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2008~2012年)(续)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提高学校卫生水平。强化学校卫生监督,加强学校食堂、厕所、饮用水等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和传染病防治。建立健全校内卫生机构,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加强青少年营养指导,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
  (4)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控。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突出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监督。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控制制度,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和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提高劳动者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5)大力促进生殖健康。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服务网络优势,免费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检查、随访服务,努力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依托学校和公益性服务机构开展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
  (6)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应急装备建设,启动区县(自治县)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为区县(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基本设备,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完善区县(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人员驻乡、驻社区制度。加大对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增加卫生资源总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大型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以人才和科技为依托,优化健康服务。到2012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1.5人和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增至3张: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增国家级医学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
  2.行动内容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做强县级医疗机构,启动21个县医院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行政乡镇至少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所村卫生室并逐步达到标准化水平,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每个街道有一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2)提升大型公立医院医疗水平。推进市急救医疗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儿童医疗中心等十大公共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提升公共医疗救治水平,增强我市医疗机构在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提高区域性医疗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区县(自治县)群众就近就医需求。适应城市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新建重医大附一院金山医院、重医大附二院江南分院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化医院。
  (3)扶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市级中医龙头机构建设。加快建成高水平中医药临床基地。改扩建17个县级中医院,着力提高基层中医机构服务能力。建成一批中医药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到2012年,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的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药服务。
  (4)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适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选拔一批学术领军人才、集聚一批国内外医学高层次人才,使我市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卫生人才聚集高地。创新卫生人员管理机制。推行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妥善解决基层卫生人员待遇及养老保障问题。建立卫生人才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流动的激励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密切医患关系,树立队伍形象。
  (5)提高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壮大医疗卫生优势学科群。扩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卫生科技攻关,重点支持我市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难度大、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加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促进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卫生科技发展成果。
  
  (三)健康行为促进行动
  1.行动目标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创新健康文化传播方式,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文明素质。到2012年,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和70%。
  2.行动内容
  (1)建设健康教育阵地。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到2012年,区县(自治县)全部建立健康教育机构,70%的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有专兼职健康教育服务人员和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健康教育室并配备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区县(自治县)建立健康知识宣传廊,街道、乡镇、社区人群集中地设立户外健康宣传栏。
