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云端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模式也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本文结合扬州大学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不同教学情境的比较研究,提出与课程特点和形势相匹配的、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教学规划基本策略,并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衔接。通过线上和线下教学的配合,有效打造柔性化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的培养效果和体验过程。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协同;教学衔接;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大学教改项目“新工科视域下产品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探析”(YZUJX2018-50C)阶段性研究成果。
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是高校设计应用类专业的核心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面对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的学生,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面向生活各领域的渗透,学习者可以接触和获得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学生间的差异也会更加明显。因此,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具备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整合线上线下的协同式教学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实现了意外的加速发展。持续的在线教学模式丰富了任课教师们的线上教学经验,同时对课程教学也有了新的感悟。全面总结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心得,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是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线上线下的协同教学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理论层面的分析仍比较缺乏。由于在具体实践中理论的缺位,教师只能依据个人经验和教学的实际反馈进行迭代式改进,而个人经验式的探索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波动起伏。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扬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出发,以针织服装设计为例,通过对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实践的比较,分析教师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柔性化策略与方法。
一、教学情境分析
(一)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
基于服装产业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运营逻辑,要求服装设计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具体课题的研究能力为核心。而教师则应根据专业的核心培养要求做好课程教学的设计,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对于实践和创新类的课程,先讲授理论内容再布置实践任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无形中会造成学生学习模式的教条化,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特别是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很多知识内容需要在实践中学习,仅仅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并不能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服装设计的教学方式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二)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情境比较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情境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与信息反馈方面。对于线下教学来说,课堂就是传授知识的主要信息环境,教师和学生身处同一物理场域内,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共享,比如课堂上可以随时就某个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在面对面情境里的信息传播、接收和反馈是多样态的,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现场教学能够随机应变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课堂信息的反馈对教学方式进行微调。相比而言,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身处不同的物理场域,网络平台为每个参与课堂的人重构信息环境。信息的传播和反馈都需要依赖数字化媒介,传统课堂信息样态的丰富性也会因此而被削弱,同时,信息的传播还可能会因为硬件设备和直播环境问题而出现信息接收延迟、系统反应滞后或噪声干扰等问题。在线教学还有一个最大弊端是教师无法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教学反馈的闭环。
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模式也有其优势所在,设计良好的信息平台能够滤除多余的干扰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课堂。相较而言,传统课堂的信息传播是单次的和即时性的,学生只能通过记录笔记、查阅课本以及追溯记忆来复习教师讲授过程中的知识细节,而在线教学的内容可以存储到云端,学生能够随时查看回放内容来巩固已学习的知识。此外,在线的答疑和交流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
(三)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分析
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是基本理论讲授,以及结合基本理论展开行业信息调研;第二个阶段是分组进行针织技法的实操学习和教学辅导,培养学生对针织服装面料、工艺和特点的感性认识;第三个阶段是分组布置课题任务,由学生自主开展从调研到设计制作的完整实践活动,并以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和点评。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境匹配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
1.理论教学阶段的比较分析
在理论讲授环节,教师在线下课堂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课堂上的提问、讨论等活动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随时开展。相比而言,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缺少直接观察,因此,线上教学过程一般都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较难做到像线下课堂上那样进行快速反馈和调整。因此,線上教学的计划安排要更为细致,在教学规划的最初就预先安排好专门用于提问、交流和互动的时段和内容,并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工具进行有效的互动。
调研与汇报环节由教师布置调研任务,学生自行开展调研。在线下,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直接到市场接触第一手的资料,教师还可以在课下跟踪了解学生的调研实践进展情况,随时做出指导。而线上的调研则需要靠学生自主开展,一般是让学生收集二手资料并展开分析,如各相关品牌的最新发布内容等。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需要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并通过在线会议等方式进行指导。
2.技能教学阶段的比较分析
