路面铺上了水泥路,卧樟四周也被浇筑上了结结实实的水泥。这样一做,村口的环境卫生自然好处理多了,每年樟树叶掉落地面,也就比往常好清理了,一扫就变得干净。
可意想不到的是,自从路面改变后,原本健康长寿的古樟树却日渐衰弱了起来。村民们亲眼看着古树卧樟在没有发虫病、没有遭遇人为和自然破坏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枯枝与落叶,冠幅也逐年缩小。“记得小时候还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在古树卧樟下捉迷藏。一转眼工夫,我们都已经白发苍苍,但是大家都希望卧樟能依旧枝繁叶茂。”村里人对这株古树卧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2020年2月,莲都区政协老干部毛传书得知消息,前往小安村实地采风,并撰写《莲都区小安村一株800岁古樟树亟待抢救保护》建议案。此建议案获得莲都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建言献策》发稿,并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毛传书说,古树是丽水活的文物,它的价值已无法估量。他在建议案中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一定范围内,改封闭水泥路面为透水路面,让古樟树有足够的水分滋养。同时,也可以把道路做得更漂亮,可谓两全其美。政府资助、村民办事,一定会事半功倍。
第二,对于列入国家保护的古树名木,应在所在地确定专人看管。针对特别名贵的古树,要划定保护范围,并禁止在保护范围内浇水泥地、搞建设。此外,有关部门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古树名木安全自然地生长。
在毛传书的引领下,丽水市的许多“爱树人士”也关注起小安古树卧樟的健康。“大树群”是丽水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古树名木保护群”,130余名志愿者因“爱树”而聚集在一起,为“护树”而行动。保护古树名木,让绿色留住历史的记忆,是丽水“大树群”志愿者们的共识。
多方位关注 樟树重获新生
小安古树卧樟的日渐衰败,让村民非常揪心,同时也让丽水“大树群”群主项岩盛忧心忡忡。“影响古树健康生长的‘罪魁祸首’,是树底下的水泥路面。”项岩盛激动地说,植物依靠根系呼吸、汲取养分,而厚厚的一层水泥彻底地改变了古树卧樟原本赖以生存的地下生态系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项岩盛,也曾多次与当地村干部取得联系,希望村里尽早拆除水泥路面,让古树卧樟得以恢复生机。
但是要拆除水泥路,改造费用至少要花数万元钱,小安村里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群主项岩盛将小安古树卧樟的情况在“大树群”里作了具体说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为小安卧樟的康复而奔走,古稀之年的志愿者潘贵铭就是其中之一。他从报社摄影记者岗位退休后,就加入了“大树群”爱树行动,为了让小安卧樟“重返青春”,反复走访小安村三十多次,拍摄照片,并向丽水市相关部门反映小安卧樟生长情况。
為了保护小安卧樟,村里跟上级相关部门反映了多次。2021年,莲都区林业部门也多次前往小安村勘验古树卧樟。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安卧樟的健康问题终于有了回复:经费落实、方案拟定。3月中旬,小安村“卧樟保护行动”开始实施。
3月10日,据小安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何青连反馈,对卧樟影响最大的水泥路面已被全部铲除,小安村按照护树方案要求,将改用透气透水的鹅卵石做路面。“昨天,村里已经安排人手去运鹅卵石了,再过几天就可全部竣工。”何青连说,等竣工了,村里还要在卧樟树底下种上麦冬草,将卧樟改造成村里的一个风景点。“虽然林业部门的拨款还不太够,但哪怕是自己凑钱,我们也要把这个事给做下去。”
小安卧樟,从古老的岁月里走来,历经八百余年的风霜雨露,默默地守望着小安村庄,并见证了数不清的人世沧桑。如今,这株八百余年的古树卧樟在众人们的呵护下,定能迎来新生。
据最新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显示,丽水市现存古树名木超5.42万株,其中树龄500年及以上的一级古树1906株,树龄300—499年的二级古树7571株,树龄100—299年的三级古树近4.48万株,名木16株,古树群1126群。丽水古树名木资源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
丽水市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九个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景宁最多,共有9159株,包括252株一级古树、1112株二级古树和7795株三级古树。按生长位置分布,以村旁古树最多,近2.06万株,其次为路旁古树,共7182株。
古树名木与丽水先民相生相伴,是丽水人最值得骄傲的绿色宝藏。在丽水众多古树名木中,许多古树拥有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之最的“头衔”,它们的存在把秀山丽水、浙江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点缀得更加靓丽。
八百岁“卧樟” 古树令人称奇
