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逻辑与反思——以第九届通识教育讲习班梁云老师讨论组为例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课后由助教组织学生进行小班讨论。文章所阐述的即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通识教育讨论课的逻辑顺序和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讨论情况的反思。虽然只是一次个案的考察,但所暴露出来的通识教育问题是共通的。文章作者希冀对此次通识教育讨论课的回顾和反思,实现对未来中国通识教育的启示与指导。
其他文献
新时期,高职院校医学生就业状况已成为高校、学生乃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具有起步晚、社会认同度低等特征,高职医学生的就业便也走向了尴尬的境地。
According to Bloomberg on November 12,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Asia’s biggest refiner, agreed to buy a 30 percent stake in Galp Energia SGPS SA (GALP)’s Brazilian unit, its second investment in off
期刊
摘 要:应用文是职场规划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实用型文体,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意义。在当前的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束缚,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普遍不高,这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规划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对探讨中职学校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教学策略;应用
字理识字是利用造字理据进行识字的教学方法,是教育部明确推荐的七种主要识字教学法之一。新时代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采纳这种教学法。它能够使学生牢记汉字结构,了解汉字形、音、义,加快识字速度,并能使学生获得字理文化熏陶。  据笔者调研,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现代汉语课程识字教学,可谓任重道远。为此,本文从字理文化和识字教学双视点出发思考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一、案例引发之问  从一道小学语文识字题
目的进一步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9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开胸手术,痊愈出院。结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