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冰冷”也动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篇小说家中的少见奇才”白先勇的笔下,塑造了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的人物形象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是一个“冰雪美人”,一个“冷”字贯穿了整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始终,他从尹雪艳的言语之冷、外貌之冷和性格之冷三个方面入手,将尹雪艳“冰冷”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永远的尹雪艳;人物形象;冰冷;言语;外貌;性格
  作者简介:乔禹,1992年出生,女,福建省邵武市人,文学学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随着1979年《当代》于创刊号首次刊载白先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为白先勇小说进军大陆文坛打了头阵,之后,白先勇的作品陆续被介绍和发表。白先勇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少见奇才”[1],欧阳子对于白先勇的小说人物有着极高的评价:“读者看白先勇的小说,必定立刻被他的人物吸引住。他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教育程度之高低,个个真切,个个栩栩如生。我们觉得能够听见他们,看见他们。白先勇的小说,几乎全以人物为中心,故事总是跟着人物跑的。身为一个男人,白先勇对一般女人心理,具有深切了解。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生动”[2]。尹雪艳的人物形象被视为白先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最为经典的人物之一。
  尹雪艳这一形象给读者的印象极其容易概括,那就是“冷艳”。白先勇塑造尹雪艳这一人物形象时,在起名上很有讲究。之所以给主人公命名为“雪艳”,是因为作者要将她塑造成一个“冰雪美人”的形象。白先勇曾经说:“我当初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考虑到:她是冰雪美人,叫“雪艳”,好极了……让她姓尹,这个字那么一弯下来,一勾,我觉得很美,合乎我心里的要求。”无论从语言、性格还是外貌上来说,这个“冷”字都贯穿了尹雪艳人物形象。
  一、言语之冷
  作者在塑造尹雪艳时,几乎让她处于“失语”的状态。整篇小说从头到尾,作为主人公的尹雪艳只说过九句话。这九句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安慰干爹吴经理和宋协理太太,与来尹公馆的其他客人打趣、招待徐壮图:
  从对话的场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让尹雪艳“开腔”都是在安慰、招待别人之时。细究尹雪艳说话的内容,不难发现两个特点:第一,说话十分妥帖,每一句话都符合当时场景和说话人的身份,每一句话都让听众感到舒服和得体,正如白先勇在小说开头对尹雪艳描写:“尹雪艳也不多言、不多语,紧要的场合插上几句苏州腔的上海话,又中听、又熨帖。”[3];第二,说话的内容看似殷勤,无论是安慰还是嘘寒问暖,内含的感情几乎都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尹雪艳的说话对象换成任何其他人(比如吴经理换成王经理,宋太太换成李太太),这句话都是通用的,即使说话对象的身份可能有别,但丝毫不会影响说话的效果,这种通用的感情实质上不带有任何感情的表现,就像是外交辞令一般。尹雪艳说话大多数时候是置身事外的,她说的话也无关于自己的利益。这种话语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存在,只有类似于官方话语的冷冰冰的感觉。看似殷勤的话语实际上包含着尹雪艳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作者对于尹雪艳语言的设置让读者能感受到尹雪艳的“冷”。
  二、外貌之冷
  小说通篇围绕着“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4]而展开。尹雪艳的外貌描写,作者并没有使用精致的描写,而是简约却不粗糙的几句话而带过,我们甚至无法判断出尹雪艳的年龄和长相。对于尹雪艳最细枝末节的描写,不过是“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俏丽甜净的眉眼子”。没有过分细致的描绘,尹雪艳的外貌是要靠读者自己在脑海中勾画而形成的。这种模糊的描写却在事实上抓住了中国传统审美中最为世俗而通用的标准。虽然没有言及尹雪艳的面容究竟如何,却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让读者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塑造出一个“冷美人”的欢场女子形象。
