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乐、痛、悲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cao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构思之妙,在于全文用一条感情的红线贯穿其中,这条红线便是“乐——痛——悲”。作者由乐而生痛,由痛而生悲,一波三折,令读者的心境不自觉地在这根红线上起伏。那么,作者缘何而“乐”?缘何而“痛”?缘何而“悲”?解决这些问题,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一、享受宴会之乐
  一、二两段短短一百余字,写出种种可乐之事,道出无限可乐之情,“乐”无处不在。
  1. 乐时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作品开篇交代了兰亭宴集的时令在暮春。这个时令,万木向荣,百花吐艳;修禊,也叫春禊,这是古代的一种风俗,被文人雅士发展为宴吟嬉游、赏景赋诗的美好节日。这个时令和节日,正是文人雅士徜徉山水、得之于心、赋之于诗的大好时节。
  2. 乐群贤。作为游宴雅集,其目的是以文会友,以酒倾心,而不是比赛官位,甄别穷达,所以文中对人物的介绍只有八个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样,就摒弃了一般集会介绍官职、地位的庸俗写法,也表现出王羲之清高雅致的情怀。作者把与会者冠以“群贤”,这表明与会者和作者心心相印,良辰美景再加上“群贤”挚友,不亦乐乎!
  3. 乐山水。在作者笔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崇”与“峻”是山的形,而“茂林修竹”则赋予山岭勃勃生机;“清”与“流”是水的形,而“映带左右”则使流水神采飞扬。山环水绕,境界清幽,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纯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流连山水的舒心惬意。
  4. 乐酒诗。饮酒赋诗,是古代文人集会上的一大雅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主产品”,他们不在酒肆楼阁猜拳行令,饮酒吟诗,而是在山间水边临流赋诗,嬉戏中尽脱俗气,充满了雅致。你看那清波之上,一只只充满美酒的羽觞悠悠飘来,流觞所至,饮酒赋诗,与会者胸中那一句句畅叙怀抱的话语自然流出。曲水流觞,亦歌亦咏,抒情言志,自由自在。
  5. 乐天气。当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于是,诗人们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这里天高气爽,玉宇澄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丽日晴空而视通万里,情满天地而思接千载。诗人们有时登高远眺,举头仰观,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只觉长天一空,无边无际;有时俯视山川,大自然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诗人们随心所欲,云游山林,目遇之成色,耳闻之成音,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结尾处,以“信可乐也”作为收束,回眸一笑,将文章的欢乐之情推向高潮。
  二、体悟生死之痛
  正当作者纵情山水,尽情享受生命之乐的时候,“乐极而痛”,一种关于生与死的体悟油然而生。
  1. 痛群贤相聚,时间短促。作者由特殊推及一般,由兰亭相聚联想到人们的“相与”:静者,室内晤谈;动者,山水遨游。尽管相处方式不同,但“俯仰之间”,便很快度过一生。“相与”如此短暂,能不伤感?这种“痛”是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促,世事无常”的痛惜。于是作者很快就生发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伤,其生命情调很快由开朗欢畅转为慷慨悲怀。
  2. 痛追求欢乐,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厌倦的过程,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分?作者认为人们不管是喜静还是喜动,动静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共同点是遇到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甚至“不知老之将至”,但事物在不断地发展着,等到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无尽的感慨就产生了——只知欢乐必然有“老大伤悲”的感慨。
  3. 痛新旧易变,人难免一死。“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新鲜的瞬间变为陈旧的往事,新旧变化如此之快,必然使人感慨万千,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人都难免一死。死生,连孔子也认为是一件大事,“岂不痛哉?”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的,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岁月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作者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三、抒写古今之悲
  对于时光易逝和生死无常的联想,不由得不让作者悲从中来。
  1. 悲“临文嗟悼”,难喻于怀。作者由同时代人的情感迁移至古昔之人:当今人与古人在人生变化的生叹兴悲上“若合一契”时,古今的悲凉之雾便始终笼罩着古今文学家的心灵。所以,面对古人文章中的悲凉情绪,作者伤感的情绪也久久难以开解。另外,佛教徒、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可以“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而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当时玄学背景下的生死观在作者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也正因为作者对生命是如此地珍惜,所以,作者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使文章更加深刻感人。
  2. 悲推想后人,犹今视古。作者“悲”古人,因为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极其相似的;作者亦“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不由人不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古今之人都为人生无常而生叹兴悲,可见佛老所谓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乃是虚诞之词。作者由古今感慨相同推想后人情感:等到将来,如今的一切也成为陈迹,后人也将“临”今人之文而伤感;后人的情感变化也将与今人相同。这种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悲叹。
  总之,由作者看来,“痛”不可怕,要化“痛”为“悲”,化“悲”为壮。“痛”是外在的创伤,应直然面对,借“悲”来医治;“悲”是内在的,应深刻反思,这才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如帕斯卡尔认为的那样,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乃是真正之伟大。我们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乐——痛——悲”中,不难看出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非凡的思想智慧。
   [【练习】]
  如何理解文中“乐、痛、悲”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兰亭集序》叙“乐”悟“痛”叹“悲”,各尽其妙,各得其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作者能够在“游乐”之外,体悟到生死是件大事,能对生死问题进行深入的哲理性思考,进而认为庄子“一生死”是不真实的,“齐彭殇”是妄造的,对前人的生死观大胆提出了批评,这就使他的生死观不仅超越了老庄,也超越了同时代崇尚清谈的一般士大夫,故能在抒写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从而包含了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