2021年4月,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小安村,一场“卧樟保护行动”悄然开展。一株树龄高达813岁的古樟树在丽水众人的呵护下,迎来了新的生活环境——影响古樟树生长的水泥路面,已被全部铲除,卧樟周围的路面,将改用透气透水的鹅卵石铺成。
若是来到莲都区太平乡小安村,进村便一眼就能看见这株高大的古樟树。据树牌显示,它是国家一级古树,树龄达813年。古樟树的树干粗大,需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手牵着手才能合围过来。其树体枝干众多,高处的枝干达18米。村民们说,巨大的树冠到了夏天,遮荫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
这株古樟树和大部分古树木不同的是,它几乎完全倒伏于地面,肆意地“横向生长”,它的树体仅靠一根水泥端支撑着,宛若汉武帝宫苑里一日三眠三起的“人柳”。因此,小安人将它取名为“卧樟”。
“外地人进村见到这株古树,无不称赞、稀奇。”今年72岁的小安村村民何启进的家与卧樟古树仅隔10米,他从小就在这株古树下玩耍长大,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怀。何启进说,上世纪90年代末,附近小学的孩子们还常常爬进蛀空的树洞里玩耍,有一次还险些点燃了卧樟古树。此后,当地人就用铁皮将树洞封住了,以保护古树。
水泥路浇筑 名木日渐衰败
该卧樟历经八百年,饱经风霜,树体已大不如前。小安人说,早些年,村里为了美化环境,将鹅卵石路面铺上了水泥路,卧樟四周也被浇筑上了结结实实的水泥。这样一做,村口的环境卫生自然好处理多了,每年樟树叶掉落地面,也就比往常好清理了,一扫就变得干净。
可意想不到的是,自从路面改变后,原本健康长寿的古樟树却日渐衰弱了起来。村民们亲眼看着古树卧樟在没有发虫病、没有遭遇人为和自然破坏的情况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枯枝与落叶,冠幅也逐年缩小。“记得小时候还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在古树卧樟下捉迷藏。一转眼工夫,我们都已经白发苍苍,但是大家都希望卧樟能依旧枝繁叶茂。”村里人对这株古树卧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2020年2月,莲都区政协老干部毛传书得知消息,前往小安村实地采风,并撰写《莲都区小安村一株800岁古樟树亟待抢救保护》建议案。此建议案获得莲都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建言献策》发稿,并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毛传书说,古树是丽水活的文物,它的价值已无法估量。他在建议案中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一定范围内,改封闭水泥路面为透水路面,让古樟树有足够的水分滋养。同时,也可以把道路做得更漂亮,可谓两全其美。政府资助、村民办事,一定会事半功倍。
第二,对于列入国家保护的古树名木,应在所在地确定专人看管。针对特别名贵的古树,要划定保护范围,并禁止在保护范围内浇水泥地、搞建设。此外,有关部门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古树名木安全自然地生长。
在毛传书的引领下,丽水市的许多“爱树人士”也关注起小安古树卧樟的健康。“大树群”是丽水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古树名木保护群”,130余名志愿者因“爱树”而聚集在一起,为“护树”而行动。保护古树名木,让绿色留住历史的记忆,是丽水“大树群”志愿者们的共识。
多方位关注 樟树重获新生
小安古树卧樟的日渐衰败,让村民非常揪心,同时也让丽水“大树群”群主项岩盛忧心忡忡。“影响古树健康生长的‘罪魁祸首’,是树底下的水泥路面。”项岩盛激动地说,植物依靠根系呼吸、汲取养分,而厚厚的一层水泥彻底地改变了古树卧樟原本赖以生存的地下生态系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项岩盛,也曾多次与当地村干部取得联系,希望村里尽早拆除水泥路面,让古树卧樟得以恢复生机。
但是要拆除水泥路,改造费用至少要花数万元钱,小安村里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群主项岩盛将小安古树卧樟的情况在“大树群”里作了具体说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为小安卧樟的康复而奔走,古稀之年的志愿者潘贵铭就是其中之一。他从报社摄影记者岗位退休后,就加入了“大树群”爱树行动,为了让小安卧樟“重返青春”,反复走访小安村三十多次,拍摄照片,并向丽水市相关部门反映小安卧樟生长情况。
為了保护小安卧樟,村里跟上级相关部门反映了多次。2021年,莲都区林业部门也多次前往小安村勘验古树卧樟。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安卧樟的健康问题终于有了回复:经费落实、方案拟定。3月中旬,小安村“卧樟保护行动”开始实施。
3月10日,据小安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何青连反馈,对卧樟影响最大的水泥路面已被全部铲除,小安村按照护树方案要求,将改用透气透水的鹅卵石做路面。“昨天,村里已经安排人手去运鹅卵石了,再过几天就可全部竣工。”何青连说,等竣工了,村里还要在卧樟树底下种上麦冬草,将卧樟改造成村里的一个风景点。“虽然林业部门的拨款还不太够,但哪怕是自己凑钱,我们也要把这个事给做下去。”
小安卧樟,从古老的岁月里走来,历经八百余年的风霜雨露,默默地守望着小安村庄,并见证了数不清的人世沧桑。如今,这株八百余年的古树卧樟在众人们的呵护下,定能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