  无论是“蝉翼纱的素白旗袍”,还是“雪白的肌肤”,都与“白色”息息相关,瓦伦丁曾在《色彩的美》中指出,对于色彩,人会产生“下意识联想”[5],白色令人不自觉地与冰雪相联系,出于对“冰”、“雪”、“霜”的触觉体验,白色自然而然与“冷”联系起来。而白色的另一层含义是肃穆,与死亡相联系,在我国的传统中,黑白两种颜色多用于葬礼,“素白旗袍”、“一身银白”将尹雪艳与死亡暗暗联系,同时在小说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多次提到“八字硬”、“重煞”以及与尹雪艳有瓜葛的男子遭遇的飞来横祸,也是对白色死亡寓意的暗示,这使得读者在心理上感到尹雪艳的“冷”,让人不由得敬而远之。这样,一个无论在读者心理活动中还是在读者的印象里都是“冰雪美人”的尹雪艳的形象便被勾勒了出来。
  尹雪艳的神态甚少变化,每每有对于她的表情神态描写,左不过是“笑吟吟”与“庄重”,微笑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地挂在她脸上,而庄重让读者感到无形中的距离感。表情变化往往能够折射出人内心状态的变化,而尹雪艳从来不失分寸,“嘴角挂着一流吟吟浅笑”的尹雪艳站在人堆子里时,总像是冷艳逼人的冰雪化成的精灵一般;尹雪艳与王贵生在国际饭店十四层的摩天厅共进华美的宵夜,王贵生说他愿用金条搭成天梯为尹雪艳去摘弯弯的月牙儿,尹雪艳也是“吟吟地笑着不出声”;她像“通身银白的女祭司”,像“双手合抱的观世音”;在参加徐壮图的葬礼时,她“凝神敛容”,如一阵风般来去。喜怒不形于色的尹雪艳并不像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的人,而更像是带有某种象征意味的神明,让人难以接近,细究这种距离感也会让读者的内心感到一阵寒意。
  三、性格之冷
  作者在小说的开篇谈到,尹雪艳是迷人的,而究竟哪里迷人,实在是讲不清、数不尽。事实上,尹雪艳的迷人来自于她语言与行为上的“熨帖”与“得体”。看似是一种令人舒服的状态,而事实上,这正是她性格之冷的体现,这种“冷”源自于对一切缺乏感情。纱厂老板王贵生不惜重金追求尹雪艳,甚至宣称自己可以为她摘月亮,为了能“用钻石玛瑙穿串成一根链子”,把尹雪艳“牵”回家去,他不择手段地赚钱,最终犯了重罪、下狱枪毙,而尹雪艳对此的反应,不过是“在百乐门停了一宵”;洪处长抛弃妻子,答应了尹雪艳的众多条件,终于使得尹雪艳成为了“洪夫人”,然而在洪处长破产之后,尹雪艳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离开洪处长,作者说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良心”,只是带着苏州娘姨和名厨离开了,这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反讽;徐壮图与尹雪艳交情并不深,在徐壮图过世之后,尹雪艳去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却在追悼会后约好了晚上牌局的牌搭子。尹雪艳看似有情,看似处处留情,事实上却是最为冰冷无情的。诚如前文所提到的,尽管作者在笔下将她塑造成一个美女,脸上有着笑吟吟的神情,能够说出让人舒服的话语,然而事实上,这都是尹雪艳“冷”与“无情”的表现。小说在强调“尹雪艳总也不老”,诗中有云:“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的唯一秘方在于“无情”,可见尹雪艳总是无情的,她的性格里几乎是没有温度的。
  这位“冷美人”在白先勇的笔下被塑造的活灵活现,虽然无论从言语、外貌还是性格都让读者感到冰冷,但任是冰冷也动人,尹雪艳的人物形象以其突出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夏志清.白先勇论,台北人[M].台北: 晨钟出版社,1971,231.
  [2]欧阳子.序一,白先勇文集(第1卷),寂寞的十七岁[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3.
  [3]白先勇.台北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18.
  [4]白先勇.台北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18.
  [5]程正民.文艺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4-55.