在实践技法辅导环节,线下教学模式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针织技法的演示和手把手的辅导,这个环节相对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每个小组的演示内容大多是重复的。此外,由于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对于一些没有理解清楚技法原理的学生,教师还要安排时间对其进行专门的辅导。相比而言,在线教学就有更多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直播,面向所有学生同时进行示范和演示,而且学生可以对教学视频反复播放和观看学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的重复性演示,也节省了整体的学习时间。 3.设计实践阶段的比较分析
在分组选题和讨论阶段,相比于在线下课堂中教师分别到每个小组参与讨论交流,线上分组建QQ群开展讨论的形式更加灵活。线上讨论能够突破课堂的有限时间,教师还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讨论,而且组内的学习讨论可以一直持续到课下。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各组进行阶段性的成果展示和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做课题的效率。
线上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学习反馈的形式和渠道相对单一,不同类型的信息反馈需要通过模态的切换来完成。而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境中,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同时的、多模态的、多面向的信息互动。
三、协同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设计应用的课程,更适合实行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模式。为了让教学过程在整体上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首先要对课程教学的过程和内容进行分类比较,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块,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实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
(一)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教学模式
通过对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行混合式教学的规划更符合实际的需要,也顺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3]。
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是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和在线学习这两种学习形式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基本的思路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社交软件平台更加便利地获取知识资源和教学服务。同时,结合线下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构建起基本的专业知识框架,使专业知识快速向个人迁移和内化,在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启发者和结果监管者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格局。
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为例,在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和设计实践三个阶段中,课堂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现场的教学交流和多模态教学信息反馈方面,而线上教学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对成熟性和重复性教学内容的分类搜索和展示。因此,要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应对。
首先,把已经定型的知识模块,如基本的平针针法等,通过在线直播、图文演示等方式讲授。其次,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可以制作成短视频和图文详解的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讲授和答疑,学生可以反复阅读和观摩。例如在学习元宝针针法时,基本形式是1+1罗纹,其变化在于将上针挑掉不织,但保留上针线圈,那么在织下一行时,一个下针上就有两个线圈一起编织。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在这个针法上出错,另外还有单元宝和双元宝的区别,都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再者,对于开放型创新的部分,则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在线平台来支持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为例,像针织面料的基本特征、针织服装的工艺特点以及手工针织的基础技法都属于比较定型的知识模块,可用视频进行展示,而设计调研汇报、设计选题和过程辅导等则需要通过面对面或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处理好不同教学模式的衔接
当需要在不同教学情境来回切换的时候,做好教学模式的衔接非常重要。首先,教师需要根据目前的教学阶段对后面的教学进程进行调整,做好教学过渡。其次,在线教学资源的开放内容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更加灵活的管理。最后,还要比较不同教学情境下各自的特点,通过资源的匹配形成良性的教学迭代。具体来说,对于部分无法全程参与线下教学的学生,根据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知识内容和训练特点,可以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一部分的认识体验以及选题和设计研讨部分应用于线上教学的模式。而体验认知和制作实践部分,可以和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合并在一起,在线下教学环节中分批次集中完成。
(三)教学成果的评价
在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在线教学过程中,一个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是对实物作业的检查和打分评价。从线上的教学反馈来看,教师对实物作业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拍照展示,但这种展示方式会受到照片拍摄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只有对照实物检查才能比较准确地判定学生的工作量、制作工艺水平和设计创作能力。因此,在线的作业展示必须制定比较详细的展示规则,同时加强对设计创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讨论部分的打分比重,以平衡单一评价体系可能造成的偏见。
四、结语
在线教学的普及化对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多层次、柔性化、有序衔接等新的要求。面对更丰富的学情条件,为有效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评估线上线下的教学平台和软硬件条件,做好教学的整体规划设计,预先规划不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持续完善课程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处理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衔接,并且在教学评价环节,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多维度的数据对学习成果展开评价。
基于以上的分析,新的教学平台也需要更充分地考虑教师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协同化需要,在教学平台的功能研发方面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规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工具,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的协同化。
参考文献:
[1]刘伯荣.结合设计竞赛主题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0(4):357-360.
[2]史梦莹,柴吉昌.“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计算机辅助珠宝首饰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26-127.
[3]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4.
