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的每一次教学改革,本质上都是由数学观的改变引起的。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其主观意识支配和调节的,其中教师的数学观是决定其教学行为的关键。数学课程改革要抓紧抓实,必须从更新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做起。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扬州市小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扬州地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观;调查;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77-1
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仅仅是冰山一角。作为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者,我们应该透过能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教学行为,去探索小学数学教师隐藏于教学行为下面的那一大片冰山——数学观。什么是数学观?简而言之就是认为数学是什么,它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在扬州己经实施了十五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和基础教育先进的地区还是有差距的。如何缩小差距,迎头赶上,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我市小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团队提出了“扬州市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分析”这一课题,旨在调查分析扬州市小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为进一步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问卷的调查提纲,在扬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代表讨论之后,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依据调查提纲,完成了模拟调查问卷,在三所小学经过小范围的测试修正,最终完成了调查问卷的编制。2015年10~11月,课题组选取江苏省扬州市下辖的广陵区、邗江区、高邮市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累计完成211份问卷。初步整理之后,采用软件SPSS19来处理、分析数据。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在数学观上的实际情况。
调查对象在问题解决观上,所得的平均分最高,标准差最小。表明调查对象对问题解决观的认可是最高的,并且差异最小,一致性很高。
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的数学观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问题解决观逐步成为主流。比如认识到数学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探究;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错误。调查结果还清楚地表明,持有柏拉图主义观、工具主义观的人数也不容小觑,特别是持有此观点的教师大多年龄在50岁以上,而这部分教师往往占据着学校的话语权,这也说明,课程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2.影响小学教师教师数学观的因素。
本团队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访谈专家,将影响教师数学观的变量筛选为15种,作为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这些变量影响数学观的权重。考虑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将教龄、职称、年龄、是否学过高等数学整合为知识因子;将学校位置和学校类型整合为环境因子;将各级教改培训和教师自我提升整合为培训因子。另外,还有教材编排、性别、学生等因子。我们利用SPSS19,得到各因子方差贡献率:经验、环境、课程培训这三个因子对教师数学观的影响,累积贡献率为81.74%,因此,调查组认为影响小学教师数学观的主要因素是:经验因子、环境因子、课程培训因子。
二、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扬州市部分小学教师的深入调查可以看出,小学教师的数学观是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不断地教育引导,通过自身努力探索,思考内化而形成的。研究在职教师的数学观,对他们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1.教师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结构是影响教师数学观形成的内因。
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流于表面,认为小学数学难度小、内容少。在教学的时候,仅是从自己的学习体验出发组织教学,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他们既没有遵循教育理论,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备课、上課;也没有挖掘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忽视了对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针对现状,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具备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构建一个由数学学科知识、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应用知识组成的完备知识体系,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才能与时俱进。
2.学校的教风和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师数学观形成的外因。
调查表明,学校的教学风气和评价体系是影响教师数学观形成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在乡镇小学,学生、家长、同事、领导都希望孩子们,能在短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非常强调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如果教师简单演示就揭晓公式,再用几组练习让学生反复强化,只要15分钟就能学会。这种教法也剥夺了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急功近利的。
针对现状,笔者认为需要改革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使之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是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
3.积极进行反思,改善教师培训机制。
小学教师良好数学观的形成,需要耐心等待,静候花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数学观形成的内在动力,是教师转型提升的关键。我们应该让教师在实践中用心体验、仔细思考,慢慢接受合理的数学观,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观念。教师形成教学反思的机制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环境的压力;二是自我提升的需要。教师的在职培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条件。
针对教师培训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师培训制度——单元计分课程制。它将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条理地分成若干个独立单元,并对每个单元给予学分。每个单元安排不同的专家上课,这样分散上课时间,有利于教师按照自身情况,挑选几个单元形成一个组合,完成一个组合的培训之后,通过考核教师就得到一定的学分;教育机关则根据考核情况颁发证书并予以奖励。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2JSSPITP4006。
关键词:数学观;调查;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77-1
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仅仅是冰山一角。作为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者,我们应该透过能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教学行为,去探索小学数学教师隐藏于教学行为下面的那一大片冰山——数学观。什么是数学观?简而言之就是认为数学是什么,它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在扬州己经实施了十五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和基础教育先进的地区还是有差距的。如何缩小差距,迎头赶上,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我市小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团队提出了“扬州市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分析”这一课题,旨在调查分析扬州市小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为进一步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问卷的调查提纲,在扬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代表讨论之后,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依据调查提纲,完成了模拟调查问卷,在三所小学经过小范围的测试修正,最终完成了调查问卷的编制。2015年10~11月,课题组选取江苏省扬州市下辖的广陵区、邗江区、高邮市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累计完成211份问卷。初步整理之后,采用软件SPSS19来处理、分析数据。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在数学观上的实际情况。
调查对象在问题解决观上,所得的平均分最高,标准差最小。表明调查对象对问题解决观的认可是最高的,并且差异最小,一致性很高。
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的数学观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问题解决观逐步成为主流。比如认识到数学教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探究;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错误。调查结果还清楚地表明,持有柏拉图主义观、工具主义观的人数也不容小觑,特别是持有此观点的教师大多年龄在50岁以上,而这部分教师往往占据着学校的话语权,这也说明,课程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2.影响小学教师教师数学观的因素。
本团队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访谈专家,将影响教师数学观的变量筛选为15种,作为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这些变量影响数学观的权重。考虑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将教龄、职称、年龄、是否学过高等数学整合为知识因子;将学校位置和学校类型整合为环境因子;将各级教改培训和教师自我提升整合为培训因子。另外,还有教材编排、性别、学生等因子。我们利用SPSS19,得到各因子方差贡献率:经验、环境、课程培训这三个因子对教师数学观的影响,累积贡献率为81.74%,因此,调查组认为影响小学教师数学观的主要因素是:经验因子、环境因子、课程培训因子。
二、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扬州市部分小学教师的深入调查可以看出,小学教师的数学观是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不断地教育引导,通过自身努力探索,思考内化而形成的。研究在职教师的数学观,对他们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1.教师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结构是影响教师数学观形成的内因。
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流于表面,认为小学数学难度小、内容少。在教学的时候,仅是从自己的学习体验出发组织教学,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他们既没有遵循教育理论,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备课、上課;也没有挖掘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忽视了对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针对现状,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具备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构建一个由数学学科知识、相关背景知识、拓展应用知识组成的完备知识体系,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才能与时俱进。
2.学校的教风和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师数学观形成的外因。
调查表明,学校的教学风气和评价体系是影响教师数学观形成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在乡镇小学,学生、家长、同事、领导都希望孩子们,能在短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非常强调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如果教师简单演示就揭晓公式,再用几组练习让学生反复强化,只要15分钟就能学会。这种教法也剥夺了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急功近利的。
针对现状,笔者认为需要改革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使之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是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
3.积极进行反思,改善教师培训机制。
小学教师良好数学观的形成,需要耐心等待,静候花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数学观形成的内在动力,是教师转型提升的关键。我们应该让教师在实践中用心体验、仔细思考,慢慢接受合理的数学观,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观念。教师形成教学反思的机制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环境的压力;二是自我提升的需要。教师的在职培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条件。
针对教师培训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师培训制度——单元计分课程制。它将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条理地分成若干个独立单元,并对每个单元给予学分。每个单元安排不同的专家上课,这样分散上课时间,有利于教师按照自身情况,挑选几个单元形成一个组合,完成一个组合的培训之后,通过考核教师就得到一定的学分;教育机关则根据考核情况颁发证书并予以奖励。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2JSSPITP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