  (2)普及大众健康知识。大力发展健康传播,创新传播方式,全市区县(自治县)以上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健康频道或设立健康教育栏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公益性宣传。开展城乡社区“健康讲坛”活动和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健康促进巡讲活动,免费发放健康知识丛书和光碟,促进健康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村社、进家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普及大众精神卫生知识,开通“重庆市心理援助免费热线”。提高居民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3)促进健康行为养成。以促进健康长寿为目标,推出合理膳食指导方案和简便易行的健康支持工具,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市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开展全民控烟活动,规范烟草广告,推行公共场所控烟,降低青少年吸烟率。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创建活动。倡导健康娱乐方式,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
  
  (四)健康家园创建行动
  1.行动目标
  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到2012年,国家和市级卫生区(县城)覆盖率分别达到30%和85%,建成市级生态卫生村20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3%,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85%的城区、55%的城镇“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农村“四害”密度明显降低。
  2.行动内容
  (1)全面开展城乡卫生创建活 动。进一步开展卫生城区(县城)创建及质量管理活动,启动卫生街道创建活动。在农村地区持续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推进全市生态卫生村建设,逐步建立农村地区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2)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建立水源性疾病评估预测体系和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常规监测体系,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覆盖率达到50%,解决106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科研攻关,探索具有重庆地方特色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改厕模式,新建或改建农村卫生厕所69万户,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
  (3)深入开展“四害”预防控制工作。广泛开展“四害”统一防灭活动,重点开展农贸市场、“五小店”、食品加工业、居民社区、建筑工地、垃圾处理站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市和区县(自治县)级“四害”密度监测、危害评估网络和直报系统,推进专业化、市场化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加大城乡公共环境“四害”预防与控制力度。
  
  (五)食品药品安全行动
  1.行动目标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到2012年,生产基地和各类市场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8%以上,畜产品和水产品中的违禁化学物质及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保持100%;本市生产领域食品质量总体检测合格率达到90%,对食品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所涉及的项目检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实施率在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80%。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本地产品达到100%,外地产品达到98%;医疗器械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本地产品达到100%,外地产品达到97%。
  2.行动内容
  (1)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和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流通市场监管,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召回、销毁、清退和公布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强化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疫病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检测技术水平。加强食品安全应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切实提高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2)依法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加强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规范药品研制和生产秩序,组织开展医疗器械注册清理工作,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强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的监管,依法打击各种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监管,推进使用单位药品规范管理。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和监测,有效遏制虚假违法广告泛滥的势头。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网络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应对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六)医疗保障普及行动
  1.行动目标
  加强制度衔接,搭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增强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到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400万人,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0%。
  2.行动内容
  (1)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逐步增加财政补助,稳定参合率,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合理设计实施方案。统一基本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参合农民跨区县(自治县)结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确保基金安全。
  (2)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完善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等在内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参保职工的待遇支付水平,促进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保,努力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方便参保人员就医。
  (3)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范围,2009年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待遇支付水平。