作者簡介:刘伯荣,硕士,扬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服装理论。
通讯作者:陈世栋,博士,扬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用户体验。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协同;教学衔接;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大学教改项目“新工科视域下产品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探析”(YZUJX2018-50C)阶段性研究成果。
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是高校设计应用类专业的核心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面对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的学生,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面向生活各领域的渗透,学习者可以接触和获得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学生间的差异也会更加明显。因此,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具备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整合线上线下的协同式教学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实现了意外的加速发展。持续的在线教学模式丰富了任课教师们的线上教学经验,同时对课程教学也有了新的感悟。全面总结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心得,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是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线上线下的协同教学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理论层面的分析仍比较缺乏。由于在具体实践中理论的缺位,教师只能依据个人经验和教学的实际反馈进行迭代式改进,而个人经验式的探索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波动起伏。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扬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出发,以针织服装设计为例,通过对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实践的比较,分析教师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柔性化策略与方法。
一、教学情境分析
(一)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
基于服装产业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运营逻辑,要求服装设计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具体课题的研究能力为核心。而教师则应根据专业的核心培养要求做好课程教学的设计,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对于实践和创新类的课程,先讲授理论内容再布置实践任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无形中会造成学生学习模式的教条化,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特别是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很多知识内容需要在实践中学习,仅仅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并不能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服装设计的教学方式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二)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情境比较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情境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与信息反馈方面。对于线下教学来说,课堂就是传授知识的主要信息环境,教师和学生身处同一物理场域内,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共享,比如课堂上可以随时就某个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在面对面情境里的信息传播、接收和反馈是多样态的,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现场教学能够随机应变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课堂信息的反馈对教学方式进行微调。相比而言,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身处不同的物理场域,网络平台为每个参与课堂的人重构信息环境。信息的传播和反馈都需要依赖数字化媒介,传统课堂信息样态的丰富性也会因此而被削弱,同时,信息的传播还可能会因为硬件设备和直播环境问题而出现信息接收延迟、系统反应滞后或噪声干扰等问题。在线教学还有一个最大弊端是教师无法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教学反馈的闭环。
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模式也有其优势所在,设计良好的信息平台能够滤除多余的干扰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课堂。相较而言,传统课堂的信息传播是单次的和即时性的,学生只能通过记录笔记、查阅课本以及追溯记忆来复习教师讲授过程中的知识细节,而在线教学的内容可以存储到云端,学生能够随时查看回放内容来巩固已学习的知识。此外,在线的答疑和交流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
(三)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分析
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是基本理论讲授,以及结合基本理论展开行业信息调研;第二个阶段是分组进行针织技法的实操学习和教学辅导,培养学生对针织服装面料、工艺和特点的感性认识;第三个阶段是分组布置课题任务,由学生自主开展从调研到设计制作的完整实践活动,并以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和点评。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境匹配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
1.理论教学阶段的比较分析
在理论讲授环节,教师在线下课堂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课堂上的提问、讨论等活动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随时开展。相比而言,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缺少直接观察,因此,线上教学过程一般都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较难做到像线下课堂上那样进行快速反馈和调整。因此,線上教学的计划安排要更为细致,在教学规划的最初就预先安排好专门用于提问、交流和互动的时段和内容,并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工具进行有效的互动。
调研与汇报环节由教师布置调研任务,学生自行开展调研。在线下,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直接到市场接触第一手的资料,教师还可以在课下跟踪了解学生的调研实践进展情况,随时做出指导。而线上的调研则需要靠学生自主开展,一般是让学生收集二手资料并展开分析,如各相关品牌的最新发布内容等。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需要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并通过在线会议等方式进行指导。
2.技能教学阶段的比较分析
在实践技法辅导环节,线下教学模式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针织技法的演示和手把手的辅导,这个环节相对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每个小组的演示内容大多是重复的。此外,由于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对于一些没有理解清楚技法原理的学生,教师还要安排时间对其进行专门的辅导。相比而言,在线教学就有更多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直播,面向所有学生同时进行示范和演示,而且学生可以对教学视频反复播放和观看学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的重复性演示,也节省了整体的学习时间。 3.设计实践阶段的比较分析