其他文献
摘 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二十世纪美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其诗写作视角独特,创作手法多样,语言精练,诗艺堪称精湛。本文试图分析诗中对鱼的描绘、人与鱼的精神博弈、诗人放走鱼三个部分来体现出毕晓普的生态关怀精神及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鱼》;生态主义;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
作者简介:贺生达(1973-),笔名梦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十月》《诗刊》《星星》等发表诗文600余篇(首),曾获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多项全国性奖。著有《中华经典精粹解读·资治通鉴》(2012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西哲有言:我们都是宇宙间的过客,被上帝邀请来人间参加一场盛宴。那
摘 要:《圣经》从古至今在各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圣经》最突出的一面和优秀的一面是在文学中的应用,《圣经》里的神话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神话,它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体系,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塞缪尔·贝克特作为英国-爱尔兰戏剧家之一,他的《等待戈多》受到现代读者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圣经》文化批评的视角对《等待戈多》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使作品有新的内涵,增添新的生机。《圣经》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基金资助。  摘 要:作为当代文学先锋作家三驾马车之一的格非,在2011年十年磨一剑完成了“江南三部曲”的创作,并且很快在2012年推出新作《隐身衣》,两个系列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创作时间间隔甚短,联系甚多,作家理念和思想意识的嬗变蕴含其中。  关键词:格非;江南三部曲;先锋;转型;隐身衣  作者简介:黄泽(1996.10-),第一作者
灯光里,  结满冰花的窗棂,  星光点点,  像夜空的繁星,  天真地眨著眼睛,  又像许多颗心,  若隐若现,  它的曲衷。
你踏着白云,从风中飘来  那片心思和希翼,在梦里  在彼此相约的此刻此时  河水从你的脚下流过了我心  欢乐的歌,在我梦里荡起了涟漪  芦苇低首而唱,仙鹤泪洒湿地  是谁,与你诉说分别的迷离傍徨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都印着你的足迹  你的魂魄和它们同呼吸  朝夕相依在一起  欣赏鹤舞,心花怒放  没有你的日子里,河水失去了  昔日的声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也失去了绿意,可怜的丹顶鹤  失魂落魄
摘 要:余华的《第七天》是其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他关注现实生活、批判人性的冷漠与自私,而小说中的鬼魂叙事又可以看出余华先锋性的重显,也是他早期先锋性的突破。  关键词:《第七天》;余华;先锋性;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01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一经出版就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说《第七天》是“新闻
摘 要:影片《霸王别姬》历史背景恢宏,京剧贯穿始终,不仅讲述了两个京剧艺人的命运沉浮,还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化联系起来,从而表达了传统京剧艺术、京剧艺人的生存状态。不同历史背景下,京剧的艺术性与政治有着不同的关系。先是其艺术性较突出,后艺术性弱化,政治性得以强化;而如今,京剧却只成为小众的艺术样式。从而得出三点反思:艺术的发展需要经济的繁荣以及政治的稳定;艺术应植根于大众,生命力才能持久;艺术的长远
摘 要:在真人秀综艺泛滥的今天,对于《我是歌手》这样不属于真人秀综艺且有音乐追求的节目来说,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获取关注。因此以前的音乐节目比起来,引进版权的《我是歌手》在节目文本方面产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真人秀镜头的大量穿插就是最大的改动。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运用伴随文本的理论进行分析,总结真人秀镜头这一副文本在《我是歌手》文本中所占的比重,分析真人秀副文本被观众过分解释导致的对节目音乐文本的忽
上午十时许,唐天成觉得无聊,想出去找个熟人闲聊散心。他关掉电脑正想出门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唐天成精神一振,心想,我正想出去找人谈天,难道枕头找瞌睡来了?他正了正身子,眼睛盯着门口喊:“请进。”  把手轻轻转动后门被慢慢推开。先是一张笑脸探了探,然后整个人走了进来。来人张了张嘴,可没有说出话来,睁大眼睛看着唐天成,一副愣愣的样子,脑子仿佛在快速搜索着什么。  唐天成见来人并非熟人,有些失望,可仔细