  (4)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门诊日常医疗救助面,使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小病即治”。完善大病医疗救助,降低困难群众自付比例,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对低保边缘群体和因医药费用过高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进行临时医疗救助。做好制度衔接,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抓好医疗救助与慈善援助的衔接,支持慈善机构和乡镇(街道)稻草援助机构建立医疗援助基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医疗援助。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各方协作、整体联动、互补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爱卫办等部门参加的“健康重庆”卫生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推进。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落实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制定支持性政策和具体措施,对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拆迁、土地供应、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对所需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相应减免,切实为“健康重庆”卫生行动各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机制,为“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全市各级政府要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的财政投入。市和区县(自治县)财政要保证“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本级专项资金的落实。灵活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康重庆”建设。
  
  (三)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
  建设“健康重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医药卫生队伍在建设“健康重庆”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健康重庆”卫生行动的宣传,组织发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健康重庆”卫生行动各项活动,让“健康重庆”的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人人追求健康、人人管理健康、人人享受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考核评估工作
  建立“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计划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反馈、研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将“健康重庆”卫生行动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自治县)和部门的年度考核。
其他文献
奇可利是苋科优质高蛋白饲草新品种,在营养成分、产量、适口性等方面较优于其他饲草,特别适合猪、鹅、鸡、鸭、兔、奶牛等动物的饲喂。  奇可利主要特点是“三高一好”,即一是营养成分高,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高达30%,高于其他饲草,且含有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0种氨基酸;二是鲜草产量高,在通辽地区种植一年可轮割6-7茬,水肥条件好的地块20天可割一次,一般亩产鲜草1.5万千克以上;三是可消化率高,该饲草粗纤维含
1 适时延长发酵时间。将培养料温度升高到50℃,并保持8~10小时,每天翻料打透气孔1次,保持水分适宜,绝不可“干烧”。  2 避免用冷水调料装袋。冷水“激料”易消弱嗜热微生物的活性。应提前两天调整培养料的含水量。  3 发菌温度采取先高后低的方式管理。装袋后迅速提高菌袋温度,使其达到35℃,待袋内中心温度升到40℃时,维持2天,然后翻袋透气,降低5℃左右,再次将温度保持在35℃,至菌种产生抗体菌
玉米秸秆的六种处理方法    1 青贮。有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即把收获的青玉米秸秆铡成1~2厘米长小段.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7%~75%(即以手握原料,从指缝中可见到水珠,但不滴水为宜),装入塑料袋或窖中,压实,密封保存40~50天即可开袋(窖)喂用。  2 黄贮。干玉米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低,经黄贮后适口性改善,利用率提高2倍。先将干玉米秸秆铡短为3~4厘米长小段。装进缸中,加适量温水
眼科急诊    有位母亲为她刚度蜜月回来,有深度近视的女儿到眼科挂急诊。医生笑这位母亲太紧张了,对于一位正在蜜月中的女性,再怎么急诊也轮不到眼科呀。只见这位母亲气急败坏地说:“谁说不需要眼科急诊?跟她回来的那个男人。根本不是先前跟她度蜜月的那个男人。”    迟到    小刚八点钟才起床,脸也顾不得洗,背着书包就往学校跑。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教室,喊了声“报告”,就坐在自己座位上,听地理老师讲课。
樱桃谷鸭    樱桃谷鸭是英国林肯郡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得的优良品种。又名“快大鸭”、“超级鸭”,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樱桃谷鸭既耐寒又耐热。可以水养也能旱牧,性情温驯,不善飞翔,易合群,好调教,方便大群管理。樱桃谷鸭有蛋用、肉用型。肉用型樱桃谷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瘦肉多、肉质好、饲料报酬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成年母鸭体重3.5~4千克,公鸭4~5千克,最重达7.5千克。母鸭140~150日龄开
该棉高抗黄枯萎病,在新疆石河子、河北邢台、江西上饶、湖南南县、山西临汾等地的试种中,亩产籽棉376.7~489.3千克。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常规棉,春夏种植,生育期120~126天,南长北短。长势好。丰产株高1.56米,筒形果枝无限。根质抗病,茎秆抗倒,叶小透光好,抗花雨,稳结铃。铃重6.87克,大者达8.28克,衣分41.83%,子指10.23克,枯指2,黄指3。抗虫性能强。适宜我国各棉区种植
1、青绿饲料。鸵鸟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约占全部日粮的70%,成年鸵鸟日需青料2.5-5千克。饲喂前切碎,长度为0.5-3厘米,放槽中自由采食。一般应以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和各种青菜作为鸵鸟的饲料。包括苜蓿、红三叶、柱花草、甘薯藤、胡萝卜、黑麦草、墨西哥玉米、槐树叶等。  2、精饲料的配制。鸵鸟精饲料所使用的原料与猪、鸡类似,最大特点是可以大量使用草粉。配合精饲料最好制成颗粒饲料,鸵鸟喜欢吃同时也减
1、硬实处理。在播种豆科牧草前,应对硬实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①擦破种皮。可以用碾子碾压或用碾压机处理,也可以将豆科牧草种子与一定数量的碎石、沙砾混合后放于搅拌震荡器中进行震荡。直到种子表面粗糙起毛,但未压坏种子为宜。②变温浸种。此法适用于土壤湿润或灌溉良好的地方。通常是用热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捞出。白天放到太阳下曝晒,夜间转至凉爽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保持种子湿润,当大部分种子略有膨胀时,就可
1 早重视,多方联动找对策。正月初二,重庆市联社领导谭远胜主任在云阳县联社理事长黄小京陪同下深入受灾边远山区信用社和农家,了解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情况,并对云阳春耕生产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联社理事长黄小京带领班子成员分别与县政府及涉农管理部门汇报与沟通,掌握全县2008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向政府争取惠农政策,做好支农资金测算,调优支农信贷结构,与政府共同解决发展农业、农民生产资金需求困难。  2 早调
案例:进城五年来张华一直在一装修队干活,开始头一年还好,工资一年发一次,第二年到现在,老板已经连续四年没给他们发工资了。先来的欠四年,后来的欠三年、二年、一年、六七个月的不等。按过去法律的一些规定,过了60日的申请期限,是不能申请仲裁的了,而且不经仲裁法院不受理起诉。仲裁实行先裁后审,走完劳动争议解决的全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仲裁收费不低,对于一个得不到工资的打工人员,真是困难重重。现在《劳动争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