在分组选题和讨论阶段,相比于在线下课堂中教师分别到每个小组参与讨论交流,线上分组建QQ群开展讨论的形式更加灵活。线上讨论能够突破课堂的有限时间,教师还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讨论,而且组内的学习讨论可以一直持续到课下。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各组进行阶段性的成果展示和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做课题的效率。
线上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学习反馈的形式和渠道相对单一,不同类型的信息反馈需要通过模态的切换来完成。而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境中,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同时的、多模态的、多面向的信息互动。
三、协同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设计应用的课程,更适合实行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模式。为了让教学过程在整体上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首先要对课程教学的过程和内容进行分类比较,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块,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实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
(一)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教学模式
通过对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行混合式教学的规划更符合实际的需要,也顺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3]。
混合式教学的目的是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和在线学习这两种学习形式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基本的思路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社交软件平台更加便利地获取知识资源和教学服务。同时,结合线下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构建起基本的专业知识框架,使专业知识快速向个人迁移和内化,在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启发者和结果监管者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格局。
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为例,在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和设计实践三个阶段中,课堂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现场的教学交流和多模态教学信息反馈方面,而线上教学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对成熟性和重复性教学内容的分类搜索和展示。因此,要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应对。
首先,把已经定型的知识模块,如基本的平针针法等,通过在线直播、图文演示等方式讲授。其次,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可以制作成短视频和图文详解的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讲授和答疑,学生可以反复阅读和观摩。例如在学习元宝针针法时,基本形式是1+1罗纹,其变化在于将上针挑掉不织,但保留上针线圈,那么在织下一行时,一个下针上就有两个线圈一起编织。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在这个针法上出错,另外还有单元宝和双元宝的区别,都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再者,对于开放型创新的部分,则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在线平台来支持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为例,像针织面料的基本特征、针织服装的工艺特点以及手工针织的基础技法都属于比较定型的知识模块,可用视频进行展示,而设计调研汇报、设计选题和过程辅导等则需要通过面对面或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处理好不同教学模式的衔接
当需要在不同教学情境来回切换的时候,做好教学模式的衔接非常重要。首先,教师需要根据目前的教学阶段对后面的教学进程进行调整,做好教学过渡。其次,在线教学资源的开放内容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更加灵活的管理。最后,还要比较不同教学情境下各自的特点,通过资源的匹配形成良性的教学迭代。具体来说,对于部分无法全程参与线下教学的学生,根据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知识内容和训练特点,可以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一部分的认识体验以及选题和设计研讨部分应用于线上教学的模式。而体验认知和制作实践部分,可以和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合并在一起,在线下教学环节中分批次集中完成。
(三)教学成果的评价
在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在线教学过程中,一个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是对实物作业的检查和打分评价。从线上的教学反馈来看,教师对实物作业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拍照展示,但这种展示方式会受到照片拍摄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只有对照实物检查才能比较准确地判定学生的工作量、制作工艺水平和设计创作能力。因此,在线的作业展示必须制定比较详细的展示规则,同时加强对设计创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讨论部分的打分比重,以平衡单一评价体系可能造成的偏见。
四、结语
在线教学的普及化对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多层次、柔性化、有序衔接等新的要求。面对更丰富的学情条件,为有效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评估线上线下的教学平台和软硬件条件,做好教学的整体规划设计,预先规划不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持续完善课程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处理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衔接,并且在教学评价环节,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多维度的数据对学习成果展开评价。
基于以上的分析,新的教学平台也需要更充分地考虑教师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协同化需要,在教学平台的功能研发方面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规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工具,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的协同化。
参考文献:
[1]刘伯荣.结合设计竞赛主题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0(4):357-360.
[2]史梦莹,柴吉昌.“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计算机辅助珠宝首饰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26-127.
[3]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4.
作者簡介:刘伯荣,硕士,扬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服装理论。
通讯作者:陈世栋,博士,扬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